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枫言枫语】 你挑着担,我牵着马,带着熊孩子去旅行的甜蜜(辛酸)往事

 

早知道酱紫,老娘带你去趟三亚就好了,南山寺烧完高香,你就能玩着沙子从日出到日落了,我也不用天天飞车几百公里肩负司、导、译的重任、回家还要发愁信用卡账单......

 

可是你真以为带着娃在海边挖沙子,就能换来老母亲在沙滩穿着比基尼玩自拍、老爹喝着mojito(莫希托鸡尾酒)葛优躺看美女的和谐画面吗?

 
那真是too young too naive(年轻幼稚)的白日梦,要么就是严重失忆症的晚期患者。带着熊孩子去旅行,真的是对中年老父母人力、物力、财力的三重考验,其中的酸甜苦辣罄竹难书、堪比西天取经~

 

诗和远方,还是把奶粉尿片搬运到了远方?

幼儿期

 

我们全家上一次去古巴旅游的时候老大四岁,老二还蹒跚学步。因为在奶粉尿片的日常生活之余还憧憬那么一点点诗和远方,结果发现不过是把奶粉尿片搬运到了远方,孩子不哭不闹就是对世间老母亲最好的赞美诗!
 

 

先说行程安排,想到还要把外婆带去搭手看娃,三代同行,路程太艰难要转机折腾的不能去,网评太差的不能去,卫生不好的不能去,治安太乱的不能去,太高大上孩子不被待见的更不能去......

 

总算订好机票吃喝全包的酒店,还要考虑是不是要带推车和汽车座椅。孩子如影相随的小玩具、睡觉必须捂着的小毛巾、小毯子要是忘带了那将是整个旅行的灭顶之灾。上了飞机还得使出浑身解数想办法让孩子时刻保持安静。

 

要知道一个平时无论在家多么鞠躬尽瘁的老母亲,一出门孩子哪怕哼唧两声,周围陌生人的眼光分分钟就能把你羞得无地自容,在国外还怕自己一不小心抹黑了中国妇女的光辉形象。

 

好不容易一个行李也没少、大神外婆也没唠叨、孩子也没缺胳膊少腿地折腾到了度假村,每天早上出房门还要收拾大包小包,从奶瓶、尿片、小零嘴、婴儿辅食、餐具、水杯、防晒霜、防蚊水、游泳衣、替换衣服一样也不能少,不时对照一下清单怕有啥遗漏。

 

这哪是旅游啊,分明是逃难。

 

Mojito倒上了,娃也给一个个换好游泳衣、包上纸尿裤、抹上防晒霜、喷上防蚊水,结果轻度洁癖的老大说啥也不肯在海滩边玩沙;等全家乾坤大转移把大包小包搬到游泳池边玩水,水位最浅的娃娃池又把老二吓哭了...... 老母亲想愉快地喝一杯咋就那么难! 

 

每天鸡飞蛋打之余,老母亲扳着手指头盼着“休 (受) 假 (罪)”结束,恨不能立刻马上飞回办公室埋头处理几百封电子邮件......

 

难怪我的丁克朋友每次出门旅行,都是要避开春假、暑期、圣诞高峰,就是为了不要和我们这样的熊孩子家庭“偶遇”。很多加勒比海、墨西哥度假村,会把自己明确定位为“家庭型”或者索性“adult only”(仅对成年人开放),因为相互之间实在是“白天不懂夜的黑”。
 

 

“Kids Club" 托儿,真让你高枕无忧?

少儿期

 

直到我们上了邮轮的“贼船”,才发现世界上还有一种叫“Kids Club”(儿童俱乐部)的好地方----它把熊孩子都集中到一起集中管教,由各个肤色种族的幼教老师陪他们做游戏,家长只要到了饭点把孩子领出来象征性地玩耍一下,而有大把的时间自己找乐子。

 

当然也不是没有槽点的,比如去了著名的迪斯尼邮轮,那个“Kids Club”好玩得孩子都不想出来。他们每天用最快的速度吃完饭,等不及上甜品就吵着要回他们的世界去了,我们看着菜单上那么多好吃的直呼浪费。

 

彻底被00后抛弃的老两口也不能天天生无可恋地在房间里躺着,两个超龄儿童只能混迹在一堆小P孩里从《冰雪奇缘》看到《美女与野兽》,从米老鼠合影到唐老鸭,当年被高考指挥棒耽误的童年,一个假期都补回来了。

 

还有一次“Kids Club”滑铁卢是坐MSC地中海航线的邮轮。小算盘是把两个娃往里一送,老两口可以下船看教堂、逛博物馆,提高佛系鸡血爹妈的“自我修养”。

 

结果娃去了第一天就大呼没劲还是要24/7和我们混。说好的有资质的幼教老师呢?说好的看电影做游戏呢?
 
原来欧洲人民的语言能力太强,一说看电影,小朋友们投票一致选了葡萄牙语的片子,无奈寡不敌众,咱鸡娃纵然精通中、英、法三语,也有失灵的小语种死角!当然真的鸡妈也肯定闻到了机会:回家是不是要考虑上个西葡语言培训班啊? ????枫叶式推娃,请叫我们“佛系鸡血妈”
 

“三观不合”才是人类矛盾的根源

前青春期到青春期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吃喝拉撒睡这种旅行细节上的困扰越来越少,喜大普奔的是娃也越来越帮得上忙,比如自己打包、提个行李啥的。这才发现,生活细节都是小事,“三观不合”才是人类矛盾的根源。

 
 

 

带娃去纽约,在MoMa(现代艺术博物馆)逛了几个小时后我问孩子印象最深的作品是什么?两个熊孩子异口同声地跟我说"White on White" (白上白)!

