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俄罗斯情结

久识文学城,才有时间整理文字。愿与诸君共享浪花,慰藉游子之意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某天看《胡桃夹子》时,想起苏联芭蕾舞,乌兰诺娃的白天鹅形象(见图片)。“列宁在1918”是多数中国人知道的电影。我最初是从一本叫“列宁在1918”的图画书中知道里面有天鹅湖的芭蕾舞。我记得很清楚,黑天鹅女舞者点着脚尖做了一个持续三十二圈的旋转(见图片)。这是童年的回忆!谢谢你们!奥德赛芭蕾舞者,你们唤起了我的俄罗斯情结。

当然我也联想到俄罗斯近年来的情况。它们经济发展遇阻。我在纽约极少看见来自俄罗斯的产品(工业和民用),仅在曼哈顿的周末跳蚤市场古董部分有售卖俄罗斯老照片和食物器皿及老望远镜的。这个曾经的工业强大的邻邦似衰落了,这让我不禁联想起我生活中与前苏/俄罗斯有关的记忆。

 下面我分六部分描述我的记忆:

  一,规划及工业影响。

  西安西郊大庆路附近的街区规划是前苏联援建工厂时于1956年设计建造的。它是一条宽150米,长约三公里的大路。(见图片一二三四)路的北边是一溜儿排开的七个主要生产仪器仪表的大工厂,路的南边是工人家属区,中间有一个五十米宽的狭长的绿化带小区。这个苏联工程师五十年前设计规划的工厂及家属区,附近厂区职工和家属们至今受益于他们前瞻性的设计。这是中苏友谊的见证,更是苏联影响的确实例子。我今年去布朗士区办事时,驱车走过Pellham parkway一条大路(见图片五六七),那路中间和两边的规划像极了西安大庆路,让我仿佛误入大庆路街区一样,很超现实!布朗士啊,名声很烂的区,还有这样好住的区域(我查了一下,这条双向共八车道中间有四五十米狭长街心公园的路建于1910年),看来我对纽约的认识太寡陋了。

另外,我去过东北一些城市,哈尔滨,大连,旅顺,大庆,长春。各城市都有中苏友谊纪念碑(见图片长春的)。在哈尔滨参观城市历史展时,才发现旧俄1900年左右就盘踞经营这个城市了。老火车站,滨州大铁桥(跟上海提篮桥铁桥样子相似,至今在用。见图片)索菲亚大教堂。至于40年以后苏联进攻关东军,那是后话了。现在,东北那一片,居民吃点列巴,红肠,时髦女郎冬季着快拖地的貂皮(兔皮)大衣的风貌,都是俄罗斯影响。更别说长春一汽,沈阳铁西区曾经的钢铁中心等等156个援建项目的重工遗迹。

  二,苏俄对中国教育系统的影响:大学课本照搬或翻译前苏大学课本的很多。小学组织引进少先队,中学组织引进共青团,都是我不可磨灭的记忆。中国两代科学工作者在前苏工业建制影响下的单纯工科学校完成高等教育的很多。人文情结不高(理工科男形象)也是前苏遗风哦。

  三,苏俄在意识形态方面及人们的思维习惯方面的影响;社会主义国家强调集体主义和理想主义,宣称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我们曾有一系列的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造就了许多中国人都喜欢宏大叙事。如列宁的话,很多人仍回响耳边。故而在同学群聊天室,高谈阔论的很多,争得脸红脖子粗的。为疫情措施妥当否,为中美贸易战,为世界卫生组织发起的疫情调查。我的感觉这画面是“梦里挑灯看剑,梦回八角连营”的辛弃疾们。有壮志的校友,可嘉!前苏影响不? 中国用集体主义精神筹备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集国家之力,集全民之力。美国用私营企业运作,举办了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两届奥运会都很成功,是否可以说意识形态不同,方式不同,但他山之石,都可以攻玉。

