想的和需要的以及说出口的,对不上号

宁静纯我心 感得事物人 写朴实清新. 闲书闲话养闲心,闲笔闲写记闲人;人生无虞懂珍惜,以沫相濡字字真。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想的和需要的以及说出口的,对不上号

**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已有 478 次阅读 2015-5-25 07:16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推荐到群组  
   夜深了,都睡着了吗?其实有点累了,但是不愿意就这么去睡觉,每天从早到晚也就是有这么一小会难得的独处时间,一个人静静地想想心事,发发呆,对现在的我也算是奢侈了。。。  
生活仿佛一张张白纸,我多希望不小心把昨天的故事打印到今天的扉页,然后一直复印下去,千篇一律,那么心情也就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改变的,至少不能立竿见影。可是生活终究是变化莫测的,就算是复印也有摆错纸印错位置的时候。那不就乱了么?  
这几天新闻不少,纳什的意外离开,让我们感叹生命的唏嘘;中南的研究生跳楼事件,又把高校和导师推向了风口浪尖。。。其实这些都还只是身外事,我自己在周末发生的纠结事情还处理不好,明天在哪里?该做什么?会怎么样?。。。说实话心里很没谱。  
很多事情,在事后我会好好的想一遍,很多细节方面经过回放,往往会找到很多隐藏的情节,读懂很多隐约的背景,进而看懂当时一些人的心理。可能只能怪我的记忆力太好了,所以活得很累。  
我们在不经意间会做对或做错很多事情,有心也好,无心也罢,做了就做了,是不能回头的,于是这就给生活带来了纷乱。慢慢发现想的和需要的以及说出口的,对不上号,这在身边很正常,像我这种想什么说什么的,才是会犯错的那个。其实我知道自己应该是透彻的,可是在自己身上发生的时候却也只能感叹“半点不由人”了。于是,就会狂抓和郁闷,虽然知道很多东西是强求不来的,非要勉强就只能把眼泪往肚里咽。  
絮絮叨叨了一戚,到底要表达什么其实我也不清楚,是抒情?是感概?是抱怨?是自责?...我宁愿是自责吧!因为现如今除了自责,什么也做不了。那此日志就改为“午夜自勉”啦?哎!做不了看客,只能深陷其中,故而忧思难眠。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可我只是一粒世俗的尘埃而已。

  
  
本文引用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527064-893089.html  此文来自科学网熊英莹博客,转载请注明出处。  

***

悟世间万物相谐之理

(2012-09-17 23:55:51)[编辑][删除]
标签:

杂谈

 

大师兄神秀提诗到:"身似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小师弟惠能对诗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事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由于神秀强调“时时勤拂拭”,后人以其主张“拂尘看净”,称之为“渐修派”。而惠能的这一首,是对神秀偈的彻底否定,也即主观唯心主义对客观唯心主义的彻底否定,直接把握住“见性成佛”的关键,被称为“顿悟派”。
可是不要忘了,惠能后来还是避居在猎人队中,由悟后而修持了十五年的经过.《楞伽经》中是顿渐并举,禅宗是顿渐并兼,犹如《楞严经》上所说的:“理须顿悟,乘悟并销,事资渐修,因次第尽。”顿渐并重,严谨修持工夫的层次存在,不落在空谈或狂妄自是上。
对于世间的事情,万物,需要一颗宁静的心,去面对这一切。对于修证佛法的人来说,佛法是让人悟得本性的,从而对万事万物没有迷惑,不是理解,不是文字,执着于文字,用文字猜度佛法,永远找不到本性,“理须顿悟”。禅宗,修证需要极高的慧根。现代人,慧根普遍低,禅宗明理即可,不适合修证,修证要从神秀的渐悟入手,最后到慧能的顿悟,两者缺一不可。
正是:“翱翔于天际之间,看大海苍茫,俯视芸芸众生,得日月精魄,悟世间万物相谐之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