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说清明

路漫漫其修远兮,有谁能到尽头?人生之短暂兮,走完则无悔!命运之不济兮,无顾则不惧!
打印 被阅读次数

佳名有《清明祭祖》七绝一首曰:

清明不避雨纷纷,路上匆匆祭祖人。

总是生前缺孝子,却能死后待如神。

话说中国有二十四节气,细分为十二“节”、十二“气”,用来说明天气的逐渐变化,指导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比如“立春”是“节”,表示春天的开始;而“雨水”就是“气”,表示降水开始。“节”,段落也,一段一段,逐步的意思。“气”,自然现象也,阴晴、寒冷、炎热等等。所以,“节气”非“节日”,历来过“节”,但不过“节气”。可是“清明“却成了一个例外,由于“寒食“这个节日非常接近“清明”这个“节气”,慢慢地,人们就把清明当作一个”节日“了。

本来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万物被春风修剪,被春雨洗净,吐芽生绿,清清爽爽,可惜这个“清明节”的本意几乎被遗忘了,取而代之的是与之临近的“寒食”的习俗。

“寒食”最初起源于远古的“禁火”活动,因为每到初春季节,气候干燥,不仅人们保存的火种容易引起火灾,而且春雷发生也易引起山火。同时,古人在这个季节要进行隆重的祭祀活动,把上一年传下来的火种全部熄灭,即是“禁火”,然后重新钻燧取出新火,作为新一年生产与生活的起点,谓之“改火”或“请新火”。改火时,要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将谷神稷的象征物焚烧,称为人牺。相沿成俗,便形成了后来的“禁火节”。

到了春秋,“禁火节”转化为“寒食节”,用以纪念春秋时期晋国的名臣义士介子推。传说晋文公流亡期间,介子推曾经割股为他充饥。晋文公归国为君侯,分封群臣,独介子推不愿受赏,携老母隐居于绵山。后来晋文公亲自到绵山恭请介子推,介子推不愿为官。躲避山里,晋文公手下放火焚山,原意是想逼介子推露面,结果,介子推抱着母亲被烧死在一棵大柳树下。为了纪念这位忠臣义士,于是晋文公下令:介子推死难之日不生火做饭,要吃冷食,称为寒食节,而将介子推死的地方命名为介休。在这段无火的时间里,人们必须准备足够的熟食以冷食度日,即为“寒食”,故而得名“寒食节”。寒食节绵延两千余年,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

由于子推的忌日在夏历冬至后一百零五日,与二十四节气的清明节只差一两日,于是乎人们慢慢地就把这两个节放在一起过,称之为“寒食清明”,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现在人们都说是“过清明节”,但用的是“寒食节”的习俗和活动。只有北方的民间,比如山西、河北和陕西北部一代的农村,人们过的仍然是过“寒食节“,要去个祖宗上坟、烧纸,送钱粮去。

中国的文化是“死人优先,死者为大“。祭祀祖宗主要是为了求祖宗保佑自己和后代的平安,同时也请祖宗原谅自己的过失。原始的祭肉都是自己吃了,后来觉得不好意思,就变成了给祖宗掐一些肉和馒头,加上烧酒,再烧上一些最不值钱的东西”纸“,却妄称是孝敬祖宗的”钱“,因为,真钱还是舍不得给,生前也没给祖宗花多少真钱,死后烧”纸钱“显然是表达了对先人们的敬意!中国人是世界上最聪明的,这一形式除了为表达自己的忏愧外和宽心外,就是给别人显示自己对先人的”孝敬“。祭祀规模越大,动作越大,就表明越孝顺。就连活着的人们都希望:“我死后,别忘了在清明节给我烧些纸钱!”所以,近些年来,就有了烧房子、汽车、手机,而且是清一色的进口货,甚至烧许多童男、童女,说让先人们在阴间也有使唤丫鬟、家丁的福气。所以,现在人们把美好的清明节变成了”死人节“,常被年轻人调侃。

西方人也有怀念、祭祀祖先的方式,那是在先人们的忌日或后代们发生大事之日,用鲜花去表示“感谢“,因为是死去的亲人们,才有了我们今天。而全中国人祭祖都选择在同一天,不仅阳间交通堵塞,我想阴间这天也一样拥挤看来中国人就是喜欢凑热闹,干啥都要”团购“。中国人生前耗尽了一切,死了还要求继续保佑自己的后台平安。所以说,作为一个中国人,为子孙后代,不仅生前熬干了一切,就是死了也不得安宁,你的责任永远不会停止,因为那些”孝子们“,不断地使”鬼钱“,逼着你继续奉献。

对于这些陋俗,人们都是随波逐流,即便是无法亲临,也要委托他人或“顾人“代替。大家都这样,你若是不做,就会显得你不是人,至少是不孝,这就造成了清明节浩浩荡荡的烧纸队伍,和五一节一样的堵车。不过人们也因此而得到好处,据说“孝敬”是现在最好的借口,如果想要请假,就说“父母有点事,我得去照顾他们。”如果领导不批,他(她)就会被冠上“不孝”的帽子,“孝敬”二字,已经具有了“皇上驾到”一样的效果,所有的人听见都必须让道。更有民粹者说:“西方的情人节可以不过,但我们的清明节不能不过,否则就不是中国人!”这正是:

清明到处雨纷纷,车上夫人欲断魂。

催问坟头有多远,老公又指下一村。

小子亦有一副对联叹之:

上联:生前认真说孝拿来宽己心

下联:死后积极上坟只是给人看

横批:情非得已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