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的祖宗:希腊(8)-文明的接力

走遍千山万水,只为寻找初心。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在古希腊的悲剧里,有这样一个惨兮兮的故事:国王率希腊盟军远征,胜利后回归阔别10年的故土。意气风发的他眼含热泪,对未来充满憧憬,却没想到,死神正向他靠近。心怀怨恨的王后在国王大摆庆功宴欢呼畅饮时在酒菜中下了毒,用以报复他远征前为求得海上一帆风顺而用亲生女儿去祭祀,国王随即死于非命。这位国王就是被称作“人间王”的迈锡尼王阿伽门农,这场战争就是希腊神话中因绝世美女海伦而引发的人神交战的特洛伊战争。因为这场战争,位于伯罗奔尼撒半岛上的迈锡尼(Mycenae)和神秘的迈锡尼文明(Mycenaean Greece)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伯罗奔尼撒半岛

伯罗奔尼撒半岛

在希腊神话中,阿伽门农统治下的迈锡尼,似乎是一座黄金遍地的城市。《荷马史诗》的作者每次提及这一城市,都会用“多金的”这一词来描述它。不仅如此,古希腊游记体裁的唯一现存孤本,长达10卷的名著《希腊纪行》也提到,迈锡尼的废墟中有一些地下建筑藏着数不胜数的珍宝。如此富庶的城市,是如何在3500年前一步一步把财富积累起来的?又是如何在米诺斯文明奄奄一息之际,擎起文明传承的第一把火炬,照亮欧洲史前灰暗的天空,开创了迈锡尼文明的呢?

是千年不遇的火山喷发给迈锡尼人提供了站上人类历史舞台的绝佳机会;是骨子里的好战基因及对克里特岛上米诺斯文明的爱慕和兼收并蓄,让迈锡尼人走入了新时代。

伯罗奔尼撒半岛

伯罗奔尼撒半岛

伯罗奔尼撒半岛

跟克里特岛四面环海的优越地理位置不同,迈锡尼人偏居于伯罗奔尼撒半岛之中,不能靠航海贸易发家。但迈锡尼人的居住地却跟克里特岛的东部和北部一样,也有平原,可以发展农业,周围的高山森林可以让他们狩猎。不过,这还不能让他们衣食无忧。因带有印欧游牧民族天生好战的基因,迈锡尼人长期以雇佣兵的身份服务于米诺斯人。如果说此时在爱琴海水滋润下的米诺斯人是一个气质优雅的美女,那生活在高山平原里的迈锡尼人就是一个野蛮的大老粗。当“枝繁叶茂”的米诺斯文明在柔柔的爱琴海风吹送下,来到迈锡尼人居住的伯罗奔尼撒半岛时,这个“大老粗”也开始慢慢向文明进化。不仅在城市建设上可以铺设带有台阶的路桥和上下水管道系统,而且在房屋建筑上可以使用圆柱和不同的装饰线条及墙饰,还可以生产桌椅、储物罐、微小的软膏瓶,花瓶及青铜制品等等。

伯罗奔尼撒半岛

伯罗奔尼撒半岛

文明的雨水让“大老粗”开始脱胎换骨,对“气质美女”也更加垂涎,时刻惦记着据为己有。机会来了,圣托里尼岛上的火山大爆发引起的海啸让“气质美女”倒在了“血泊”中。“大老粗”在这千载难逢之际,趁人之危,用武力占有了“她”。可是,“大老粗”是心悦诚服崇拜和爱恋这个“美女”的。在“美女”的谆谆教导下,学习能力很强的“大老粗”不仅夺取了“美女”在岛上的财富和海上贸易网络,还把“美女”的文明成果尽数搬到了希腊半岛上,让自己成为可以与之比肩的“高富帅”,开启了自己的迈锡尼文明,并与米诺斯文明携手,双双走进爱琴文明的“婚姻”殿堂,为影响欧洲,甚至全世界的古希腊文明吹响了进军的号角。

在迈锡尼文明的鼎盛时代,迈锡尼人远航征伐,势力扩散到整个希腊半岛、巴尔干半岛海湾北部沿岸和爱琴海中的岛屿地区。当时它占领下的各城邦皆有规模宏大的王宫和城堡建筑,在金属冶炼和手工业品制造方面已达到甚至超过克里特岛的技术水平,还建立起了强大的商业王国,海上商业贸易相当发达,陶器远销埃及、腓尼基、塞浦路斯等地。迈锡尼人用陶器、青铜制品、橄榄油等来交换埃及等国的金银,逐步变成名副其实的“黄金之国”。

地图

伯罗奔尼撒半岛

虽然迈锡尼人传承了米诺斯人商业、城建和工艺等方面的因子,但内心的才情却无法继承。米诺斯文明的律动和欢愉,从心里往外迸发出的享乐和自由是这个“大老粗”无论如何也无法“效颦”的。米诺斯人壁画中用柔美线条和华丽色彩描绘出的人物形象和装饰图案,用载歌载舞去歌颂生活的感人神态,都是迈锡尼文明无法复制的艺术气息。但这种文明却为之后的古希腊文明注入了“剑与火”的气息,为希腊神话融入了征伐与鲜血的气质。要么战斗,要么享乐是迈锡尼人的最高信仰。不同于米诺斯人对精巧而优雅女性的崇拜,迈锡尼人尊崇孔武有力、体型健美的男性,这些男性构成了《荷马史诗》和古希腊悲剧中的男主人公。

