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家院子( 9 ) ---- 大三哥(上)

  在童年的记忆里,有一位可亲可敬,亦师亦友的兄长,特别令人难忘,他就是大三哥善新。

  善新是我们的堂兄,家里有三兄弟,他最小,排行老三,因此我们称他为“大三哥”。我不能清楚地说出他是如何出现在邓家院子的具体细节,他那时正在省江中读高中的最后两个学期吧。我只记得有一个星期日,他来到邓家院子,母亲十分欢喜,同他在客厅里很亲切地交谈,他们的谈话内容非常广泛,其中还谈及我家大哥的英年早逝和他们家二哥善明在省江中读书时发生的意外灾难。

  那一年学校放暑假,大三哥兄弟二人高高兴兴地带上行李,走到龙门口去乘船过河回四面山乡下度假。夏天的长江常常涨大水,波涛汹涌,暗藏危机,很不幸的是那一天灾难突然降临到了他们兄弟二人的头上。正当他们航行到江心,乘坐的小木船遭到大浪毁坏性的攻击而破损下沉了。落水后,大三哥奋力游泳到了河对面的岸边,惊恐万状而又疲惫地坐在岸边的岩石上等待二哥善明的到来。江水无情地不断掀起一个接一个的大浪,一分钟就好像一年那样的漫长。很长时间过去了,仍然不见二哥善明的身影。眼看夕阳西下,暮色苍茫。大三哥只得满怀悲愤失望和无奈的心情,迈开沉重的步伐走回位于杨柳湾的老家。可以想象他们家里的父母亲和白发苍苍的祖母以及他的大哥善德一家在听到这一突发的噩耗时,那种痛彻肝肺,悲痛欲绝的哀伤情绪,足以令人为之心酸落泪的。我相信母亲很能够理解大三哥的这一不幸遭遇,因为我们家的大哥也是在省江中读书时早逝的。大概是同病相怜的缘故,从此,大三哥每个星期日都来邓家院子和我们全家一起共度周末。

  大三哥中等高个子,面部饱满,肤色略深,可能和他很喜欢游泳有关。常常身穿当时省江中高中学生必穿的童子军军服,头戴宽边军帽,腰束宽皮带。而且,就像前面提到的国军24师的萧书记一样,小腿还缠上绑带,蛮有军人风度。他五官端正,眉清目秀。虽然右眼外眦外下方的皮肤上有4个黄豆大小的瘢痕,但是,这一小瑕疵被他的豪放开朗,亲切近人,谈笑风生的性格完全代償了,反倒增添了许多亲切感。大三哥喜欢学习,他博览群书,读过大量的中外文学著作。他也很擅长于把小说里的故事采用摆龙门阵的方式讲给我们听。由于他的读书理解力极高,能够悟彻书中的奥妙。加以他高超的语言表达能力,绘声绘色,常常把我们带到小说中美丽动人的世界里去。所以每到星期日,我和三哥哪儿都不去,早早就钻进我们家那间存放米柜的屋子里,搬个小板凳,坐在临窗的书桌前,聚精会神地聆听大三哥摆龙门阵。这间屋子平时少有人来,我们可以不受干扰,在大三哥的带领下,尽情神游于文学世界。

  大三哥也喜欢唱歌,他教我和三哥唱当时特别流行的一首歌曲,叫做《天长地久》。这首歌是1941年國華電影公司出品电影《解语花》的插曲,由范烟桥先生作词姚敏先生作曲,文字优美,曲调婉转,我们十分喜爱。我还记得是这样唱的:

红遮翠障锦云中,人间鸾凤御炉香,缥缈随风,

今宵花月都美好,春气溢深宫。

愿似这金钗彩凤,双翅交飞在禁中。

愿似这玲珑钿盒,百岁同心情意浓。

看双星一年一度重逢,似这般天长地久,愿彼此恩爱相同。

栉风沐雨,尽力耕种。

要麦黄稻熟庆丰年,大家有饭吃,民生第一功。

焚膏继,尽心纺织,

要成布成帛夺天工,大家有衣穿,民生第一功。

 

