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西北中文学校有约,约在当年。
二零零三、零四年左右,我遭遇了人生中的第一次职业危机。我在中国是学新闻专业的,在美国继续深造新闻。但是和我在微软工作的先生结婚后,我迁居西雅图。当时西雅图中文传媒极不发达,和纽约、湾区或华盛顿根本无法相比。而进英文主流媒体又谈何容易?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铺天盖地的流行,我新闻学院的美国同学都纷纷转行,我更看不到自己的出路在何方。
当时教会中一位朋友热心推荐:“在你住的Kirkland市Lake Washington高中周末有个西北中文学校,在华人圈中声誉很高。我们都把孩子送到那儿学中文。你的中文和英文都不错,为什么不去试试呢?”我很心动,但也犹豫。我在中国没有很正式地从事过基础教育,只是在夜校和私立学校教过商务英语和四六级考试复习班。教一帮“美国孩子”中文,我行吗?
虽然当年我没有鼓足勇气申请,但是从事中学教育就成了我的职业目标。我申请了华盛顿大学的教育学院,并幸运地被录取了。当我收到录取通知的时候,我就知道,我能实现和西北中文的约了。
当我成了华大教育学院第一个拿到中文执教资格的毕业生时,经济危机正席卷美国,所以我们一届学生的就业率连百分之五十都不到。我虽然有中英双语的教学资格,一时也没有找到理想的全职工作。这时,我再次想起了西北中文,在网上投了简历。没想到,冷静校长很快就给了热情的回复。我得到了代课C班的机会。
第一次踏入西北中文在Newport高中的校园,我就感到既熟悉又陌生。我在Bellevue学区的好几个高中和初中实习过,那些干净整洁的教室和课堂的布置是典型的美国学校;但是教师和家长们来来往往,中文不盈于耳,又像回到了中国。第一次,我在美国,感觉回到了华人的社区。孩子们也是如此。我代课的是暨南中文班,孩子们就是一个个黑眼睛黑头发的小老外,中英文都说得那么利索,真让人喜爱。必须提到的是,这个班的杨楠老师给了我太大的帮助。我听过了她的课,觉得她在师生关系上真的是尽心尽力。在她回到课堂时,有个小女孩居然一把搂住了她,久久不肯分离。看多了美国初中生的叛逆,高中生的冷漠,我忽然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温馨。
我与西北中文有约,约在每个充实的周末。
今天,我在中文B班已经教到了第四个年头。从当初的战战兢兢,到今天的游刃有余,西北见证了我在教学上的成长。B班对我来说,真的是太适合了。大多数孩子在家里是不说中文的,我的英语专长得到了最大的发挥。
我早就找到了全职的工作,而且通过一步步努力,现在一家全国性的外语教育公司主管中文教学。但因为我的全职工作是网上的,天天面对电脑屏幕,我生怕疏忽了自己的课堂教学技巧。每个周末在西北中文的两个小时课堂教学大大磨砺了我的职业技术,而且让我有机会把自己的网络教育专长运用到课堂之中。我建立了B班的网站,结合多媒体等形式,与学生共享教学大纲、课件和网络资源。同时,我也从无到有积累了不少课堂管理的技巧,对我将来的职业发展不无裨益。最重要的是,我找到了自己定位,在师生关系中能够做到既热情,又严格。
曾经,我为和有特殊教育问题的孩子沟通操透了心;曾经,我费劲九牛二虎之力鼓励不爱说中文的学生在课堂上开口。如今,我欣慰地看到,很多当年想打退堂鼓的学生进了初中或高中的全日制中文课继续学习。一位家长高兴地告诉我,她的孩子第一个学期开始根本不想上中文,态度是: “Who cares?” 但是,三年下来,他居然主动在高中修了IB中文,并且得到了严师的表扬,甚至鼓励他跳级。西北中文成了我和这些孩子的共同美好回忆。
我与西北中文有约,约在每个收获季节,每个节日佳期。
在美国十来年,我家很少能过中国的节日。但是,每次西北中文都给了我们节日的祝福和礼物。第一次参加Open House,张涛校长书写的唐人名句和精美的月饼引发了我们对中秋节的绵绵思绪。每年的春节联欢晚会更是欢声笑语,欢庆一堂。在海外的游子,终于感到有了归属感。我父母来美国探亲时,开始觉得出行不便,日子无聊。但是周末在西北中文的大厅里,和同样是来美国探亲的老人聊聊天,觉得开心多了。他们甚至可以找到一个半个老乡,温习温习自己的方言。我爸爸开玩笑:“去唐人街都没来西北中文看到的中国人多。”
这三年多来,我和西北共事的老师们也建立了深厚的情谊。不论是Open House后的聚餐时间,还是教室培训的时候,都是我和她们一起畅谈中文教学,分享人生感悟的好机会。今年我还参加了瑜伽班,在紧张的一周后让身心都得到尽情的放松。
我与西北中文有约,约在美好的将来。
随着中国在世界上地位的提高和中文热在美国的流行,我们期望看到西北中文办得越来越好,事业蒸蒸日上。而我作为一位普通的西北员工,也将继续为西北美好的明天添砖加瓦。细细想来,有那么多的机会我们可以把握,有那么多的事情需要我们去做。从自编教材到网上课堂,西北中文学校完全可以在西雅图地区,甚至在美国西海岸成为中文教育的领军人物。
我们西北中文学校的每一位老师都可以说:“我以作为一名西北人而骄傲。”
本文首刊于2013年11月21日《侨报》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