看起来有些血腥的迈锡尼文明似乎没有欢乐祥和的米诺斯文明更令人向往,但它在城堡、圆顶墓建筑及金银工艺品上却取得了高于米诺斯文明的成就。虽然这些成就很多都飘进了历史的尘埃中,但我们仍然可以从今天的世界遗产,迈锡尼考古遗址(Archaeological site of Mycenae)中窥见一二。

迈锡尼考古遗址

迈锡尼考古遗址

迈锡尼城

被群山环抱,坐落于高原之上的城堡遗址,早已跟《荷马史诗》中所描述的“多金的”迈锡尼相距甚远。可几千年前,这里却是迈锡尼文明的中心。迈锡尼城,雄踞高山之上,易守难攻,控制着出入阿其夫平原(The Argive Plain)的咽喉,这是伯罗奔尼撒半岛的陆路贸易通道。城市内,有充足的粮食和水源,城东有暗道通向一个秘密水池,可供守城部队在被围困时使用。整个城市用周长900米的城墙环绕,城墙由粗糙的巨石垒叠而成,平均厚度达6米,墙缝之间没用任何黏合材料,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城市的入口,历经3000余年依然巍然屹立的的狮子门,宏伟威严。门楣上雕着前足搭在中央柱子上的一对雄狮,这柱子,上粗下细,跟克里特岛米诺索斯宫的柱子一脉相承。虽然传说中用纯金打造的狮头早已不知去向,但残留的狮身仍然威武雄健,这是欧洲最古老的浮雕艺术。柱子上有一块重20吨的横梁,中间厚两边薄,形成一个弧形,巧妙减轻了横梁的承重力。这种设计真是巧夺天工,仿佛由希腊神话中的独眼巨人所建,哪里能看出迈锡尼文明的“野蛮”因素呢?


狮子门

狮子门

这种庞大而有力的石质建筑可以帮迈锡尼人固守疆土,却不能帮他们开疆扩土。他们制造出的薄如纸片的箭头和大量的青铜及镶金嵌银的武器,让他们在史前的爱琴海地区成就了自己不朽的霸业。这些箭头和武器就藏在城内的圆顶墓中,那也是“芝麻开门”的宝库。

进入宝库前,会看到建在城市中心制高点上的王宫。王宫仿照米诺索斯宫建成,不仅有大厅、后厅、走廊、侧室、浴室,还有下水道和通风设备。但同米诺斯王宫里充满热情洋溢的壁画不同,此王宫中都是关于车马等题材的壁画。在城中心的广场上,是“井”状的祭台,祭祀动物的鲜血可直接流入下面的墓室里,供长眠在地下的英雄们享用。若干年后,从山坡上冲刷下来的泥土,可将这些英烈们的墓葬掩埋。

这种在地面凿岩和砌石才能建成的墓室需要较高的石砌工程技术,而完整、统一、技术成熟的穹窿建筑技巧,更是在建筑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这是欧洲最早的圆顶建筑。2000多年后,文艺复兴时期的布鲁内莱斯基才在佛罗伦萨建成了震惊欧洲的圣母百花大教堂的八角形穹顶。虽然穹顶技术源自克里特岛,但迈锡尼的规模却更宏大,而且,现存最大的圆顶墓内的过道以一块重达120吨的巨石为盖。在没有挖掘机、起重机和千斤顶的年代,聪明的迈锡尼人是如何把这些巨石搬运并垒砌起来的呢?

迈锡尼考古遗址

宝库墓室里的金银饰品

宝库墓室里的金银饰品

这千古谜团跟这神奇的墓室一样被埋在了尘土下。可在宝库的墓室里,却发现了工艺水平很高的金银陪葬饰品,包括带几何装饰的金扣,抽象的大头针和花朵衍生的洋装配件, 装饰精美的皇冠,王冠和项链,外壁刻有野牛坠入网中及驱牛耕田的金杯和银杯等,数量之多,世界罕见。虽然这些设计巧妙、工艺精湛、样式繁多的黄金制品大多源于克里特,但著名的阿伽门农黄金面具却是迈锡尼的特产。它用精致的做工,巧妙的细节刻画,生动再现出了死者的真实形象,是迈锡尼文明巅峰的象征。这些独树一帜的成就,让它与米诺斯文明一起组成的爱琴文明,可以跟爱琴文明的“父母”,古埃及文明和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共同构成地中海三足鼎立的文化中心。

可是,就像花开花落、月圆月缺一样,任何文明都有高潮和落幕。延续了米诺斯文明火种,并注入自己光芒的迈锡尼文明也不例外,蛮族的入侵让它永久退出了历史的舞台。而这个蛮族的后裔,几十年后又在同样的区域,建立了以严酷纪律、独裁统治和军国主义为主体的斯巴达城邦。这个雄霸伯罗奔尼撒半岛的野蛮城邦不仅把为迈锡尼文明作出贡献的各个城邦的人变作奴隶,更是亲手断送了欧洲文明的祖宗。当骁勇善战的蛮族摧毁了迈锡尼文明之后,整个爱琴海地区也回到了原始社会,陷入了长达三个多世纪的“黑暗时代”。

阿伽门农黄金面具

黄金杯

黄金杯

黑暗之后必是黎明。就在这漫漫长夜里,有位盲人诗人带着竖琴,在广袤的田野上,用空灵净澈的声音,在清风中吟唱,唱响新时代黎明的曙光。那曙光,照向尚在襁褓中的文明。那文明,在旭日初升后,像一个英姿飒爽的女将,也像一个温柔多情的少女,用明眸善睐照亮欧洲,照亮全世界。古希腊文明迎着冉冉升起的太阳,盛装来临!

 
lily0824 发表评论于
回复 'ZheFei' 的评论 : 谢谢你的评论。
ZheFei 发表评论于
谢谢分享你的旅途和知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