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北了个京
前两天有个江苏的朋友来北京,点名要吃地道北京菜。有朋自远方来,自然要好好招待一下,去北京菜馆点了几道北京菜。朋友还没两口就悄悄的把筷子放下了。真是纳了闷了!
话说,几年前,我爷爷吃早点,同桌的两位,很明显是来北京旅游的,点了招牌北京小吃……豆汁!!!两人激动地喝了一大口,然后就一脸阴沉,临走的时候特意把服务员叫过来,非常小声地说:同志,今天这豆汁钱我付了。后边有人再点这个,千万别卖了,都馊了!
这个故事一点也不夸张,去北京喝过豆汁的人都心领神会,对待它都是爱之蜜糖,恨之砒霜。
“北京小吃口味重?”
郭德纲有一个段子:早起吃卤煮,中午炖吊子,晚上炸灌肠,这一天够味道。说的就是北京小吃的重口味。
北京,豆汁、卤煮和炒肝,名气都是响当当的,但不是卖相丑陋、就是口味重。北京爱吃下水是个特点,什么卤煮、炒肝、、砂锅炖吊子、羊霜肠……
炒肝儿确实不好看,浓腻的汤汁儿,暗红的颜色,上不了台面,但炒肝儿吃的是一个随意,一种状态,随意用手一托,就上口包子,吸溜吸溜地拿碗边往嘴里遛!
粉房磨绿豆出三种东西。顶细的成了豆浆,是正品,用来做淀粉;顶稀的成了汁儿,即是豆汁;中间一层稠糊凝滞的暗绿色粉浆,装入布袋加热一煮,滤去水份,就是麻豆腐。
“麻麻豆腐长得好像粑粑呀?”
可是爱吃麻豆腐的,那舌头一抿,入口即化,酸味过后是一种发酵后的豆香味。切记,麻豆腐一定要用羊尾巴油炒,羊油的膻气味和麻豆腐的酸腐味一中和,反而会产生一种既不膻气也不酸腐的清香味。
但用酱太多的结果就是,咸!吃完真的容易口渴!喜欢用酱,老放淀粉勾芡,最后出来都酱酱糊糊的,京酱肉丝就是代表菜之一!不包着豆腐皮吃,也是够咸!
侯宝林先生有段相声说:
汽车把桃酥压进了沥青马路,用棍子去撬,没有撬动,棍子却折了。最后来了个商店售货员,愣是用他店里的江米条把桃酥撬了出来。
由此可见那时候北京的中式糕点,又硬而又干!
后来有稻香村一枝独秀。每到过年走亲访友,一定要去稻香村装个点心匣子才算体面!其实稻香村最一开始卖的是“南味点心”!
但稻香村真心又便宜又好,找不到别家能代替的,这才是真正的“老字号”。如果说缺点,就是卖相不如南方小吃精致!
北京是个开放的都市,过去的北京传统餐饮主要是山东菜为主。北京菜正经是从原先满清宫廷菜加上鲁菜发展而来,而鲁菜又作为四大菜系里面唯一一个北方菜系。
北京作为首都,人多,且来自全国各地、世界各地,口味差异很大。“众口难调”这四个字,在北京早点上的体验,是最深刻的。对北京早点的意见,声音最响,和外来人口比例大,基数多有很大关系!
人一多,这饮食上就杂了。传统的北京美食沉不下去,特色的地方美食发展不起来,最后只能妥协,互相串味,好听点叫改良,不好听就是做的不伦不类!
真正地道的北京小吃逐渐消失了
王府井小吃街上的北京小吃,被北京人认为是给外地人开的、不正宗!
尤其是我看见老北京煎豆腐和炸肉松的时候...满脸问号??什么玩意?????
我们现在去吃的除了常见京菜,还有很多濒临失传的老北京菜。几乎都吃不到了,比如,老北京炉灶肉、青酱肉、羊霜肠、炸三角!
难道北京就没有拿得出手的菜了吗
各个菜系都分出的了门出不了门的!
别忘了!北京还有北京烤鸭、涮羊肉、炸酱面、炙子烤肉……聚宝源的涮羊肉、烤肉季烤肉刘聚宝源……都是响当当的名头!
要说北京烤鸭的来历,它最初并不产自北京,也不叫烤鸭。它的老家在南京,明朝时叫“炙鸭子”,后来随着明成祖朱棣迁都,沿京杭大运河“游”到了北京。
说到现在,北京菜不好吃绝对是个伪命题!
初来乍到的游客来了北京看见炒肝,炸酱面进去就吃,往往上当受骗。这个东西也不是是个人都能吃的了,就像多数人吃不了长沙臭豆腐,很多人受不了螺蛳粉那股臭味,可不代表他们就难吃!
好吃不好吃可不是别人嘴里说的,具体还是得你去尝尝才知道。
炸酱面还得是自己家做的最地道,饭馆里做不出家里的味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