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一个真的亚州病夫”

天南地北,虚虚实实,过去未来,随便说说,想那说那。--- 也不全是瞎掰,信不信在你。
打印 被阅读次数

2020年2月3日,华尔街日报刊登了一篇题为“中国是一个真的亚州病夫”(China Is the Real Sick Man of Asia)的文章,作者是美国巴德学院的教授。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称之为辱华,说作者“应该为自己的言论、你的傲慢、偏见和无知感到羞愧。”

文章也引起了一些中国人的抗议。

我们先看sick man of somewhere 在西方语境中是如何应用的。下面是引自 idiom字典和Wikipeida 网站

"the sick man of (something or somewhere)

Something or some place that is particularly unsound, untenable, or doomed to fail, especially among or in comparison to its peers."

idioms.thefreedictionary.com/the+sick+man

"Sick man of Europe" is a label given to a European country experiencing a time of economic difficulty or impoverishment.

en.wikipedia.org/wiki/Sick_man of Europe

因此,可以看出,在西方语境中的sick man of......  , 并不是指身体上的虚弱,而是指某个地区, 或者某种状况的衰弱,大多时, 是用于形容经济力量的衰弱,2005年经济学人杂志上一篇题为“欧洲病夫”的文章是指意大利和它的经济衰退。 2017年泰晤士报一篇文章题目也是“英国是欧洲病夫”,而21世纪初的德国也有欧洲病夫的称号。当意大利,英国和德国被称为欧洲病夫时,没听说有人抗议辱意辱英辱德。

如果读过华尔街日报的文章,就知道文章主要论述冠状肺炎对中国乃至世界经济的影响。文中说“中国的财政市场可能比它的野生动物市场更加危险”,文章指的是大量贷款和产能过剩等等。这个病夫是指财政上的,而非国民体质。中国外交部的发言人在斥责作者前, 是否了解上面说的背景,是否完整地读了那篇文章?

这篇文章发表在华尔街日报,很自然是向所有关心经济的美国精英发出警告,中国经济可能有问题,让美国企业或者金融机构早作准备,其实质可能是要在经济上和中国脱钩。这是文章的主要意图。 说起来比“侮辱”中国人(的体质),更为严重。

有些人对“东亚病夫”这个词很敏感,有一颗玻璃心。 有朋友说,这种心态是弱者心态。为什么中国人很多有这种弱者的玻璃心?

弱者的心态来源于中国多少年的贫弱,中国几百年来的苦难文化。因为我们穷,我们弱,所以非常害怕别人看不起。别人的一个眼神,也会影响有些人的心态。弱者的玻璃心更重要的是来源于中国的多年来的“皇权文化”和等级社会。在皇权文化下,除了皇帝,人人都是奴才,都是弱者,都要仰仗某人的眼色,都多少会有些弱者的玻璃心。

当年克林顿还是总统时,到我所在的公司"视察"。公司主管介绍状况,说些开场白,克林顿几次认为自己该讲话了,要朝前走,都被介绍人摆摆手,那意思是让他等会儿,几次都搞得克林顿很尴尬。也许那个主管得机会想多说会儿,也许他认为他还没有说完,反正对克林顿很不尊重。我看了都对他们(克林顿和主管)着急,也许我也有“尊重首长”的观念。可是,美国人满不在乎。我想在中国这种情形绝对不会发生。很多人会看着领导的眼色行事 (因为他们都有着弱者的玻璃心)。 问一问中国有多少人会对首长"无所谓"?

很多时候,领导去视察,当地的官员都满怀着一颗玻璃心,战战兢兢的接待领导 (当然也少不了弄虚作假,作些表面文章)领导视察完后的讲话则极为重要。看看领导满意不满意,有什么“批评”“指示”,至于平时老百姓怎么想,那则是另外一回事了,(至少没有领导的指示重要)。

说到“东亚病夫”这个词,大家可以去(官方)人民网看看。 大意是中国人对这个词有严重的误解。

最早提出“东亚病夫”一词的并不是外国人,而是晚清时大名鼎鼎的改良派思想家、曾经担任过京师大学堂校长一职的严复 。1905年,小说家曾朴在写作《孽海花》一书时,用的笔名就是“东亚病夫”。

外国人用“东亚病夫”一词,据说是从上海的英文报纸——《字林西报》开始。1896年10月17日,有英国人在《字林西报》上撰写题为《中国实情》的文章。文中说,“夫中国——东方病夫也,其麻木不仁久矣”。据今人考证,这篇文章始出于当时的《伦敦学校岁报》,上海的《字林西报》只是转载而已。之后,梁启超的《时务报》引用了这个称谓,遂扩大了“东亚病夫”的知名度。

