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保罗·奥斯特(Paul Auster)的《布鲁克林的荒唐事》(The Brooklyn Follies),给我印象最深也最令我感动的是关于卡夫卡和小女孩的故事。小说里写到:
「玩偶的故事...... 发生在卡夫卡生命中的最后一年。那时他爱上了一个名叫朵拉的姑娘。每天下午,卡夫卡出门到公园散步,朵拉总是伴随在他身边。有一天,他们遇到一个泪流满面的小女孩。卡夫卡问她发生了什么事,小女孩说她的玩偶不见了。卡夫卡灵机一动,马上就编造出一个故事来。他告诉小女孩:『妳的玩偶出门旅行去啦。 』女孩问:『你怎么知道? 』卡夫卡回答:『因为她给我写了一封信呀。 』小女孩起了疑心,问道:『那封信你有带在身上吗? 』卡夫卡说:『对不起,我一时疏忽把信留在家里,没带在身上。明天我一定把它带来。 』他表现出一副煞有介事的样子,不由女孩不信。卡夫卡一回到家就在书桌前坐下来,开始写那封信。朵拉发现他那股专注劲儿简直就跟写作自己的小说时一样。隔天,卡夫卡带着这封信来到公园。小女孩已经在那儿等他。由于她年纪太小,还不识字,卡夫卡就大声朗读那封信给她听。玩偶在信上说,她感到很抱歉,但她在同一个地方跟同一群人生活久了,觉得有点厌倦,所以想出门走走,看看外面的世界,结交一些新朋友。但这并不代表她不爱她的主人,她只是想改变一下生活环境,因此她们俩必须分开一阵子。玩偶许诺每天写一封信,向小女孩报告她在外头的行踪。
这就是整个故事最动人的一部分。卡夫卡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写那第一封信,这已经很难得了,而今他竟然许诺,每天写一封新的信,目的只是为了安慰他某天午后在公园偶然遇见的女孩。人类文学史上最有才华的一位作家,竟肯牺牲自己的时间──他那珍贵的、来日无多的时间,撰写一封又一封虚构的信。一连三个星期,卡夫卡每天跑到公园,向小女孩朗读一封新的信。玩偶渐渐长大了、上学了、结交新朋友了。她一再向小女孩保证她的爱永远不会改变,但她在信中暗示,由于某些复杂的因素,她这辈子恐怕不会回到小女孩身边了。一步一步,卡夫卡在为这个小姑娘做心理准备:总有一天,她的玩偶会从她的生命中彻底消失,永远不会回来。如何给这个故事一个圆满的结局呢?卡夫卡伤透脑筋。他挖空心思,尝试了好几个可能的结局,最后决定让玩偶出嫁。他向小女孩介绍玩偶爱上的年轻小伙子,在信中描述他们的订婚宴、在乡村举行的婚礼、新婚夫妇居住的房屋。在最后一封信的结尾,玩偶向她最敬爱的老朋友道别。
故事发展到这个阶段,小女孩当然已经不再那么想念她的玩偶了。卡夫卡给了她另一样东西,足以取代玩偶。三个星期结束时,那二十封信已经抚平了小女孩内心的伤痛。她拥有一个故事。当一个人有幸生活在一个故事里、生活在想像的世界里,现实世界的伤痛就会消失。」
我不知道这个故事是作者编的还是真有其事。我狗了一下,发觉有好几个版本。直觉告诉我这个故事是编的,真实的故事只会有一个版本。
其中有一个版本是小女孩没收到“洋娃娃”的来信,整天哭哭啼啼。一天,一个中年女子来到小女孩家,拿出一封信。信仍是“洋娃娃”写的——熟悉的笔迹,调皮的口吻。小女孩捧着信,惊喜万分。女子是男子的遗孀,她在整理丈夫的遗物时发现了这封未及寄出的书信,所以就按照信封上的地址找了来。小女孩的妈妈抱过小女孩说:“孩子,你知道给你写信的人是谁吗?他就是大名鼎鼎的作家卡夫卡啊!”小女孩可不管这些,她知道自己受了欺骗,洋娃娃再也回不来了,又伤心地哭了。这个版本显然不好。
有一个结局是卡夫卡最后给她一个玩偶和一封信,这个玩偶当然和原来的不一样,但在信里解释说我的旅行改变了我。这个结局还不错。
我想探个水落石出,继续狗,终于在网上找到最可信的故事来源:卡夫卡最后一位恋人朵拉(Dora Diamant)的回忆录:
当我们在柏林时,卡夫卡经常去Steglitzer公园。有时我和他一起去。有一天,我们遇到了一个哭泣的小女孩,似乎非常心烦意乱。我们跟女孩说话。弗兰兹问她出了什么事,我们得知她失去了她的娃娃。他立刻想出了一个可信的故事来解释失踪:你的娃娃现在正在旅行,我知道,因为她给我写了一封信。她答应每天写信 。 然后卡夫卡每天都会写一封信,每次都会告诉她新的冒险经历。几天之后,这个女孩已经忘记了她失去的玩具,她只关心虚构的故事。卡夫卡详细写出了这个故事的每一句话,如此精确且幽默,娃娃的生活合情合理:娃娃已经长大,上学,遇见了其他人。她总是向孩子保证她的爱,但提到了生活的复杂性,她的其他义务和兴趣,使她现在无法回到她身边。她让这个小女孩为不可避免的事做好思想准备,最终她可能没有她。
显然有些人觉得能够编出比卡夫卡更好的故事,才有了这么多版本。奥斯特基本上忠于朵拉的回忆,做了些扩充,也是必要的,朵拉的描述太简练,最后让洋娃娃恋爱嫁人也不失为好的结局。
新年念心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