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他们就是帮\'甩货\' 一一写在\'父亲节\'

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已多时。
打印 被阅读次数
相传,世界上的第一个父亲节,1910年诞生在离我家只有三百多英里的斯波坎(Spokane), 布鲁斯多德夫人 (Mrs. Dodd,Sonora Louise Smart Dodd) 的母亲在生育第六个孩子时因难产而死,多德夫人的父亲威廉斯马特先生独自一人承担起抚养、教育六个孩子的重任,多德夫人在家中排行老二,亦是家里唯一的女孩,女性的细心特质,让她更能体会父亲的辛劳,经过几十年的辛苦,儿女们终于长大成人,而斯马特先生却因多年的过度劳累于1909年辞世。为感恩父亲,多德夫人写信向市长与州政府建议设立父亲节。1910年6月19日多德夫人所在的斯波坎市,举行了全世界的第一次父亲节庆祝活动,在差不多的时间里,美国各地其它城镇的人们也开始庆祝“父亲节”。
可见,父亲节诞生故事的主人公斯马特先生其实并不是一个"完全"的父亲形象,而是一个有着父亲母亲双重人格的集合体,由是我们若用科学的成份化方法来划分,其间父爱与母爱所占的比例,应当亦是一个现代版的罗生门。
在现实生活里的孩子们眼中,父亲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存在,似乎并没有一个权威性的界定。孩子们最常说的"父爱如山",便是用了一个异常抽象的比喻,仅对父亲在生命中的价值进行了方向性的正面肯定,实质上却反映了他们对父亲这一具体的生活形象把握的不确定性。孔子说“高山仰止”,其间十分明确地阐述了他对"高山"这一基础性原文最清醒的认知情感一一敬仰,这是从感性认识到的高山的壮阔之美,而这种审美层面所描述的事物,若同与我们或曾与我们朝夕相处的父亲这一具体而现实的身份相比,不能不说实质上其实是一种边缘化,至少也仅是一个善意的恭维而已。
在许多的文人眼中,父亲形象更是一个不具体的存在。"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这是朱自清的父亲;"父亲是儿子的影子",这是贾平凹的父亲;"走过大江大海大离乱,布的颜色,已经是一种苍凉的黄色",这是龙应台的父亲…父亲们以无法逾越的客观存在,赢得的却是十分模糊的角色份额,千百年来,不能不说是一个磬竹难书的冤案。
在现代社会的普通家庭里,父亲是个搂钱的匣子,是个剩饭的回收站,是个包治百病的水暖工,是家中一切负面因素的根源。在这个女权异常膨胀的社会,阴盛阳衰似乎已经成为了一个不争的事实,而但凡有些许的阳刚之气的灵光闪现,亦都是粗暴、简单、愚蠢、霸道等负面背书,构成了儿女们从孩提至成年不完整的情景闪回,而父亲所应具有的正面亮点,往往都是需要通过深入地挖掘,仿佛才能得出一些支离破碎的答案。
强势的父亲,是粗暴的别名,善良的父亲,又是懦弱的称谓,人无完人这句话用在父亲们身上,仿佛一定不是一个正确的解读,因为生命舞台给予父亲这个角色的戏码,自始至终都是一个求全责备的演出。作为生活这幕大剧中的配角,父亲们有时不得已,启动各自的方式努力地入戏、抢戏。有人说,一个人大部分的人生道理,都是在父亲的晚餐桌上获得的,不难想见父亲们借着酒劲在餐桌上夸夸其谈的情景,尽管他们同时亦知"食不言,寢不语"的古训,但生活重压下的沉淀,使他们面对至亲时的不吐不快,承载的却是发自心底的挚爱。有人说,女儿是父亲上辈子的情人,是父亲们在用今生偿还前世的情债,可当父亲们将幸福的女儿交到她新郎手中的时候,何人又能准确求解出父亲们当时的心理阴影面积?
一个似乎可有可无的节日,一个仿佛要靠施舍才能获取怜悯的群体,父亲们在生活中是否应当安静地走开,进而还世界一个单纯圆满的结局?
记得年少时坐在大学的图书馆,一本公共阅读书籍的边页上注有一段娟秀的评语:"没有女人,连空气都是窒息的!"而下面一行潦草的回复却是:"没有男人,连阳光都是危险的!"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有一个故事说:有一天,有人问一位老先生,太阳和月亮哪个比较重要。那位老先生想了许久,回答道:“是月亮,月亮比较重要。”“为什么?”“因为月亮是在夜晚发光,那是我们最需要光亮的时候,而白天已经够亮了,太阳却在那时候照耀。”
当万物生长,春意盎然,林木葱翠,五谷丰登之时,太阳默默地普照着大地,无论有无颂扬,他都始终如一地履行着职责。担当是一种承载,也是一种使命,正如那"如山"的比喻,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