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时刻】大疫当前,戴口罩吗?

心思所至,情绪缘起,感怀执念,聊以尽兴。
打印 被阅读次数

 

上篇文章原本讲的是烦恼的来源,即不要偏听偏信,不要固执己见执迷于一事,要多层面多角度思考。但放到国内社交媒体和微信圈后,被简单看成与戴口罩有关了,引来很多读者议论。千言万语,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戴口罩。

显然,戴口罩已是此次疫情下国内的全民共识,起码已成为公共场所里全民不得不做的标准行为。

再加上看到国外政府,尤其西方政府一而再地不建议民众戴口罩,而疫情则随着不建议戴口罩而持续蔓延扩散,甚至爆发的现象,更是把不戴口罩与疫情未得到防控,甚而出现爆发,看成了一种因果关系。

姑妄听之。

武汉封城后,继续感染病毒的众多医护人员不可能没戴口罩,成千上万的确诊病人不可能都是居家感染,不可能都没戴口罩。

戴着口罩依然被感染,起码说明一是口罩防护级别选择有问题,二是口罩佩戴方式有问题,三是有其他途径感染,四是戴口罩后的麻痹大意问题。

大家津津乐道口罩所用的熔喷布、静电吸附的强大过滤作用(没人谈效果,当然普通人也不知道实际效果。也许全国很多地区确诊病例连续多日零增加就是最大的戴口罩效果的见证),而对口罩的分类、实际作用却不甚了然,或不大关心,或许真以为熔喷布如此强大。

气溶胶、熔喷布(无纺布的一种)、静电吸附,这些概念都是这次新冠疫情中在国内被过度炒作的话题,大多数人并不真正了解这些概念所涉及的实际情况,也不是几句话能够讲清楚的。

简单一句话,不论网上有什么样的说法,口罩是分级别的。自己准备的口罩到底可以对自己起到多大的防护作用,到底适合在什么样的场合中佩戴,最好还是参考国家建议。

以下内容摘自中国国务院下发的《不同人群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口罩选择与使用技术指引》,请认真对照。


一、高风险暴露人员

(一)人员类别:

1.在收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确诊病例、疑似病例)的病房、ICU和留观室工作的所有工作人员,包括临床医师、护士、护工、清洁工、尸体处理人员等;
2.疫区指定医疗机构发热门诊的医生和护士;
3.对确诊病例、疑似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的公共卫生医师。

(二)防护建议:

1.医用防护口罩;
2.在感染患者的急救和从事气管插管、气管镜检查时加戴护目镜或防护面屏;
3.医用防护口罩短缺时,可选用符合N95/KN95及以上标准颗粒物防护口罩替代,也可选用自吸过滤式呼吸器(全面型或半面型)配防颗粒物的滤棉,动力送风过滤式呼吸器的防护效果更佳。

二、较高风险暴露人员
(一)人员类别:
1.急诊科工作医护人员等;
2.对密切接触人员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的公共卫生医师;
3.疫情相关的环境和生物样本检测人员。

(二)防护建议:
符合N95/KN95及以上标准的颗粒物防护口罩;

三、中等风险暴露人员
(一)人员类别:
1.普通门诊、病房工作医护人员等;
2.人员密集场所的工作人员,包括医院、机场、火车站、地铁、地面公交、飞机、火车、超市、餐厅等相对密闭场所的工作人员;
3.从事与疫情相关的行政管理、警察、保安、快递等从业人员;
4.居家隔离及与其共同生活人员。

(二)防护建议:
佩戴医用外科口罩。

四、较低风险暴露人员
(一)人员类别:
1. 超市、商场、交通工具、电梯等人员密集区的公众;
2. 室内办公环境;
3. 医疗机构就诊(除发热门诊)的患者;
4. 集中学习和活动的托幼机构儿童、在校学生等。

(二)防护建议。
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儿童选用性能相当产品)。

五、低风险暴露人员
(一)人员类别。
1.居家室内活动、散居居民;
2.户外活动者,包括空旷场所/场地的儿童、学生;
3.通风良好工作场所工作者。

(二)防护建议。
居家、通风良好和人员密度低的场所也可不佩戴口罩。非医用口罩,如棉纱、活性炭和海绵等口罩具有一定防护效果,也有降低咳嗽、喷嚏和说话等产生的飞沫播散的作用,可视情选用。

 

以下是美国CDC针对非医务健保人员、非有症状人员的建议:

Unvaccinated Asymptomatic Persons, Including Those at High Risk for Influenza Complications

No recommendation can be made at this time for mask use in the community by asymptomatic persons, including those at high risk for complications, to prevent exposure to influenza viruses. If unvaccinated high-risk persons decide to wear masks during periods of increased respiratory illness activity in the community, it is likely they will need to wear them any time they are in a public place and when they are around other household members.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