美国强调民主,自由,个人隐私,我觉得挺好。但我也看到,在美国私营公司,员工很守规矩,有时为了规矩得牺牲自己的自由(如穿工服取消掉个性,如下班加班加点不异议)都是集体主义的表现(职业精神),似乎和中国意识里强调集体主义是一致的。美国治国思想里有天主教影响,他们怜悯一切弱者病者,跟中国理念里的共产主义/理想主义似乎也相通的。我不想混淆什么,也不想瞎扯,但在管理国家/团队时,某些基础理念的普世性估计谁都否认不了。前苏的影响也不错啊。

   四。始于1991年前后的俄罗斯留学潮和经商热。我有熟人的孩子就去俄罗斯留学,后做生意。我熟人的北京亲戚,一个淘气的北京女孩,上不了好大学送出国去了俄罗斯。十年后居然成了那里某电视台的新闻播音员(俄语). 我那时有俄语底子的工作同事,远走东北帮忙做边贸去了(2000年左右)。中俄有4300公里的边境线。第一批做中俄边贸生意的人,趁着俄罗斯1989年解体后的困顿,轻工业品极度缺乏之时,狠赚了一笔,我在小说中看的。后来贸易正常了,大多数公司正常做生意。如我工作过的石油管材公司拿到中石油等公司在哈塞克斯坦/俄罗斯等地的油井的分包合同,出口那里石油管材,我经手过备货物流运输(外包装上俄语的唛头也是要打的)。中俄贸易额2014年950亿美元,2018年1090亿美元,俄罗斯有常驻中国人口有20多万人。对这期间的中苏联系,资讯来自身边熟人。

 五。我家庭的影响:我父母是文革前毕业的大学生。过去他们俄语是必须学习的外语。我家里翻译成中文的苏俄小说也挺多。我家有个书架的盖帘,是紫罗兰色的纱巾,那是我母亲学生时代羡慕的匈牙利世界青年大会女舞蹈家佩戴的纱巾款(是共产主义阵营国家的联欢大会)。我母亲有张带苏式绒头毛线帽的照片分外美丽(帽子专为照相借来),又洋气又美,是她最好看的照片之一。

 六。我阅读过的苏俄小说(主要是翻译成中文文本的)如屠格涅夫

  总之,我的俄罗斯情结初看似乎不合时宜,但细想它是滋养我成长的外来文化,我忘不了它。我读过一本照片书《苏联70年》,读那书时我与那三亿前苏人一起有笑有泪。

唇亡齿寒,不甚唏嘘。

注:这篇文章是我的期末作业,发现用GOOGLETRANSLATE心里真是乐开了花,几秒钟英文变中文,再自己顺一顺,完美!感谢科技进步!(要是在能给照片注说明就更好了)

臭老王 发表评论于
"我母亲有张带苏式绒头毛线帽的照片分外美丽(帽子专为照相借来),又洋气又美,是她最好看的照片之一。" 照片呢?
nightrider 发表评论于
"在美国私营公司,员工很守规矩,有时为了规矩得牺牲自己的自由(如穿工服取消掉个性,如下班加班加点不异议)都是集体主义的表现(职业精神),似乎和中国意识里强调集体主义是一致的。" You are confusing the issues. As a private company employee, you have formed a pact with your employer to work for him in the said manner. It is an individual choice. It is between you and your employer. It has nothing to do with collectivism. The employment is at will, if you remember your employment contract. That means either you or your employer can terminate the contract at any time. Both you and your employer are free individual agents. There is no coercion. On the contrary, in collectivistic country like communistic China in the Mao era, you have no such freedom. You are in it regardless of, and most of the time against, your free will.
hagerty 发表评论于
出国前至少对老毛子印象不差,在美国工作中接触的多了,真是比三哥还讨厌。三哥最多是拍上级的马屁对同级的人还是客气的。老毛子整天一副牛逼哄哄的模样都不把同事看在眼里。到哪都能碰到拍马屁的三哥和跟同事斗的老毛子。
Redcheetah 发表评论于
奪取中國土地最多的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