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香港同事雪怡在饮食上特别专一。朋友来了,她会开长途车,专门到本地知名烧烤店“伍福楼”去买那里的粤式烤乳猪;周末时,她会约上三五朋友,到粤菜馆“北海”,排着长队吃早茶,她说这些菜肴让她忆起了家乡的味道。
平日午餐时,我常感觉我们的菜系很少交叉。我会象兔子一样,消灭掉各式的绿叶菜,而她有时竟会不认识我们习以为常的许多青菜,甚至那些南方菜。我慢慢了解到,香港人吃的蔬菜不仅量少,而且选择面也窄。
要过年了,雪怡最近秀我一张她周末的作品:盆菜。我看了看图片,有一种要山寨的冲动;又听了听盆菜的故事,也觉得蛮有意思。
据雪怡介绍,盆菜是一种用木盆盛载的杂烩菜式,它的起源和落难于广东东莞或香港新界的宋帝有关,故谓“皇帝菜”(这样的典故有些乏味哈)。渐而,它被广东和香港的乡民们所喜爱,演变成岁时祭祀和婚嫁庆典时的经典菜肴。
雪怡推断,盆菜很可能就是下里巴人的家常饭。试想,忙活一天的人们,哪有功夫精心地烹调五味?田头收工归来,把家中所有现成的食材,聚在一起烧开,便是一道让胃热热乎乎,让心甜甜蜜蜜的盆菜了。如今,这种烹饪理念逐渐升华,并广为都市的“高大上”们所青睐。这真可谓“旧时寻常百姓餐,飞入王谢堂前宴”。
盆菜的制作可繁可简,大约是三部曲:
主歌部分是当然的重头戏,我们需要事先把大部分的食材基本烧熟,诸如烫烫虾,烤烤鱼,卤卤肉,炒炒菜之类。也有我这样惯走捷径的人,不去精心地熬出一锅浓郁的老母鸡汤,而用鸡汁成品糊弄。
副歌部分往往是快乐的记忆点,大人小孩都可以来当“码工”。器皿的底层,你可以铺上擅长吸汁的/人见人爱的/接地气的萝卜芋头娃娃菜,中层码上保健营养的面筋枝竹油豆泡,上面一层既是面子又是里子,可以是大众风的叉烧鱼丸白切鸡,也可以是土豪版的海参鲜鲍黄鱼肚。
音乐的过门便是那叠罗汉后的小烹。
当爱心满满的妈妈把象征着如意吉祥的盆菜端上桌时,你感受到的是爆棚的幸福指数;当自怜自艾的单身狗在眼花缭乱的盆菜食肆前,挑选一份中意的晚餐时,哪里还记得去晒孤独?
要略加澄清的是,粤式盆菜和东北乱炖是大相径庭的,虽然二者都是大杂烩。前者,要先将大部分的料理分别烹煮,然后有序地排列,再来一个温情的“乱烧”。后者,是将各式的蔬菜与肉类统统地扔到锅里,进行一场豪爽的“乱炖”。
雪怡还告诉我,当下,盆菜在香港火得很,其名堂也是丰富多彩,海鲜味、咖喱味、素食的、欧陆的、日式的……总之是为了让你的味蕾无法克制地兴奋起来。为了便利繁忙的都市人,快餐店、茶餐厅和大排档都把盆菜当卖点。外卖盆菜往往采用精致的金属盆,以方便消费者在家里慢火加热享用。
我最近跃跃欲试地尝试了几款盆菜。我的版本常常有两大特点:其一,我把它们叫做“十全十美”,我挑选了十样菜品,每样呢又有十份,很用心吧;其二,除了荤素搭配,我还留意了色彩协调,红虾配黑冬菇,绿叶衬黄玉米,美食也要赏心悦目滴。
要是有机会去蓉城、去香江,我一定要首选盆菜,因为我很想印证一下,自己照着方子烧的盆菜是否地道?
雪怡知道我对盆菜有些着迷,变着花样做各种试验,甚为高兴,有时也帮着出出点子,她说我是天天在过年。是啊,以往的日子,只有逢年过节,村民们才能围炉/盆而坐,一边品尝佳肴,一边庆祝团聚。如今,吃盆菜哪里需要拘泥于时日呢?因为盆菜所荟萃的百菜百味,共冶一炉的“和味”是它的饮食魅力;吃盆菜时的“其乐也融融,其乐也泄泄” 的氛围是它的文化魅力。
部分图片来自网图,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