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在大学读书的那个学校男女生比例六比一,以至于现在各个群怀旧,许多男同学常感叹的事情是大学若干年居然从未碰过女生的手,其实相同的描述也可以放在女同学身上,如果这个女生不会跳舞的话。
学校周末开始办舞会是在八四八五年左右吧,那时候并不提倡谈恋爱,但可以跳舞,跳舞到是可以宣泄情绪的有效途径。当时大学里没有网络,大家钱少也没法常去吃馆子逛街,大学舞会就成了生活中的调剂。一到周末,由学校学生会组织的舞会就在几个食堂里进行,将桌子椅子推到边上,油腻的地板有点滑跳舞到是正合适。食堂里灯光调得幽暗,在缠绵的舞曲中,旋律还有点催眠作用。记不得需不需要买门票了,但即使要,也很便宜,没有现金,学校的饭菜票也行。学校里小型的舞会也不少,有能人们自己组装高级点的音响,有本事的能搞到最新的流行音乐的磁带,灯光效果也很专业,据说还用专业知识将音响调整到最佳状态,但这种舞会不公开,大都是局限于他们的小圈子。
一到周末,女生宿舍里热闹非凡,互借衣服鞋子,一个个打扮得漂漂亮亮去跳舞。女同学们对跳舞之事比较热衷,开始大家都不太会跳,于是一人跳男步开始传帮带,慢慢就都会了。那年头也开始时兴化妆,无非是涂口红眼影什么的。我那时仗着年轻,艺不高胆子到不小,但出手往往过猛,经常两眼凃成熊猫状就去了。虽然平时戴着二百多度的近视眼镜,一到跳舞就肯定不带了,到了舞场看人视野有些模糊,但带着愉悦的心情和隐约的期待,这点困难很容易克服。
学校里六比一的男女生比例,男同学要全去了肯定没法邀请到舞伴的。学校里女生太少,男同学有时也向外发展,偶尔能看见周围艺术学校的女生来跳舞,这些女生们个头高,妆容精致,个个都像空姐一样,相比之下学校女生在化妆打扮上要赶上她们还有很长一段距离。学校大部分的男同学周末娱乐活动大都是打牌下棋喝酒吹牛,缺乏女生那种传帮带精神,不会跳舞也不想学,这样一来反到是男女比例在舞会上非常合谐,极少有人孤孤单单地站着发呆。
同学们在舞场中大都比较羞涩,但谁都有第一次嘛。按规矩是男生请女生跳,但有时候几个女生如果没人请也会自己跳,到是见过女生宁愿坐冷板凳也不会反过来去邀请男同学带自已一曲。学生会组织的舞会舞曲一般是流行歌曲,无非是三步四步,旋律优美舒缓。水兵舞可以女生和女生跳,那年代也没人觉得有什么不正常。有一年流行跳蹦迪,运动量不小。还有一种跳法得打响指,虽然心里觉得女生打响指有点流里流气之嫌,但自己打得还不错,也顾不得那么多了。偶尔也会有迪斯科音乐响起,能见到不少理工男鼓足勇气跟着节拍挪动脚步,很能放得开自己。
学校艺术团里的校花校草们舞都跳得很有水平,气质好,举手投足自然优雅,当年我们这些路人甲乙丙丁们只有羡慕的份。不过这也不妨碍我们这些普通人享受跳舞带来的快乐。在舞池中和男伴相拥而旋,虽然有时候也会踏不到节拍,偶尔还会踩着脚,也能享受音乐和肢体动作的完美结合。学校里有一职员叫小J舞瘾极大,每场必到,衣服穿着与众不同,舞姿娴熟,我有幸和他跳过一次,他带舞带得相当好,让女伴无压力协调跟随。每年元旦前夜新年钟声响起,必跳"友谊地久天长",男男女女们在舞池互祝新年快乐,虽然大家不是恋人关系,也是让人感到无比合谐和应景。
有一年元旦前去参加一个小型舞会,跳舞跳得起劲,没想到带去一件黑呢大衣被人偷走了,蛮伤心的,因为是我妈的大衣,我都没有穿过几次,说出来觉得蛮不光彩的。组织舞会的高年级的一个男同学,还安慰了我半天,后来好像还帮我从学生会申请点补助,可惜我这人沒心没肺,连人家的名字都没有记住。
有一次一个女同学拉我和她去某系跳舞,一个小小的教室,二十几个男同学,就我们两个女生。我们两个坐在那儿等了半天,这二十几个书呆子就是不敢上前来请跳舞。没办法我们两个只能自己跳,跳了几曲,甚感没趣,觉得像是别人看猴似的,最后只好放弃离开,一直没搞明白他们不跳为什么要办舞会。现在想起来也是可以理解,这可是一个理科中的理科系,男同学们大都比较宅,整天忙着考卡士比亚好出国,那有闲心学跳舞,估计这帮书呆子是刚扫过盲的初学者,谁都没有勇气去实践。
我在读研的时候混进了学生会,还帮着组织过几次舞会,才知道做一个DJ不容易。有一正好流行苏芮的歌曲,一偷懒就把她的磁带从头开始放,结果我到是听着不错,过了一会儿就有同学来抱怨说舞步变来变去没法跳。当然后来几次自己先身体力行,曲子和搭配才好了许多。
在食堂里跳舞有一点不确定性,因为不知道下一个舞伴是谁,让人兴奋让人期待,等到有了男朋友以后,沉浸于两人世界中,跳舞反而就没什么劲了。最后一次跳舞是九零年的元旦吧,后来出国后再也没有跳过舞,有时候和同事聊起当年跳交谊舞的故事,同事的反应是不可思议,居然还有非专业人员跳交谊舞。但对于我自己来讲,这是青春活力四射的一部分,但愿跳舞像骑自行车一样,已经溶入脑海里,挥之不去,等待下一次音乐响起的时候,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