 

(White on White, Kazimir Malevich 1918Moma作品)

 

就是这幅一点看不出任何绘画技法完全凭想象天马行空的作品华丽丽地分割了00后和全世界中老年人的审美趣味和价值观。人满为患的梵高展厅,没有改变他们对“名作”的态度,撼动他们对自己独特审美的信心。
 

梵高名作《星夜》@MoMa

 

佛系鸡血妈斥巨资从小送他们去蒙校启发心智,雷打不动每周学画从蜡笔彩铅一路画到丙烯素描,打了飞的、付了纽约巨额的酒店房费,就是为了让你们欣赏“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和这个年龄的孩子分歧远不止一幅画的距离,你的任何想法和提议在他们眼里都不“cool”。比如你想舒舒服服住酒店轻松一下,他们说很久没露营了咱们一起去野睡;你想吃块牛排、败个米其林犒劳一下自己,他们觉得麦当劳披萨饼更可口;你说“走,咱一起看个博物馆”,他们就想逛个M&M巧克力店然后打卡Pokemon Centre(宠物小精灵店)......

 

每当盘点我们走过的“千山万水”,孩子们念念不忘的不是点亮巴塞罗那的百年“烂尾楼”圣家堂,而是桂尔公园里路人吹的大泡泡;不是人类的文明奇迹玛雅金字塔,而是坎昆Airbnb(民宿)门口满地爬的小蜥蜴;不是游轮经过的那些加勒比小岛,而是餐厅里记得他们名字的帅哥服务生和人造香精色素满满的果冻......
 
 
后来我的朋友点醒了我,想当年你不也是觉得米罗比米开朗基罗好,流行音乐比贝多芬顺耳吗,不是也每天塞着耳机听着walkman,觉得满大街俗气的成年人都是从火星上直接移民来的?

 

是的,孩子们有他们看世界独特的方式和角度,我们何必要用成年人的思维定式去限制他们的想象力?去评判他们的真实感受?
 

放出去的卫星,什么时候回归地球?

展望未来

 

去年我家老大和他的小伙伴一起去北京参加夏令营,这是第一次我们完全放手的旅行。拿着手机也经常失联,完全成了一颗被放出去的卫星,信号微乎其微。

 
这才忽然意识到孩子长大了,可以随时成为一颗卫星,进入自己的轨道,和我们的交集也许会越来越少。我们在一起的旅行不管多么手忙脚乱、状况频出,两个熊孩子如何拖我们的后腿,现在想想旅途中的每一天都是各种小美好,全家在一起的时光都是各种小确幸。

 

偶尔有可以不用管娃、身心荷包不被蹂躏的甩娃单飞机会,都感到受宠若惊手足无措,然后开始自责不以启发教育亲子为目的的旅游是不是算无良父母耍流氓?
 
正当老母亲拿着红酒、写着小酸文陷入沉思、马上就要老泪纵横之时,老大忽然说了一句“上次百老汇看的《歌剧魅影》里面的音乐蛮好听,我很喜欢”,顿时有捡回来几百美金票价的感觉。

 

就像唐僧师徒,挑担牵马、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总有取得真经的一天。

 

虽然知道那一天还很遥远,但此刻心底已然开出了一朵白莲花...... (继续下拉有彩蛋~)
 

长按QR码,关注公众号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转发朋友圈

 

 

TIPS
 

作为两个熊孩子的老母亲,最后还是要敲黑板划重点,分享一下多年带娃出行的干货经验:

  1. 选择合适的目的地至关重要。家有小小孩的安全舒适第一,比如海边度假村、迪士尼主题公园、邮轮、自驾等线路。文化历史丰厚的目的地不一定适合小小孩。毕竟去哪里不是最重要的,陪伴才是最大的收获。

  2. 带着孩子去旅行,行程不宜过满,增加休息的次数,给孩子及时补充水分、食物、恢复体力。

  3. 让孩子参与行程的计划,可以以讲故事的形式给年幼的孩子普及一下目的地知识背景,对于大孩子可以让他们做研究、找攻略,设计出行线路,给他们一些任务去完成。

  4. 天有不测风云,尽量事先想好Plan B(备选方案)。比如万一天气不好怎么办?万一景点排队人太多去不了?即使发生意外,也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唉声叹气怨天尤人,可以利用这样的机会教育他们,人在旅途,不完美是常态,能够全家一起克服困难是难忘的经历!

  5. 食品、药品要备足,如果出境游,疫苗打起来,医疗意外保险必须了解一下,带小小孩的还是有必要买全险(包括行程取消)以防万一。
  6. 护照证件一定要检查,很多糊涂的老母亲老父亲推娃过猛,自己却糊涂得忘了续护照,咳......

  7. 所谓“家教”是平时每天在家里的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等出门在外就应该是“练兵”的机会了。公共场合忌讳当众教训甚至打骂孩子,也不应该对孩子的胡搅蛮缠不闻不问,如果发生建议迅速带离现场和孩子单独沟通解决。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