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妆词
词牌题注:
词牌名。为前蜀后主王衍所创。据《北梦琐言》云:“蜀主衍尝裹小巾,其尖如锥,宫女多衣道服,簪莲花冠,施胭脂夹脸,号‘醉状’。因作《醉妆词》。”
说起前蜀后主王衍,大家可能觉得有些陌生,但说起他的老爹,前蜀高祖王建,大家应该比较熟悉。在前面我们讲过韦庄的《荷叶杯》、《归国谣》、《谒金门》,这几首词是韦庄入蜀以后,所写的系列思念词中的一部分,而写系列思念词的原因,就是因为王衍的老爹王建看上了宰相韦庄的侍妾,并用计谋夺得美人的故事。据宋人杨湜《古今词话》中所言:“韦庄以才名,寓蜀,王建割据,遂羁留之。庄有宠人,姿质艳丽,善词翰。建闻之,托以教内人为辞,强庄夺去。庄追念悒怏1!作《荷叶杯》、《小重山》、《谒金门》词,情意凄怨,人相传播,盛行于时。姬后传闻之,遂不食而卒。”(具体内容见本书《荷叶杯》等韦庄词。)而这个王衍就是王建的第十一子,也就是王建最小的儿子,按照嫡长制度中的“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的规制,怎么也轮不上王衍当这个皇帝,况且王衍的母亲徐氏当时还只是个妃子而已。那么什么是“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呢?在封建时代,由于战争的原因,男人少女人多,为了鼓励人们多生育,允许一夫多妻制,和正妻所生的儿子叫“嫡子”,其它妻妾所生的儿子叫“庶子”。在众多嫡子中,即使老大愚笨、痴呆,只要活着就享有优先继承权,叫“立嫡以长不以贤”。如庶子比嫡子早出生,也没有僭越或者窥伺继承的权利。除非嫡子死了,才轮到庶子继承,这就叫作“立子以贵不以长”的原则。但这个徐妃,和她的亲妹妹两人仗着自己年轻貌美双双得宠,居然后来者居上得到了王建的专宠,并力排众议把王衍推上了太子的宝座。《新五代史·卷六十三·前蜀世家第三》:“衍为人方颐大口,垂手过膝,顾目见耳,颇知学问,能为浮艳之辞。元膺死,建以豳王宗辂貌类己,而信王宗杰于诸子最材贤,欲于两人择立之。而徐妃专宠,建老昏耄,妃与宦者唐文扆教相者上言衍相最贵,又讽2宰相张格赞成之,衍由是得为太子。”这段话说的是什么意思呢?王衍这个人长得方面大嘴,垂手超过膝盖,侧目能看到耳朵,颇有学问,能写一些虚浮艳丽的诗辞。王元膺(太子)死后,王建因豳王王宗辂(王建四子)长得像自己,而信王王宗杰(王建七子)是王建诸子中最有才能的,因此想在这两人中选择立嗣。但徐妃得宠专权,王建又年老糊涂,徐妃与宦官唐文扆教看相的人上书说王衍长相最高贵,又拉拢宰相张格与她们一起欺骗皇上,于是王衍被立为太子。等到王衍继承大统以后,就开启了吃喝玩乐、卖官敛财的模式。下面只举几个和《醉妆词》词牌有关的小例子,即可见其一斑。
蜀地即四川历来是富庶之地,人们生活富有,于是非常喜好游玩,在前蜀时期,人们都喜欢戴一种仅仅盖住头顶的小帽子,但弊病是低头即掉,当时人们称之为“危脑帽”。王衍认为这不吉利,于是禁止民间戴这种小帽子。王衍自己喜欢戴大帽子,每次微服到民间游玩时,人们凭借他所戴的帽子就能认出他,于是王衍命令全国都戴大帽子。王衍喜欢喝酒,喝酒的时候他喜欢包裹尖巾,就是戴一种形状像锥子一样的帽子。而后宫嫔妃都要戴金莲花冠,穿道士的服装。这些人喝酒醉了以后就摘掉帽子,发髻散向两边,再在脸上涂上红色的脂粉,称之为“醉妆”,俗话说:“上有好、下必效,”于是举国上下都争相效仿。下面这首词,就是王衍为酒后“醉妆”所创的一首词。
诗词赏析:
王衍《醉妆词》
格律
者边走, 仄平仄,(韵)
那边走, 仄平仄,(叠)
只是寻花柳。 仄仄平平仄。(韵)
那边走, 仄平仄,(叠)
者边走, 仄平仄,(叠)
莫厌金杯酒。 仄仄平平仄。(韵)
赏析:
此词单调,二十二字,六句三仄韵三叠韵。此词即咏题面“醉妆”或“醉状”本意。从此词的格调上看,王衍的这首词应该是吸收了当地民间歌谣或小调的形式,一、二句“者边走”、“那边走”起句,四、五句又以“那边走”、“者边走”回环,形成一个首尾相接往复循环的形式,再配以仄韵,且句句押韵,给人一种珠圆玉润、音节和婉、顿挫有致的节奏感。
作为一国之君的王衍,偏安于一隅,整日的寻花问柳,纸醉金迷。而就本词而论,也是这两层意思,一是为“只是寻花柳”,其二是为“莫厌金杯酒”。王衍存词虽说不多,但,只这一首,我们便可看出,在当时上层社会里,其统治阶级的生活是多么的腐朽、荒淫。作为蜀地一国之君的王衍,在政治上、军事上、治国上都可说是一事无成,但他对服装、服饰的设计和研究却卓有成效。其尖角小巾,即现在女士所戴的头巾及莲花样的帽子,在一千多年前的当时,曾风靡一时。吴任臣的《十国春秋》中有这样一段记载:“蜀王衍奉其太后太妃祷青城山,宫人皆衣云霞之衣。后主自制《甘州曲》,令宫人唱之,其辞哀怨,闻者凄惨。词曰:“画罗裙,能结束,称腰身。柳眉桃脸不胜春。薄媚足精神。可惜许,沦落在风尘。”衍意本谓神仙而在凡尘耳。后降中原,宫伎多沦落人间。始悟其语。”四川历来是富庶之地,其织锦闻名于世,因其制作工艺复杂,耗时费力,故云:“锦,金也,作之用功重,其价如金,故其制字从帛与金也。”就是说:锦,就是金子,因为它做工繁复,其价值如同黄金一样,因此古人在创造“锦”这个字的时候,就是把金和帛结合起来造的字。由此可见寸锦寸金的说法,自古以来便已有之。就是这么珍贵的物品,王衍为了追求在视觉上有一种强大的冲击力,曾命人在蜀锦上描绘云霞及各种图案,或为道袍,或为宫服,同时在宫人的脸上用脂粉画上各种图案,或为求仙祈祷,或为宫廷舞会,其每出一款新衣、每有一个创意,每有一个理念,都会引起国人的赞叹与效仿。换做今天王衍这种前瞻性的创意,亦可称雄世界上一流服装设计师的行列。
然而再优秀的艺术才华、再高的鉴赏水准,它的寿命也是与国家的命脉息息相连,国之不存,艺术才华再高、鉴赏水准再雅,又有何用。南唐的江山不可谓之不大,“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 不可不谓之不繁华“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李煜·《破阵子》)但却毁于李煜的吃喝玩乐上。同样前蜀的疆土和富庶亦是五代十国中佼佼者,也同样毁于王衍的吃喝玩乐中,以至于后唐庄宗李存勖派兵攻打后蜀时,王衍的亲哥哥把粮草送给远道而来的敌军,并亲自带队灭了自己的国家。此一幕令人思起当年英法联军一共一千余人的部队进北京,亦是国人带路去烧了圆明园,最著名的带头汉奸就是写“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的儿子龚孝拱,也叫龚半伦。都说自己的国家汉奸多,却很少有人反思其中的原因。李存勖灭蜀后,命王衍举族迁居洛阳,并向王衍保证道:“我会封给你大片土地,不会薄待于你,日月星三辰为证,绝不虚言欺哄。”王衍无奈只得率领宗族、百官及其家族数千人,启程东行。而李存勖此时正欲东征平叛,又担心王衍在后方作乱,便命人前去诛杀王衍一行。但枢密使张居翰认为杀降不祥,便私下将诏书中的“杀王衍一行”改为“杀王衍一家”。最终被杀者只有王衍及其近宗亲属,随行的前蜀降臣及其宗族千余人得免一死。王衍的母亲徐妃临死前高呼道:“我儿举国降顺,皇帝许以不死,而今却行杀戮,他言而无信,必遭报应。”也是应了王衍母亲的这句话,李存勖称帝后,亦是吃喝玩乐,导致内乱,最终中流矢而亡。(见《如梦令》)这就是打江山不易,守江山更难的范例。
注释:
1悒怏((yì yāng)):忧愁不快乐。
2讽:不直指其事,而用委婉曲折的言语进谏。
最后感谢文晖老友的配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