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声夺人' !难忘的 “配音” 之音!】

 

Related image

中国电影

可追溯到肇始于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拍的 《定军山》(谭鑫培 京剧,纪录片),不过北京后来没有做大,倒是上海在1920年代把电影之火烧旺了,日寇占华之后,中国电影衰败,直到新华再兴。

译制片,电影,似乎只有中国做到炉火纯青。印象里,一个长影,一个上影,译制片连篇累牍,硕果颇丰。除了鲁飞,基本没北影嘛事啦。

译制片中国特有,而且,已是陈年过迹,今后大概不会再有了。那时,说起来,电影还真不少,而且几乎部部都不错(不像这几年的神剧胡诌瞎编滥造)。电影情节故事也许模糊了,但是声音,声音,他她们的声音,还总是时不时地廻萦于耳际。他她们大多是我们的同龄人,回忆起来,颇有感触,一个时代,过去了。朋友,您好,感谢你们的辛勤,留给我们的记忆和美好。

新中国电影说起来,以东影(长影)为摇篮了。1949年2月,经短期筹备,于4月上旬,电影管理局在北平成立,隶属中宣传部领导,袁牧之任局长。电影局成立后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建立国家电影制片厂。【江青担任中宣部电影处长、文化部电影事业指导委员会委员。后来定行政9级,当属合理。丁玲任中宣部文艺处长,行政6级。】

长春电影译制片厂主要的配音演员有 向隽姝、陈汝斌、车轩、赵双城、白玫、鲁非、孙敖、张玉昆、张桂兰、欧阳儒秋、李真、胡连华、丛连文等等。

向隽姝

日本电影《人证》:女主角八杉恭子由向隽姝配音;印度电影《流浪者》女主角丽达由向隽姝配音;《美国电影》蝴蝶梦女主角德温特太太由向隽姝配音;朝鲜电影《卖花姑娘》女主角由向隽姝配音。

鲁非

鲁非 原是东影,后北影演员,配音 《瓦尔特》等,纯属业余,歪打正着。

 上译厂 配音演员们

上译厂 众多,群星璀璨,邱岳峰,李梓,毕克,尚华,童自荣、刘广宁、乔榛、丁建华,等等。老邱很油,但是听的多了,感觉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多少有点儿拿腔拿调地。女声,丁建华,刘广宁留声难忘!

丁建华1976年进入上译厂做演员,并且进厂没多久就成为了国家一级演员。她的主要作品有《追捕》中的真由美、《茜茜公主》中的茜茜、《廊桥遗梦》中的弗朗西丝卡、《蒙娜丽莎的微笑》中的凯瑟琳、《天鹅湖》中的奥黛尔等。

邱岳峰 配音大师。他的声音非常有特色,暗哑却充满魔力,他为《凡尔杜先生》中的凡尔杜、《简爱》中的罗切斯特、《警察与小偷》中的小偷、《红菱艳》中的莱蒙托夫等所担任的配音,简直百听不厌,令人难忘。

刘广宁的天赋很好,她的声音甜润,清脆,明亮,富有质感,总是能让人联想到许多美好的事物。她在《生死恋》、《魂断蓝桥》、《绝唱》、《大篷车》等影片中的配音,都是那么令人着迷。

【墨西哥电影《叶塞尼亚》配音名单:

叶塞尼亚——李梓 ; 奥斯瓦尔多——乔榛;  路易莎——刘广宁 ; 叶塞尼亚母亲——丁建华】

【吉普塞女郎叶塞妮娅和奥斯瓦尔多分别由配音界的前辈李梓老师和乔臻老师配音,李梓那句“当兵的,你不等我了?”俏皮而风情万种,而乔臻则稳重而深沉。电影《叶塞尼亚》配音:乔臻 李梓 刘广宁 邱岳峰】

《简·爱》中的简和《叶塞尼亚》里的叶塞尼亚两个经典的艺术形象,让我们永远地记住了 李梓 这个配音演员的名字。她的声音清脆悦耳,又充满力量,颇有辨识度。是大家最为熟悉和喜爱的上译厂配音演员之一。她的配音作品还有《巴黎圣母院》、《英俊少年》、《望乡》等。

https://www.sohu.com/a/350972738_100136250

-----------

东北

1946年10月1日,经中共中央东北局批准,在黑龙江省兴山(今鹤岗市)成立东北电影制片厂,简称“东影”。1954年改名为长春电影制片厂,简称“长影”。东影这个新中国电影摇篮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揭开新篇章。

1948年底,东影在开拍解放区第一部故事长片《桥》后,又开始译制第一部外国故事片——苏联电影《普通一兵》,即配以和电影中演员表演同步的汉语对白,这样影片就能使广大的民众看得懂。

1949年3月8日完成。此时,东影从黑龙江省兴山迁至吉林省长春。

经过译制组共同努力,克服种种困难,《普通一兵》于1949年5月1日译制完毕,旋给东影全体职工放映,受到热烈欢迎。同时,苏联影片输出公司驻东北负责人看过这部影片译制版后,充分肯定译制成绩,并当即和中方签订进片合同。随后,该片在解放区全面公开放映,令广大民众惊讶赞叹。

伴随着全国形势的发展,译制任务增加,东影迅速充实译制人员力量,遂于1949年夏末,从厂办第4期训练班分配来若干学员,旋即招收十几名配音演员,如张桂兰(女)、肖楠(男)、王亚彪(男)、陈新资(女)、孙忠志(女)等。又自华北大学三部文工团调来白景晟(男)、向隽殊(女)、李景超(女)、车轩(男)、赵双成(男)等人,加上张玉昆(男)、吴静(女)等原有演员,共构成翻译组。组长袁乃晨,1950年改组扩大为翻译片科,科长鲍月千,下辖演员组。不久,香港的蒙纳(女)也赴长春加盟演员组。

----------

上海

《普通一兵》的译制成功推动了译制片的迅速发展,受东影译制外国电影的进取精神所鼓舞和激励,上海电影制片厂也开始了译制片的工作。

  1949年5月,上海电影界委派陈叙一率领导演周彦、寇嘉弼及录音师陈锦荣等人前往东影参观、学习译制工作流程。

  1949年12月29日,陈叙一从长春回沪,即在上海电影制片厂(1949年11月成立)领导下,于福州路与江西中路口处的汉弥尔登大楼一间办公室内开始筹建上海翻译片组,一切白手起家,因陋就简。

  延至1950年2月,上海翻译片组(1957年4月升格为上海电影制片厂,首任厂长柯岗,次任陈叙一)建成,组长陈叙一。其初期陆续进入的,配音演员有姚念贻(女)、张同凝(女)、苏秀(女)、邱岳峰(男)、富润生(男)、胡庆汉(男)、杨文元(男)、尚华(男)等。翻译组有杨范、陈涓、肖章、寇嘉弼、岳路、黎海生、时汉威等。录音师有陈锦荣、张福宝、梁英俊、金文江等。班子甫定,1950年上影就译制了《团的儿子》、《乡村女教师》、《米丘林》等11部故事片,皆为苏联影片。其中,《团的儿子》华语版公映,揭开上海译制外国影片的序幕,引起全国轰动。

 

----------------------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