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了村上春树的《我的职业是小说家》很喜欢。这是一本自传性作品,村上真挚诚恳的分享了他的写作生涯,以及他恪守的创作原则和经验。 尽管我不会写小说, 但村上的文字非常有力量,给人启发和共鸣。
一 “狗型人格”和“猫型人格”;个人 和 社会
假如将人分成“狗型人格”和“猫型人格”,村上认为自己是彻底的猫型人格。听到“向右转”的口令时,会不由自主地转向左边。虽然这么做常常心生歉疚,但天性使然。
人有形形色色的天性, 但是村上感觉日本的教育体系,提倡死记硬背,重视分数和传授应试技巧 (是不是很眼熟?)。其目的似乎是培养为共同体效命的“狗型人格”,有时更加变本加厉,甚至要制造出将整个集体引向目的地的“羊型人格”!
这类倾向不仅仅体现在教育上,甚至波及整个社会体系。而这种僵化的“重视数值”的与“追求效率” 的功利趋向,似乎在各种领域都根深蒂固。可以对比今天的天朝。
在经济高度增长时期,这种“功利体系”的确发挥了很好的作用。然而当泡沫经济崩溃之后,这种为了“经济效率”抱团向前猛冲式的社会体系就完成了历史使命, 反而会产生了严重的弊断。因为今后社会的去向已经不能凭借单一的视野和目标而定。
诚然无论怎样的社会都需要共识。没有它,社会就无从维持下去。然而与此同时,稍稍偏离共识、属于相对少数派的“例外”也应该得到相应的尊重,或者说被正式地纳入视野。在一个成熟的社会里,这种平衡正逐渐成为重要的因素。获得这种平衡,一个社会就能产生出厚度、深度与内省。这就是我们说的“diversity”。 各不相同的思维方式和世界观巧妙地组合起来,社会得以积极有效地顺利运转下去。简单说来,多元化diversity就是“体系优化”。
在高度发展时期,尽管为了功利和效率提倡”狗型人格“,但是因为整个社会充满了向上的正能量,社会还是给各式各样的人格提供了“发展空间”。一旦发生个人与制度对立之类的问题会被这个空间吸收,没有演化成太大的社会问题。因为整个社会都在运动,滚滚向前,这种运动吞噬了各种矛盾与挫折感。
但是一旦高速增长时代泡沫经济时代结束,这种避难空间就很难找到了。个人与制度对立无法被吸收解决的话, 就会成为社会隐患,动乱之源。
如果要设法找到新的解决方式,首先应该找到一个能提供个人空间的场所。
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场所呢?
就是个人与体系能自由地互动、稳妥地协商、找出对各自最有效的接触面的场所。换言之,就是每个人都能自由自在地舒展四肢、从容不迫地呼吸的空间,是一个远离了制度、等级、效率、欺凌这类东西的场所。简单地说,那是个温暖的临时避难所,谁都可以自由地进入、自由地离开。说来就是“个体”与“共同体”中间的缓冲地带。每个人可以自由的决定要在其中占据什么位置。一个“个体的恢复空间”。
村上的理想是,学校“不要把拥有想象力的孩子的想象力扼杀掉”,应该为每一种个性提供生存的场所。这样一来,学校会变成更充实的自由之地。相对应的,社会也变成更充实的自由之地。
二 “猫型人”村上春树
村上本人就是一个有反骨富有想象力的典型 (猫型人格),成长在日本高速发展期,沉溺在无穷无尽的书籍的世界, 成功的保全了他的创新的能力 (intact)。用他的话就是,在想象中自由地穿梭于时间和空间之间,目睹了种种奇妙的风景,让种种语言穿过自己的身体, 化成自己的血肉。
开始写小说以后, 尽管销量不错, 但是日本体制内对他长期不屑一顾, 村上骨子里的不随波逐流又一次救了他: 他不向日本文化集权的体制低头,而是自我放逐到欧洲游学, ”一边照着自己的心意,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 写着自己喜欢的小说“。 成了一个彻彻底底精神上的自由主义者。
村上在成为作家、定期出书之后,总结出一个刻骨铭心的教训:
