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事件的回顾
狭义的五四运动特指1919年5月4日的在北洋政府统治下的北平等地区,一场以青年學生為主的學生运动,以及包括广大公民、市民和工商人士等中基层广泛參與的一次示威遊行、请愿、罢课、罢工和暴力对抗政府等多形式的行动。事件起因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結束后举行的巴黎和会中,列強將戰敗國德國在山東的權益轉讓給日本,而當時北洋政府未能捍衛國家利益,有國人極度不滿,從而上街游行表達不滿。當時最著名的口號是“外爭國權,內除國賊。”
广义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则指自1915年中日签订《对华二十一条要求》到1926年北伐战争这段时间,中国知识界和青年学生反思及批判中华传统文化,追隨「德先生」(“民主”的英文“Democracy”)和「賽先生」(“科學”的英文“Science”),探索强国之路的繼續和發展。
打倒孔家店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中英法联军攻占北京,火烧圆明园,清国战败,签订《北京条约》,使清朝丧失大片领土。除割让给英国九龙半岛外,割让给俄罗斯的领土总共达150万平方公里,形成后来中华民国的版图基础。随后清咸丰帝驾崩,同治登基,二宫皇太后垂帘听政。
这场战争对中国文化和心理都造成了沉重打击,满清王朝痛定思痛,决定“师夷长技以制夷”,开始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洋务运动”,並隨著太平天国的剿灭,清朝統治得以稳固,史称同治中兴。
东瀛日本经历明治维新,短短三十年之后,凭借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而一跃成为东方的列强。清国再次战败,签定《马关条约》。1900年的庚子事变即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打进北京,和随后的《辛丑条约》。
同治中兴的虚幻被撕掉,民族危机空前紧迫,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已经不够了,中國人對传统文化和政治制度产生強烈怀疑,激进的如陈独秀要打倒之,保守的如胡适也要改良之。
中华文化讲究内圣外王,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外王不存,必是内圣不行。外在的方面是对工具理性的完全忽视,内在的方面是君君臣臣子子的专制思想对人的全面约束。中华文化的核心就是儒家的孔孟之道,于是才有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
孔子学院
中国自上世纪80年代假改革开放,加入世贸等一系列利好之机,GDP跃居世界第二,并有望在不远的将来超越现在的老大美国,而成为世界的一号强国。这将会是二十一世纪前半叶世界历史的最大亮点。
中国突然间又由穷变富,由弱变强了,我们的理论家们总会出于职业习惯要在思想和价值观层面上寻找支撑。我们现在外王有了,必有内圣的支撑。一番寻寻觅觅之后,就又把孔圣人抬了出来。中国在初步具备了硬实力,又开始着眼软实力了,即一个国家的文化、价值观念、社会制度等影响自身发展潜力和感召力等因素。
孔子学院成立于2004年,是中国政府为了向世界推广汉语,增进世界各国对中国的了解而设立的官方机构。课程设置大体可以分为:
- 语言类课程:小学汉语,中学汉语,高中汉语,大学汉语;
- 文化类课程:中国茶文化、太极文化、中国文化等;
- 文学类课程:中国文学、论语选读、中国古代文学。
- 历史类课程:中国历史,
- 哲学类课程:中国古代哲学、中国宗教信仰等。
历史的无常
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一系列的历史事件都纷纷走到了它们百年的关头,如2011年是辛亥革命一百年纪念,推翻封建皇帝,结束了中国长达二千多年的封建统治,意义不可谓不重大。我曾写“辛亥革命一百年纪念 与华国锋陵墓”以纪念之。
2017年是俄国十月革命一百年纪念,“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继而影响了中国推翻皇权以后的整个社会走向。这一事件在当事国,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并没有什么纪念活动,他们认为那是一场历史的误会。而在中国也没有什么表示,又是为什么哪? 我曾和同样对此感兴趣的人私下里讨论过。
2019年就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一百年纪念,好像也没有什么人在评论感怀。孔圣人在中华文化中的牌位,在历经千年供奉后,却在这一个百年里,被后来的人们一乎儿打翻在地,一乎儿又捧上天去。真正是百年风云孔子泪。
难道当年人们的意气风发,慷慨激越,百年之后竟变成了鸦雀无声,难以置评!隆重庆祝发扬光大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精神吧,实在和当下的需要不符;而掉过头来批判当年的肤浅狂妄,也就是否定自己的出身。于是只好装聋作哑,好象从来就没有这么一回事儿似的。
对于世事苍桑,我们常说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而西方也有一个类似的说法:三十年前谁不是真左派,那是没良心;三十年后谁还是真左派,那是没头脑。面对中华民族的自然演变,我们不得不由衷地佩服明人杨慎的眼光,罗贯中在其《三国演义》一书的开篇词,用的就是他的临江仙: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个人的渺小,时代的诡异,历史的无常都在其中了。
2019年4月13日定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