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里,不少的人询问如何改善人际关系,基本上是亲子关系和夫妻关系。越是亲近的人,人际关系似乎越难处。
亲人要生
2018年初,我看到马未都的一个视频:“亲人要生,生人要熟,熟人要亲。”听到“亲人要生”,顿感醍醐灌顶!
人有着很强的生存欲望,在物资极端缺乏的的时候就是你死我活,能够生存的前提就是要关注自我,在一定程度上这是天性。
家人,衣食住行,生活在一个屋檐下;生老病死,虽家丑不外扬,但屋内没有任何遮掩。再加上父母对孩子的关爱,我们逐渐产生了“血缘”、“亲人”这些概念。但每个人内在的生存竞争掠夺本性并没有完全消失,它会使我们不自知地掠夺家人的“亲”来达成自己的私人目的,利用“爱”来要挟和掌控家人,还不允许对方表示不满和抱怨,否则就扣上一顶“你对我不亲,不爱我”的大帽子。
“亲人要生”,提醒自己把亲人当生人,试着对待家人像对待暂时借宿的生人,拉开些距离,保持点分寸,说话、做事之前多考虑,不要任性地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多关照,无挑剔,如果能够坚持一段时间,应该会有不一样的效果。
话分两面说,提醒自己“亲人要生”,不要掠夺家人的“亲”的同时,也要注意自己的“亲”不要被家人无限制地掠夺。我们所有的付出都应该是自己在清醒的意识状态下做出的主动决定,是自己的选择,决定付出就不要期望回报。如果有被逼无奈、强忍的感觉,就坚决说“不”。
面对求助性的请求,典型的拒绝语式是先感谢对方对自己的认可,然后再委婉拒绝,最好的理由是表示自己没有精力,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如果这个“生人”对寄宿家庭横挑鼻子竖挑眼,经常性地挑剔抱怨,无理索求,最好的拒绝方式是先认可对方的感受,然后承认自己的能力有限,顺便将责任推还给对方。
我家爸爸当年嫌孩子们太内向,抱怨我教育不当。我当时回答说:“你的观察很准确,孩子们的确不大敢和大人对话,我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的确会影响他们将来的发展。不过我目前没有什么合适的方法来改变他们。你有什么可行性建议吗?”
针对竞争能力和团结协作的培养,我们两个也争吵过无数次。后来我决定放下自我,不再与他争论好坏对错、高低上下,再说起这个话题时,我就说:“要不这样,你来的负责培养孩子的竞争力,我来教育他们的合作精神。”不急不气,平和了事。
不过,我觉得“亲人要生”只是一时的矫枉过正地改变阶段,我们最终追求的是一个长久的亲密关系。而长久的亲密关系是建立在双方相互独立的基础上的。自己独立了,才有能力去爱别人。
爱,就是愿意花时间和被爱的对象在一起,欣赏、观察、照顾对方。“爱”一个人,需要倾心聆听,让对方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想法,在了解、理解、接受、尊重对方的性格和意愿下,鼓励、扶持对方的选择,最终达到爱的目--使对方独立。
爱不是感受,而是行为,让被爱的人快乐,帮助被爱的人成长,伴之而来的是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地耐心陪伴、细心观察、小心引导、真心帮助。活到老,爱到老。
不过,我们能够给别人的“爱”不会比爱自己更多,帮助别人的前提是先要自我成长、自我独立。参考《什么是独立?如何做到独立? 》。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没有独立,就不可以关爱他人。其实更多地时候,我们是通过关爱他人来成长自己,通过实实在在的现实生活实践来成长自己。作为母亲,爱孩子是本性。但是作为配偶,我们选择结伴同行,一起过日子,这就需要婚姻里的双方努力维护这段关系。
接受对方的不足
人无完人,一味地表达自己不满,用冷漠、讥讽、惩罚等方式来逼迫对方改变,一般来说效果相反。我们对负面的行为付出越多的负面关注,就越是强化了这个方面,反而让这个成分升级,数学里的负负得正在这里也适用。接受对方的不足(万事分阴阳,即使是我们眼里的不足,也有它一定程度上的亮面),相信人往高处走,用支持和鼓励的方式来关注他们身上不同性格特点的亮面,他们就会越来越光亮。
不过也要注意保持中庸。有的孩子能力强,天生自我感觉良好,需要提醒他们学会收敛一下自己的耀眼光芒,理解和包容别人,给别人留条路走,千万不要讽刺打压孩子。有的孩子天生胆小谨慎,则需要更多的鼓励和扶持,但不要强迫。推荐《养儿育女:无为之治 & 中庸之道 --“管”孩子的重新思考》
降低期望值
没有期望,就没有失望。看到对方有一点点小的变化,就会体会到欣慰。正如霍金说的:"When one's expectations are reduced to zero, one really appreciates everything one does have." 当我们把期望值降低为零时,才会真正感激自己的拥有。
有人说:“亲人之间,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点点表示,也就都懂了吧。” 这个幻想还是赶紧杜绝吧!讲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对方也答应得好好的都不一定会做,还指望着“心有灵犀一点通”?这其实也是一种期望,不能要!