“不管你写什么、怎么写,最终都难免被人家说三道四。”比如说写个长篇小说,就会有人说:“太长了,显得冗繁,只要一半分量就足够把故事写完了。”。写个短一些的,又有人说:“内容肤浅,漏洞百出,明显偷工减料。”同一部小说在这个地方被说成“重复相同的故事,陈旧老套,枯燥无味”,可换个地方又被说成“还是前一部作品好,新的手法白忙活了”。其实从二十五年前开始,就一直被人家说到今天:“村上落后于当今的时代,他已经完蛋了。”吹毛求疵大概很简单,反正只管信口开河就行,又不用承担具体责任,而被吹毛求疵的一方想一样样去搭理的话,身子根本吃不消。于是自然而然地变成了“随它去吧,反正都会被人家说坏话,干脆自己想写啥就写啥、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就算想让所有的人都开心,在现实生活中也是不可能的,只会自己白忙活而已。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只管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做自己最享受的、“最想去做”的事情便可。这样一来,即使评价欠佳,书的销路不好,也可以心安理得了:“嗯,没关系,至少自己是享受过啦。”
--------
请不要误会,村上绝不是一个自以为是,狂妄自大的自恋狂。 相反,村上十分谦虚低调,没有任何故弄玄虚,对自己对周围一切有着深刻和清晰的认知。
他一开始就声称:大多数小说家。。。很难称得上兼具完美人格与公正视野的人。而且,有难以赞美的特殊秉性、奇妙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模式的人似乎也不少。“才思过于敏捷或者说知识储备超常的人,只怕不适合写小说”。
”稍许有点才华的人,一上手就写出一部优秀作品来也是有可能的”。就连他自己也根本没有接受过关于小说写作的训练,就开始写第一部小说。
“我不是一个艺术家”,每天过着毫无生趣的刻板生活,也没有能力一边写小说,一边担负起在公共平台推广文化的公知和评论家的职责。
简直就是自黑。而且他还给你一条条仔细分析为什么,让你不得不同意。
但是一点点读下去, 村上让你知道小说家所需要的特质是什么?不是聪明绝顶,不是学富五斗, 而是韧性,是把脑子里的故事转化为文字的张力,是对创作的不懈的热爱,是对周围的人,对平淡无几的日常生活的敏锐观察, 和一而再再而三的深入思考,是主动把自己完全消除,设身处地的对别人的理解,是对人性有最大的宽容和怜悯,是对人对事不做评判的胸怀 (unjudgemental)。
村上对这个职业满怀敬畏之心。 心甘情愿的在这一邻域,任劳任怨,无怨无悔的每天辛勤的创作,几乎是苦行憎般地“没有希望,没有绝望,每天写上10 页”。
前面说作品出版后,村上面对批评要不为所动,随便当作耳旁风。不过在写作过程中,村上的一贯主张是: 对于来自身边的批评和忠告,必须虚心谦逊地洗耳恭听。因为不论什么文章,必然都有改进的余地。不管作者如何认为“写得真好”“完美无缺”,其中也有变得更好的余地。所以在修改阶段会尽量抛却自豪感和自尊心,让脑袋里的热度适当冷却下来。人家说些没趣的闲话,也要尽量忍耐,默默吞进肚子里去。
村上的写作过程可以说是极其严谨,精雕细琢,精益求精。 初稿完成以后,他会休整一段时间,进入一轮又一轮的大刀阔斧修改, 从一开始从头到尾大尺度改写和整体加工,到后面对细节部分仔细修改,每次修改中间搁置一段时间。最后在根据第三者 (村上太太,出版社责任编辑)的意见再反反复复无数次修改,直到完全满意为止
所以当作品出版后,无论受到多么严厉的批评,村上也坦然处之:“这是没办法的事。”因为“已尽人事,竭尽所能”。他认为自己在小说素材积累和写作过程上都付出了足够的时间,在锤炼敲打上也花了最大限度的心力,所以不管受到多少批判,都不至于为此屈服,丧失自信。
有意思的是村上是从用英文开始写作的,通过用外语写作,他成功催生出了属于自己的新文体:短句搭配的巧妙节奏、率直不繁的遣词用句、毫不做作的准确描写,虽然没有着力渲染什么重大的事件,却弥散着深邃的谜团般的氛围。
至于写作的素材,村上春树从自己的内在出发编织故事: 将周围自然发生的事件、每日目睹的情景、平常生活中邂逅的人物作为素材收纳在心里,再驱使想象力,以这些素材为基础构建属于自己的故事。既没有惊天动地的战场,也没有斗牛、射杀美洲豹等猎奇之举。他相信世界看似无聊,其实布满了许许多多魅力四射、谜团一般的宝石。小说家就是独具慧眼、能够发现这些宝石的人。而且这些宝石都是免费的。只要你拥有一双慧眼,就可以随意挑选、随意挖掘。
-----
村上春树的这本《我的职业是小说家》是值得一读的诚意之作, 是他对自己35 年写作生涯的一个完整的整理,覆盖了他对学习,学校,原创性和想象力,写作和创作,工作和外界的评论,自身的秉性, 精神的独立和自由等等深刻的思考。
村上的文字,简单平直,有一种穿透生活表象的力量,直达人心,让我掩卷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