一年容易又秋风,屈指佳期又到,

渡银河,又梦到巫峰。

你别来无恙,依旧意气如虹,

犁田辛苦,雨雨风风。

恨盈盈一水,如隔关塞重重。

不能相依朝夕,只有灵犀一点通。

你韶华永驻,依旧玉貌花容。

女红辛苦,雨雨风风。

恨盈盈一水,如隔关塞重重。

不能欢乐相共,只有灵犀一点通。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良宵苦短情话偏浓。

纵使会少离多,都是天长地久,人间天上不相同。

 

我们三人从此就经常合唱这一首歌。有一次,我们走路到南屏山去郊游,一路上也唱着这一首歌。动听的歌声伴随着清新的山林空气,令人心情十分舒畅,其动人的情景,至今难忘。

  大三哥很热衷于文学,除了博览群书外,还喜欢写作。虽然只是一个十六岁的少年,却已然立志用文字唤醒民众。他曾经向我们介绍他的写作计划。我记得在他采用毛笔工楷书写的笔记本上,有一篇题为《百岁杯》写作计划稿。该稿中包括了写作目的,意义,人物表以及主要的事件和场景等详细的提纲。他着重解释写作《百岁杯》的最初动机来源于某某富贵人物的寿宴上所展示的百岁杯,作为炫耀富贵荣华的标志。大三哥嗤之以鼻,很有雄心壮志地认为:就像某某富贵人一样地活上一百岁,又有什么意义?人活百岁皆是死。他很希望通过《百岁杯》这一本书,批判当前现实社会里呈现出来的这一类庸庸碌碌的颓废思潮。期望年轻一代能够奋发有为,不要只追求表面上的虚荣。浮生若梦,转眼就是百年。大三哥铿锵有力的一席话,在我幼小的心灵里激荡起许多斗志。

  大三哥对于白话文和文言文包括应用文章和诗词歌赋的写作能力都很有造诣。他广泛阅读各种文章,善于理解文章深层的含义,而且能够举一反三,极富模仿能力。所以,他才思敏捷,提笔成文。我亲眼目睹这样两件事:有一个星期天的下午,李仁兴,矮胖个子,也来自四面山,是一个省江中高中部低年级的学生。他急匆匆地赶到邓家院子来,找大三哥帮他写一篇文言文体裁的作文,周一就要交稿了,他还一点头绪都没有。大三哥读完老师的要求之后,立即向李仁兴解释了这篇作文的要领,然后,不假思索,一挥而就,大概在15分钟左右就完成了。其敏捷的文思,令我们无不咋舌!另外一件事发生在我们家隔壁的唐泽钦五表哥因患肺结核大吐血去世之后。有一天夜间举行追悼会,也不知左邻右舍的亲戚们是怎么得知大三哥文采出众的,都纷纷涌到我家来,找大三哥为他(她)们写一篇祭文作为在死者灵前宣读吊唁之用。由于人数太多,一时间竟然在我们家的窗前排起了长队。大三哥并不因此有丝毫焦虑和慌乱。他首先向来者询问她或他与唐泽钦五表哥在生前交往过程中值得记忆的往事以及现在他们自己最感到痛心的点点滴滴切身体会,然后,按照书写祭文的格式很快就根据来者的叙述,为他们量身打造出一篇有血有泪的祭文。随后,这篇祭文便在隔壁的灵堂上宣读起来。就这样形成一条流水线:这边大三哥在窗前询问,并在窗下书写祭文;那边隔壁就在唐五表哥的灵前宣读刚写好的祭文。读完每篇祭文后,还要放鞭炮。能够在这种喧闹嘈杂的情况下,准确无误地快速即兴写完多篇祭文,实在是难能可贵,没有扎实的作文训练和聪慧敏捷的头脑是根本不可能的。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