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虎妈-Amy-又火了。两个女儿都上哈佛,而且孩子们明确表示,认同妈妈的教育理念。一时间,赞赏虎妈的文章传遍了微信群、朋友圈。
https://new.qq.com/omn/20181028/20181028A0DSSC.html
我没有认真读过虎妈的书,也没有任何机会认识他们,朋友对文章里,虎妈小女儿说的 “自尊自信是要靠自己赢来的,而这背后的诀窍就是努力” 这句话而产生疑问,我来分享一下自己的理解。首先需要把“自尊”和“自信”这两个概念先搞清楚。
自尊
自尊,从字面上理解就是“自己尊重自己”。那“尊重”又是什么?我不擅长理论分析,只能说说自己的做法。
与人交流时,如果“尊”,我会专注自己的精力,认真倾听对方的话语,附和认同的观点,不当面挑战不同的见解,绝对不会有任何肢体和语言上的冲突。“重”就是要看“重”对方的观点,觉得对方说得有道理,就认真执行。如果不是很确定,也要去实践一下,检验检验。在实际生活中,我从心底里基本上不会盲目尊重某个人,更多的是持着客观态度去观察、了解、理解对方。如果对方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没有寻求我的建议,我会尽量管住自己的嘴,不去争辩什么你错我对,只是简单接受就好。 这样的行为表像是相当尊重人的,但其中的真正原因是我并不打算去改变对方。
那“自尊”,就是听从自己的心声,别跟自己较劲、纠结,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心安就好。虽说“自尊”里没有“重”这个字,我还是想把这个意思加进来。“自重”就是自己重视、在乎自己,不小看自己。了解自己的优缺点,时刻审视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不轻易感情用事、盲目决定。
我觉得自尊在一定程度上是天生的。小孩子一出生就非常自我,世界都得围着我转。不过很快,他们就意识到世间的冷饿凶险,他们会自我审视、自我反省,知道如何才能自保。(在这点上,我的观察是女孩大多比男孩敏感,当然,不是绝对的)
遗憾的是很多父母认定孩子必须得管教,无微不至的照顾,再加上严谨无隙地掌控,孩子慢慢会觉得自己不够好、不能做,还谈何“自尊”?不过这与生俱来的“自尊”总还是会冒出头来,于是有了青春期的反抗。对那些善良、温顺的孩子来说,如果这次还是被镇压住了,可能真的是一生的影响,也许就没有一生了。对于那些性情激烈的孩子来说,他们可能就会在外界打压的环境中奋力反抗,慢慢找回、“赢来”自己的“自尊”。我零星读过一点《虎妈战歌》的片段,记得虎妈和二女儿打得非常厉害,有关打什么球、弹什么琴的战争,好像都是虎妈输了。
自信
自信,就是自己相信自己,相信自己是好的、是对的,相信自己能够胜任一定的任务。
有的人天生就比较自信,像女儿和老公。有的人天生就不自信,像儿子和我自己。记得一次儿子做作业,需要画画,因为画不好发牢骚。女儿劝解弟弟说:“我看你画的挺好的。不用在意别人的想法,我就觉得我自己画的是世界上最好的!”女儿当时好像是三年级。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业、活动越来越多,女儿渐渐意识到,有些事情上,自己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是最好的”,一下子从愚昧颠覆跌了下来,失去了不少的自信。反观儿子,倒逐渐多了些自信。九年级开学没几天,儿子听到一个同学讲--“明天的事明天做”,结果这两月,他基本上晚上都不做作业,而是利用早晨课前的40分钟去赶做当天的作业。我说:“如果你碰到不会的问题,可能会花很长时间,来不及交怎么办?”他回答:“作业不难,还没有遇到过这个情况。” 那是相当地“自信”啊!
我在一篇微信文章里看到说:真正的自信,其实是准确地评估任务的复杂程度和自己的能力大小。那些看起来很自信,满口答应没问题的,往往是高估了自己的能力;而那些总是觉得自己不行的人,往往是低估了自己的能力。我比较认可这个说法,所以“天生自信”,可能只是初生牛犊不怕虎而已。没有足够的经验,怎么能够准确的评估呢?
既然“自信”是对事、对能力的评估,那只能是通过做事来慢慢培养,了解不同事物的复杂程度,锻炼自己的处理能力。“培养”和“赢来”不一样,“赢”这个字含有比较的意思,有赢就有输。但是“培养”则是个从零到有、循环往复、不断完善的实践和反思过程。
我曾经读过 《Think and Grow Rich》,作者在钢铁大亨卡耐基的建议和鼓励下访谈了当时很多成功富有人士,分析他们的性格特点,寻找成功的秘诀。可惜,秘诀太复杂了,我记不住,更做不到,但最后一句话让我印象非常深刻:“做事,得到的是自信;空想,得到只是畏惧和空虚。”这个说法的确在女儿身上得到了验证,而且是她自己体会到的。
2019年3月份,女儿高中11年级快要结束了,经朋友介绍去教两个小孩学中文。5月份,女儿要去申请一个助教工作,面试前两天我问她是否紧张,没想到她说:“教小孩学中文,虽然没有多久,但已经知道怎么和小孩子打交道了,现在不怎么害怕这个面试。”后来她还真的拿到了这个工作。
刚上大学女儿又到学校餐厅里打工,工作内容是煎鸡蛋--omelette。这个工作和以前的有些不同,一是时间长,一次至少4个小时,有一天她连续做八个小时;二是要面对着一、二十人的等待长龙,心理压力比较大。女儿在家里做过西红柿炒鸡蛋,但这种煎蛋还从来没做过。好在熟能生巧再一次显灵,女儿竟然很快就学会了掂锅,尽管有时候掂到锅沿上破了相。 好在校园里的学生们性情都很好,没有嫌弃刁难她,而是友好地道谢并吃光。刚刚做了一周,女儿打电话给我聊天,上来就说:“得让弟弟去找一份工作。”我好奇问她怎么忽然想起这个,她说:“做事可以让人自信!”
怎么做
大胆让孩子自己做主,父母尽量不去掌控,孩子的自尊就会保留下来。即使是被外界打压而一时缺失,只要有机会,“自尊”也还是可以再慢慢找回、逐渐完善的。而且,不仅要让孩子做主,还得让他们自己做事,在做事的过程中,建立、培养、完善“自信”。
我们从小学习,过关斩将一直到大学、博士,但这个学习过程是没有上限的,所有这么多年都没有完成感,也没有掌控感,而且这是一个输入的过程,我们基本上没有输出,并不容易培养自信。但女儿做煎蛋,虽然简单,但越做越熟练,这个熟能生巧的过程似乎更适合培养自信。
从具体事件做起,尊重孩子的决定,让孩子有掌控感。父母亲的责任就是帮助孩子分析现状,并在不损伤自己的利益基础上,鼓励和帮助孩子去履行自己的决定,并提醒他们需要自我承担起后果。
姐姐的疑问:
自尊与自信,是否具有这样的因果关系呢?
我的回答:
我想了想,觉得这里头应该是有一些因果关系的。先有自尊,然后才有自信,但是这个因果关系并不是一条简单直线,它是一个循环螺旋线。
人与生俱来就有点自尊,通过自己做事情,就会有了一点点自信。自信可以增强自尊,就会尝试去做更多的事。做的事情越多,自信也会越来越多。
这是一个不断精进的过程,只要我们一直活着,这个过程就会永远循环往复下去。
点点滴滴的个人体会。
任何观点都只有一部分是对的!我写写、你看看、挑着信、试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