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在农村,大家开着门过日子,很多时候家里缺点什么,跟邻里互相借一下很正常,但是有几样东西是不会借的。比如说:香火不借,柴火不借,鞋子也不借。可是你知道为什么有这么个讲究吗?
一、借米不借柴
在农村,偶尔家里揭不开锅借米,事关生命大事,农村人一般都会借的。可借柴就不一样了。北方农村过去只靠柴禾取暖做饭的年代,勤快的农民谁不勤快地提前备下足够全家烧一冬的柴禾,仔细剁好码好,玉米棒和玉米秸秆、花生秸、芝麻柴等,也仔细收藏,准备冬日做引火草或粉碎喂大牲口。
儿时夏秋季节很少烧整齐的柴禾,就烧一些碎草(树叶、晒干的青草、割的茅草、麦秸草等),何况秋天里,漫山遍野都是野草和树叶干枝,只要人勤快烧的柴禾是不会缺的。如果说家里连烧火草都没有,那一定是懒汉了。所谓“救急不救穷”的原则,借米还成,借柴是没人肯伸这个援手了。
而且在当地风俗里,“柴”寓意“财”,从年初一煮饺子要烧芝麻柴就可看出,农村人非常在乎,是不会也不愿把自家财运拱手送人的。
二、借衣不借鞋
在过去农村,大家都不富裕,谁家有事去别人家里借件好些的衣服穿,也是常见。一般穿仔细些,等换回来时衣服兜里给人压上点东西表示谢意,也就是了。记得儿时跟母亲去外婆村参加一个亲戚婚礼,借村里一个小伙伴的粉红格子裤穿过,婚宴上得到的喜饼,一回家就压在裤兜里还给人家了。
鞋子不借的原因,是过去都是自家女人亲手纳鞋底做的布鞋,而农村都是土路,碎石路,费鞋。一下雨满路泥泞,即使不下雨走路也一层尘土。你借了人家媳妇做的新鞋,出远门走一天回来,新鞋早成了旧鞋破鞋,再还给人家谁心里乐意?
农村老话“宁试人家棺材,不试人家新鞋”,也是这个道理。
转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