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3日,华尔街日报刊登了一篇题为“中国是一个真的亚州病夫”(China Is the Real Sick Man of Asia)的文章,作者是美国巴德学院的教授。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称之为辱华,说作者“应该为自己的言论、你的傲慢、偏见和无知感到羞愧。”
文章也引起了一些中国人的抗议。
我们先看sick man of somewhere 在西方语境中是如何应用的。下面是引自 idiom字典和Wikipeida 网站
"the sick man of (something or somewhere)
Something or some place that is particularly unsound, untenable, or doomed to fail, especially among or in comparison to its peers."
idioms.thefreedictionary.com/the+sick+man
"Sick man of Europe" is a label given to a European country experiencing a time of economic difficulty or impoverishment.
en.wikipedia.org/wiki/Sick_man of Europe
因此,可以看出,在西方语境中的sick man of...... , 并不是指身体上的虚弱,而是指某个地区, 或者某种状况的衰弱,大多时, 是用于形容经济力量的衰弱,2005年经济学人杂志上一篇题为“欧洲病夫”的文章是指意大利和它的经济衰退。 2017年泰晤士报一篇文章题目也是“英国是欧洲病夫”,而21世纪初的德国也有欧洲病夫的称号。当意大利,英国和德国被称为欧洲病夫时,没听说有人抗议辱意辱英辱德。
如果读过华尔街日报的文章,就知道文章主要论述冠状肺炎对中国乃至世界经济的影响。文中说“中国的财政市场可能比它的野生动物市场更加危险”,文章指的是大量贷款和产能过剩等等。这个病夫是指财政上的,而非国民体质。中国外交部的发言人在斥责作者前, 是否了解上面说的背景,是否完整地读了那篇文章?
这篇文章发表在华尔街日报,很自然是向所有关心经济的美国精英发出警告,中国经济可能有问题,让美国企业或者金融机构早作准备,其实质可能是要在经济上和中国脱钩。这是文章的主要意图。 说起来比“侮辱”中国人(的体质),更为严重。
有些人对“东亚病夫”这个词很敏感,有一颗玻璃心。 有朋友说,这种心态是弱者心态。为什么中国人很多有这种弱者的玻璃心?
弱者的心态来源于中国多少年的贫弱,中国几百年来的苦难文化。因为我们穷,我们弱,所以非常害怕别人看不起。别人的一个眼神,也会影响有些人的心态。弱者的玻璃心更重要的是来源于中国的多年来的“皇权文化”和等级社会。在皇权文化下,除了皇帝,人人都是奴才,都是弱者,都要仰仗某人的眼色,都多少会有些弱者的玻璃心。
当年克林顿还是总统时,到我所在的公司"视察"。公司主管介绍状况,说些开场白,克林顿几次认为自己该讲话了,要朝前走,都被介绍人摆摆手,那意思是让他等会儿,几次都搞得克林顿很尴尬。也许那个主管得机会想多说会儿,也许他认为他还没有说完,反正对克林顿很不尊重。我看了都对他们(克林顿和主管)着急,也许我也有“尊重首长”的观念。可是,美国人满不在乎。我想在中国这种情形绝对不会发生。很多人会看着领导的眼色行事 (因为他们都有着弱者的玻璃心)。 问一问中国有多少人会对首长"无所谓"?
很多时候,领导去视察,当地的官员都满怀着一颗玻璃心,战战兢兢的接待领导 (当然也少不了弄虚作假,作些表面文章)领导视察完后的讲话则极为重要。看看领导满意不满意,有什么“批评”“指示”,至于平时老百姓怎么想,那则是另外一回事了,(至少没有领导的指示重要)。
说到“东亚病夫”这个词,大家可以去(官方)人民网看看。 大意是中国人对这个词有严重的误解。
最早提出“东亚病夫”一词的并不是外国人,而是晚清时大名鼎鼎的改良派思想家、曾经担任过京师大学堂校长一职的严复 。1905年,小说家曾朴在写作《孽海花》一书时,用的笔名就是“东亚病夫”。
外国人用“东亚病夫”一词,据说是从上海的英文报纸——《字林西报》开始。1896年10月17日,有英国人在《字林西报》上撰写题为《中国实情》的文章。文中说,“夫中国——东方病夫也,其麻木不仁久矣”。据今人考证,这篇文章始出于当时的《伦敦学校岁报》,上海的《字林西报》只是转载而已。之后,梁启超的《时务报》引用了这个称谓,遂扩大了“东亚病夫”的知名度。
更为重要的是,据“东亚病夫”一词产生的背景,可知它初始含义并非用来讽刺中国人生理上的不健康,而主要是说中国人在精神思想层面上的麻木、萎缩、愚昧,以及面对极权统治的无动于衷、逆来顺受、苟且偷生和没有信仰的国民特性。是精神思想层面上的“东亚病夫”。
鲁迅先生眼中的中国人其实并非是弱不禁风的,而恰恰是“强壮”的。但就是这样“强壮”的中国人,却在做着愚昧的“看客”,犹然是典型的“东亚病夫”!因此他才弃医从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