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的价值观在我们身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每个人都有很多故事,我们喜欢听故事也喜欢讲故事。从故事里我们可以得到感慨,共鸣,力量。
打印 被阅读次数

1 八十年代是朝气蓬勃的年代

1976年文革结束,1978年拨乱反正,1979年和美国建立了良好关系。整个中国在被乱折腾了三十年后,终于获得了喘气的机会,可谓百废待兴。在一片废墟上,看到了初生的太阳。那个年代的年轻人,对什么都是好奇的,港台文化流入进来了,美国文化流入进来了,自由的文化在全国蔓延,大家写诗作赋,畅想未来。那个时候,对老百姓来说,虽然绝对的生活条件一般,电视机、冰箱都只是在逐步进入家庭,而住房商品化尚未开始,大家都住的艰苦。但好的是,阶级固化还没开始,贫富差距不大,所谓不患寡而患不均,所以那时候人的心态是放松的,基于物资的不安全感没那么强,这对辛福感是有增强的。那个时候,上进的年轻人如果能考上个大学,那以后随便一分配,都是国家干部,单位栋梁,前程一片大好。

《中国青年》杂志1980年第五期刊发一篇“潘晓来信”《人生的路啊,怎么越走越窄……》。这样的“吐槽”,过去视为错误思想加以批判,甚至会被当作反动观点给当事人带来不测。《中国青年》杂志却借此号召年轻人坦然交流,发起人生观大讨论。一麻袋一麻袋的读者来信涌向编辑部。“党内一支笔”胡乔木邀约团中央分管宣传的书记处书记胡启立来到杂志社。胡乔木说:“青年们讲讲自己的苦闷和失望有什么不好……这表示他们对社会究竟还是抱着希望和信任。他们叹息了,或者发些错误的牢骚,我们不应该恼怒,也不应该置之不理,而应该弄清楚他们这样做的原因,并且认真地帮助他们找到希望的所在。这里最需要的是年长一代人的耐心和热情。”

2  八十年代是启蒙的年代

80年代还是个启蒙时期。“文革”刚结束,生活单调,物质贫乏,但人们都憧憬未来,对未来怀有信心和希望。“每个学生都是问题青年,都洋溢着一种青春的气味和对思想的渴望”(李泽厚语)。那时,中国兴起了影响深远的“文化热”和“思想启蒙运动”,反思传统和人的觉醒是当时重要的两大主题。那时候,我们读过很多启蒙文学作品,比如受到批评的白桦的《苦恋》,《傅雷家书》《爱因斯坦传》;叶文福的诗《将军,你不能这样做》;熊召政的《请举起森林一般的手,制止!》;金观涛他们写的《公开的情书》,还有《晚霞消失的时候》,包括戴厚英的《人啊,人!》、张贤亮的《绿化树》……那时候就是一些和政治有关系的杂志象《探索》和《北京之春》都能出版。还有大量的“伤痕文学”。 伤痕文学是觉醒了的一代人对刚刚逝去的噩梦般的反常的苦难年代的强烈控诉。伤痕文学的作者们以清醒、真诚的态度关注、思考生活的真实,直面惨痛的历史,在他们的作品中呈现了一幅幅十年浩劫时期的生活图景。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当时这样一些作品对青年人的启蒙起了很大的作用。

反思传统文化和人性的觉醒是80年代时代意识形态和思想氛围的体现。对于中国,年轻的大学生深受 1980 年代思想启蒙运动的影响,崇拜着精神导师们,相信科学、民主、自由、人权等普世价值,怀揣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理想主义气质……

就象北京大学教授吴国盛回忆起当年所受的影响时的描述“八十年代的价值观在我们身上烙下很深的印。当然,你会有修饰,但大方向没有变,觉得中国的前途、中华民族的命运还是要往(自由民主化)那个方向走。甭管怎么说,这没有什么变化。”

 

mineralwater 发表评论于
是啊 正是那个时候开始听西方音乐,礼节,还是非常受益的,谢谢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