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了12周的训练,和上次参赛训练的数据对比一下,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
12周里大部分时间气温寒冷路面湿滑,跑不出速度,跑量和速度不能很好的融合,整体进步不大。
尽管如此,最后的3个星期里,大地回春,路面上的冰雪已经没有踪影,可以踏踏实实地放开跑,不必担心滑倒。
这三个星期,刷新了10英里、10公路、5公里、1英里和1公里的最好,也算为参赛鼓鼓劲。
如果再多几周能够刷刷35公里,就信心大增了,可惜时间不够了,不能冒可能会受伤的风险。
迎着东升的旭日7点半鸣枪,连续阴雨后,面对一下升高的气温有些不适应,风和日丽下有些懒洋洋的,刚出去几公里就觉得热。不到10公里吞下一管胶,想借助里面的咖啡因提提神,没啥明显的效果。原计划15K后才开始吃胶的。
经过Casa Loma 前时,眼前一亮,好漂亮的建筑。
边吃边喝边跑,半程后,每次经过水站时,给头上浇杯凉水,试图焕发激情。
GPS表和路标的差距越来越大,越来越不靠谱,能有500-700米偏差,干脆用步幅计算每公里的距离,GPS仅用来提示配速。
事后听新闻讲,许多参赛者质疑距离过长,但是赛事的组织者仍坚持认为没有问题,主要是由于道路起伏所致。反正我的。 Garmin235显示的里程,多出了约1公里。
35公里吃完第四个胶,也是最后一管。跑在湖滨路上,湖水碧波荡漾白帆点点,只是已到了艰难时刻,无心观赏美景。
过了39公里,终于有了冲击一下的欲望,出现了些激情,逐渐加速,虽然已经处在抽筋的边沿,还是在终点线前完成了一个有力冲刺。
定格3:37比上次略快了5分钟。整个赛程中感觉没有兴奋起来,不在状态,一场很平淡的马拉松。
第二天清晨,不戴表,不计时在朝阳下放松跑几公里,且听风吟,感觉很好。
每次赛后的疲劳感如同酒后微酣,飘飘然,是一种很好的享受。
一场马拉松贯穿赛前、赛程和赛后,有很多因素决定,或激扬,或平淡,但都收获许多,值得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