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的时候每天必然经过一家海南粉作坊。就在有时突然有狗吠把我们吓得一溜烟逃走的小院斜对面。
老旧的大木门半掩着,不时飘出一股浓郁的带着热气的酸馊味道。门里看到竹篮里一圈圈堆着的白色细圆长粉。我们掩面而过,发誓绝对不要吃这种叫海南粉的东西。
容老师夫家在秀英村,请我们一起去“关坡”。塑料桌子一排,各种芋头番薯鸡鸭肉,青菜冬瓜汤…一去便接过一盆拌着黑色芝麻红色牛肉干花生米碧绿香菜酱色粉条,问我要不要“卤”,答是,一勺子黄色笋条的酱汁就淋上来。还三下两下拌匀了笑着看着我等我吃。不由自主地尝一口,粉条入口则断却有弹性,芝麻香味配着酸菜有嚼劲的牛肉干,以及汁水丰厚的竹笋,还有一种余味不知如何描述,让人忍不住再夹一筷子。
从此爱上这味道。那时已经很少走忠介路不记得那作坊何时消失,也就忘记了那儿时的誓言。每每回家便挂念这味道。朋友亲人必然满足这愿望。粉条吃饱后必然要在酱汁犹存的碗里盛一碗海螺清汤,那个鲜!
据说,那是军坡节。又读到文字里说,“海南粉其白如雪,其细如丝”。我忍不住笑了。但读到“由老抽、蒜泥、花生油、或芝麻油、煮熟的黑豆芽、牛肉丝、油炸花生米、炒芝麻仁末、脆炸面片、碎香菜 、竹笋及酸菜等辅料,拌制而成“,又忍不住默然点头称是。
那是离开家乡的日子,断然无法尝到的味道。有人问起家乡风物,海滩阳光椰树我都不提,唯独会想起这滋味,却怅然无法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