更为重要的是,据“东亚病夫”一词产生的背景,可知它初始含义并非用来讽刺中国人生理上的不健康,而主要是说中国人在精神思想层面上的麻木、萎缩、愚昧,以及面对极权统治的无动于衷、逆来顺受、苟且偷生和没有信仰的国民特性。是精神思想层面上的“东亚病夫”。

鲁迅先生眼中的中国人其实并非是弱不禁风的,而恰恰是“强壮”的。但就是这样“强壮”的中国人,却在做着愚昧的“看客”,犹然是典型的“东亚病夫”!因此他才弃医从文了。
 

sensei321 发表评论于
好文。的确是病了,早就病了,现在病情加重了。
湾区范儿 发表评论于
谢谢楼主分享。这类带有双重意义的用词,看读者怎么理解了。有人看到觉得不舒服,有人觉得没啥。anyway, sick man不是个褒义词啦。不过这次武汉肺炎把全球搞得鸡飞狗跳,不是什么好事。
diaoerlang 发表评论于
从刘晓波的官司到李医生的训诫书,再到西媒对千人计划这类事的报道,不管是捕风捉影还是居心叵测,对华人群体带来的影响,都远远要大于华时的这个标题。
Yangtsz 发表评论于
中国人的弱者怨妇心态是现政府精心陪养的。为的是增强民众对它的依赖性。
就象控制欲强的喜欢施展暴力的男人会告诉女人:如果不是我罩着你,别人不知要怎样欺负凌辱你。
warara 发表评论于
这不一样,你偷换了概念。中国人不等于所有黄种人,但Black指的是所有的黑人不光是非洲的黑人。如果伊波拉源起肯尼亚,政府不作为,使得疫情扩散到整个非洲。报纸上写Kenya is the sick man of Africa 没什么不对。
~~~~~
漂亮姑娘 发表评论于 2020-02-14 13:54:08
做个假设,伊波拉病毒时期,美国哪个报设敢写Black is sick man of Africa,你觉得非裔会不会游行抗议?
小酒虫 发表评论于
支持你!
漂亮姑娘 发表评论于
做个假设,伊波拉病毒时期,美国哪个报设敢写Black is sick man of Africa,你觉得非裔会不会游行抗议?
遍野无尘 发表评论于
回复 'SwissArmy' 的评论 : 在美国几十年,几乎没感觉到啥歧视。年轻时,在中国还倒感觉到不少歧视,例如出身/家庭成分歧视,地域(城乡差别)歧视,社会阶层歧视。

中国是个歧视极其严重的社会,特别是等级歧视。 一句“我爸是李刚” 连警察都感到了歧视吧。
不过,华尔街日报,那篇文章不是在搞歧视的。很多人文章没看就嚷嚷。
遍野无尘 发表评论于
回复 'ahhhh' 的评论 :
去查查,看有没有。
遍野无尘 发表评论于
回复 '路边的蒲公英' 的评论 :
问题是去白宫请愿没有用。
如果有用,川普也不会看/听着 “fake news” 干着急呀。
遍野无尘 发表评论于
回复 'Fanreninus' 的评论 :
如果说`你一声,you are strong man, 能让你高兴,就来我这儿让我夸夸你。
高斯曼 发表评论于
打土豪分田地不是病?三反五反四清大跃进不是病?文化大革命不是病?
不能说呀,一说就说到痛处了!

顶好文分享!
SwissArmy 发表评论于
自信的族群才敢自嘲-他们有勇气面对自己的缺点,然后想办法解决问题;

自卑的族群只会自吹-一旦看见自己的弱点就直接崩溃,根本解决不了,不吹真的不行啊......
少林商僧 发表评论于
国人思想病的不轻。
ali88 发表评论于
支持你!
ahhhh 发表评论于
你皮厚不代表别人没骂你。
他们敢骂其他种族吗?不敢就是歧视。
Fanreninus 发表评论于
哈哈,开你个玩笑,笑你这个文学城的病夫,you are indeed a sick man in WXC! :)
路边的蒲公英 发表评论于
老哥,和[川粉]有什么关系?没看(想)明白。民主党上台他们就不请愿吗?

至于这个名字,当然是一语双关,无论如何,去白宫请愿实属多余,
媒体上 Anti-China 的东西海了去了,难道你天天去请愿?做好自己的事情最重要。
路边的蒲公英 发表评论于
老哥,和[川粉]有什么关系?没看(想)明白。民主党上台他们就不请愿吗?

至于这个名字,当然是一语双关,无论如何,去白宫请愿实属多余,媒体上 Anti-China 的东西海了去了,难道你天天去请愿?做好自己的事情最重要。
老歌的韵侓 发表评论于
完全同意你的观点。一个铁杆川粉在城里又跳又叫,鼓动大家去白宫请愿,说是为华人争权,其实完全是一个无知浅薄的跳梁小丑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