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怀是我中学最好的朋友,我们在华中师大一附中同学六年,毕业至今六十多年了,从书信往来到微信时代,从来没有中断过联系。
今年四月十七日,他在微信中告诉我,“在回武汉参加纪念东湖八一小学成立七十周年之后,有些外地同学要回华中师大一附中找感觉。”让我帮忙组织一下。
我当时还在纽约,正准备四月十九日启程回武汉。答应他,回去就组织这次“六十周年回母校找感觉”的聚会活动。
六十年前,东湖八一小学保送到一附中的学生很多,其中分到二班的有:李小怀、叶爱群、周延玲、胡旭华、孔美荣、高正界等决定回母校找感觉。
电话联系现在武汉的二班的同学有:许中、刘洪钢、覃正南、陆建平、曹桂华、马宗盟、沈戌珍、芩晓玲、齐元荣等。
华中师大一附中在本世纪初就搬到武汉光谷附近的新校区了,千家街老校区现在是武汉市第二职业学校的了。我们这些古稀老人回来找感觉当然要到千家街老校区去才能了却心愿。
五月七日上午九点,我们一行十几人,在征得第二职业学校领导同意之后,走进六十年前的校园,无限感叹!
陪同我们参观的是当年的恩师赖霭林老师和当年的辅导员、后来留校任教的侯忠仕、邓桂芳两位老师。
赖老师当时教我们班的几何,给我们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在黑板上画圆,从来不要教学用圆规,只见他右手持粉笔,随手就在黑板上画出一个非常漂亮的圆,让我们这些当时只有十几岁的学生惊叹不已!赖老师大学毕业分配到一附中,如今年过八旬,一生都奉献给母校了!
侯老师和邓老师当时是高中一年级二班的优秀共青团员,对口到我们初一二班当辅导员。他们高中毕业时成绩非常好,但没有被大学录取,直接留校当老师。侯老师后来还是学校的总务主任,邓老师还被评为武汉市优秀班主任。他们夫妇两人一辈子都在一附中工作,他们和赖老师一样,对母校的一切变化了如指掌。
三位老师领着我们,漫步在校道上,对大家说,你们现在已经看不到母校的老样子了!只能从你们脚下的这片热土去寻找感觉了!三位老师每到一处都告诉大家,这里原来是母校的哪里哪里,引导我们从记忆中寻找感觉!当大家来到运动场时,尽管现在的运动场与当年运动场的朝向转了一个九十度,但是,我们踩踏在上面,就好像回到了龙腾虎跃的少年时代,真的找回了那难以忘怀的感觉!
大家依依不舍地走出老校区,跟着邓老师去看望年过九旬的刘世策老师和李葆华老师夫妇。刘老师当年教我们数学,李老师教政治,两位老人看到这么多年过七旬的老学生来看望他们,非常高兴!
下午,大家乘车去参观新校区。
李小怀在四月中旬组织这次聚会活动时,就与校友会的马岚老师联系了,还特别告诉她,我们二班的杰出校友叶爱群将回母校感谢恩师。
叶爱群,1958年于武汉东湖八一小学毕业,保送华师一附中。他读完初一后,随父母去广州了。1964年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毕业后历任排长、连长、直至军长。1994年晋升少将军衔,2003年任济南军区副司令员,同年晋升为中将军衔。曾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
当我们到达新校区大门时,马老师已经在门口迎候。大家跟随她走进校史馆,只见一排杰出校友的大幅相片,叶爱群同学名列其中。接着,我们走进去就看到了一附中老校区的校门,再往里面走,就看到了老校区的模型。大家齐聚在那里流连忘返,七嘴八舌:“啊!这就是我们女生宿舍。”“这是学校行政大楼。”“这是我们初中教学楼。”“这才是我们当年的标准的运动场!”
感谢母校校史馆让我们找到了回家的感觉!
跟着马老师在校园走马观花,虽然没有走在老校区时那样激动,但是,看到那一栋栋现代化高楼矗立在花园丛中,再听她说母校现在的办学规模,高中三个年级共有学生七千多人,我们不得不为之震惊!
后来,在学校办公楼会议室听了王忠书记介绍母校的发展史,大家为母校取得的辉煌成果而振奋!
最后,学校领导还特意安排我们去学生食堂吃晚餐,体验当今学生生活,品尝学生餐的美味,深感现在学生的幸福!
我们在母校小聚一天,与马老师依依惜别于华中师大一附中大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