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读“上海里弄一枝花”想到的

久识文学城,才有时间整理文字。愿与诸君共享浪花,慰藉游子之意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某网友写文记述她少时所居上海里弄里的女孩们,一篇篇文笔生动,女孩们的个性特点跃然纸上,她的文章勾起我一些沉淀的回忆。我的回忆是关于这里里弄一枝花后来的不同归宿。。。

我幼时少时居住长大的院子很大,叫外贸大院。其家属楼和办公楼一前一后。陕西外贸系统各单位的职工家属都居住这大院里。

外贸系统因为包括海关商检分部,就有一些职工是在解放之初,从上海或其他口岸海关或商检部门调职过来的,在计划经济年代,他们一来就基本工作到退休或养老时日。我所说的上海里弄一枝花们(青春期四五十年代),因着国家政策大学/中专毕业按需分配,或工作需要调动,就来到了西安,西北五省的省会城市。我有记忆开始,就知道母亲同事中有两位阿姨是上海人。一个叫孙淑珍,80年左右,她是个五十几岁的阿姨。她的段子是在冬天挺冷的西北,依然要穿上海时髦的九分裤(冬天也要单裤露出脚踝来),小腿肚子冻得青色的也不改变习惯,让别人惊奇。她人有点傲,不喜与本地人多来往。另一个是我家邻居,一个和善的矮胖的白白的阿姨,80年时有六十几岁了。她是旧上海海关的职员,过去薪水好工作好,彼时海关要求女员工是年轻小姐,她不舍得放弃工作找人结婚,故而一直耽误下来。解放后,政府调她来西安工作,人生地不熟,更不易找到合适对象。可能三十岁多才组织了家庭,很快又散了,这婚姻留给她一个儿子,80年左右儿子近三十岁,没对象,在国营炭市街副食蔬菜店当个店员。这儿子跟妈妈关系不好,不在家住,很少见到,经常出入的就老太太一人。我有次去她家玩,不知为什么事用拖把拖地,从床下拖出一枚硬币,是某外国货币。

我年轻时痴迷张爱玲笔下的旧上海世界和她描绘的女生们(它和正统世界绝不相同,似是小市民的世界,有着现实的俗世的算计和考量,没有唱高调,给人异样又实在的感觉),后来我又迷海派女作家程乃珊,王安忆,旧上海弄堂里走出来的婷婷玉立的王倚瑶们的形象,深深的镌刻在我脑海里。。。

至于张承志《黑骏马》里的文革期间在新疆得上海女知青的形像,比较模糊。只记得她穿着一件铁青色棉大衣伫立在风里的情形,那大衣比普通绿军大衣要时髦得多(在物资匮乏的年代)。

我总结说,在物质匮乏,黑白不明的文革动乱年代,上海弄堂里走不出花儿们了,她们到广阔天地里去经受风浪锻炼去了。文革后,小弄堂里成长出新的一代女青年,在恢复高考/改革开放的宽松气氛下,又有了各种可能性,摇曳出花儿来了。。。

我有一些年每年出差上海,工作之余,深深沉醉于这个城市的阴柔气氛之中(因为开埠在先,女性在工作中能靠业务/技能独挡一面,在社会上和家庭里的地位都较传统些的城市要高)。我在街头巷末寻觅上海的风情/风味/时尚,名人的历史故居,感觉海派味道,其实也是体味商业氛围浓厚环境下,打磨出的练达的人情世故和生存之道。。。上海彼时(1950年前后)的里弄一支花们(也许也只是小花们),或老大嫁做商人妇,或者被新中国的独立风气沐浴,成为平凡生活中的有点小资的母亲/妻子,凭着自己的努力安度一生。这结局似乎要比昙花一现或飞蛾扑火的追富达贵的日子/道路更实在。平民百姓的生活大多差不多,无论哪个城市,跟政治地位/经济状况有关,系列文章中弄堂小花们,如今应该是或是职场精英或者是普通工作者,自食其力度过人生,而作者也只能是在记忆里忆一忆她们了,因为弄堂早都不大存在了,天高海阔,她们或许已在世界各地工作生活。仅以此记!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