也有人说,“如果自己努力改变,但是对方不闻不问,没有一丝改变的愿望,还可能讽刺挖苦,怎么办?”这个也是一种期望。不要去期望别人改变,我们只专注自己能够做的,我们改变不了别人,只能改变自己。如果我们自己真的变了,就等于是对方的生活环境起了变化,他们也会随着外界环境的改变而调整自己,如果没有看到对方变化,那一定是因为我们自己没有真正改变。
倾诉出口
读《Reconstructing Amelia》,里面有一个提醒:人,最少要有一个发泄郁闷和不满的出口。孩子小,生活忙乱,夫妻关系又不是很好,又没有一个善于倾听的朋友,再遵循“家丑不可外扬”,有了不开心的事也不肯讲,时间久了,很容易抑郁成疾。
我曾经是借助过神的力量。每天晚上入睡前躺在床上,我会问神:“今天我的表现如何?”有时神回答我说:“嗯,表现很好,再接再厉!”有时会说:“今天和孩子吵闹有点儿失态哟!不过我相信你下次会做得好些。”
我心目中的神就像是个无所不知的好朋友,我与他的沟通多是享受他的“无条件的关爱”,外加我自己的感恩,不带任何祈求。神给了我无限的支持、鼓励、信任,足够多得让我能够转手奉献给家人、朋友、同事。
生活中的困苦,都是磨练我们让我们成长的机会,学会凡事往好的方向想。没法得到家人的足够认可,只能自己给自己打强心剂,拍拍自己的后背,多拥抱自己、多夸奖自己。
具体操作
1、提醒自己嘴角上扬,多笑。假装笑也能够改善心情,特别是累了和面对家人的时候。我一直觉得自己已经很开心如意了,但最近这些日子试了试这个方法,的确很管用。嘴角一上扬,立刻感觉轻松很多(现在正在笑呢!)。我家闺女也和我分享过同样的体会。这条是自己的事儿,与他人没关系,实践起来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2、适当询问对方的感受。“今天做了...... 累了吧?”、“今天去聚会,都见到了谁?大家怎么样?” 如果对方没有太多的兴趣聊,也不要太过强求追问,或许倒杯水什么的,“伸手不打笑脸人”。如果对方回复了以后,要给予感情上的认可。我经常对儿子这样做,嫌他玩游戏、看视频太久,我会用一些他喜欢的小零食去打断他,借机会让他休息一下。
3、多表达以事实为基础的感受。比如说:“你今天做了... 非常感谢。”、“很开心知道你...”、“很高兴看到你...”。说话时目光要专注,适当有点肢体接触更好,碰碰手、拍拍肩、稍稍搂抱一下。从一天说一个,到一天说三个,慢慢习惯,越说越多,越说越顺嘴。与此同时,我们还需要少说负面的观点和论断,最终达到不说!(放心好了,孩子们会知道我们那里不满意,本性使得我们基本上不可能达到这个“不说”的状态)
第二条和第三条是一样的内容,针对不同的方向,其实就是告诉对方“我在关注着你”、“关心着你”。有朋友表示:“你说的这些方法应该好使,但我说不出口。”道理与实践,知行合一,对谁来说都是挑战!尤其是双方关系已经很僵,长时间没有过这种表达,不光是我们说不出口,其实听的人也会感到奇怪。
万事开头难,实在不行,就先从“谢谢”说起。对方帮忙盛个饭,端碗水,接过来时说声谢谢。或者从家里关系比较好的人开始,当着大家的面,多和比较亲近的人说谢谢,试着做这两种表达,逐步习惯这个说法,再慢慢扩展。坚持三星期,等大家分享效果。
肢体接触、搂搂抱抱,我们中国人的确不习惯。据哈佛正向心理学教授 Tal Ben-Shahar 讲,每人每天需要12个拥抱,我自己也远远不够。我觉得可以从家庭成员里最小孩子开始做起,大人之间可以先等等,从散步遛弯拉拉手开始吧。
总结
改善人际关系不是一个简单、容易、短时间的事儿,需要我们不断提醒自己,做自己不熟悉、不愿意做的事。有时候实践了一段时间,可能就忘了,这也都是正常的,赶快捡起来继续做。其实在一定程度上,只要对方知道我们在努力,一般来说就会有效果。同时,承认自己的不完美也是绝好的实例,可以让孩子和家人学会接受自己和他人的不完美。
不断精进进取,不断放下自我。“尽”力而为,尽“力”而为。
任何观点都只有一部分可取。我写写、你看看、挑着信、试着用。
有兴趣请关注我的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