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每周上三天班,可这三天的饮食实在挠心。
工作单位有咖啡厅供应职工的早餐和中餐,但是我的中国胃无论怎样训练,都不能适应那些美式,墨西哥式,甚至意大利式,法式的餐点。就像一个美国人去中国吃遍美食,回美国后最想吃的还是汉堡一样。
偶尔也有中国餐,但那比葫芦画瓢却不是瓢的味道,有隔靴挠痒不解痒的感觉。更让我畏惧的是,在我训练胃的同时,胃会以整日的不适来训练我,甚至影响我工作。让我这个喝黄河水长大,本来扔到哪儿都能活的人,有了短板。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近几年我练出了绝活儿。三十分钟,能做出金灿灿的鸡蛋面汤,或粘稠飘香的米粥,色泽鲜亮的豉油皇炒面或粒粒滚圆的蛋炒饭。此外,还有耗油芥蓝或花椰菜,烤的外焦内软的芝麻烧饼,以及热腾腾的家做馒头。带到单位自己吃,还分享同事。
训练厨艺比训练胃容易多了,我乐此不疲。
上班前一天,我把材料准备好。该切丁的切丁,改切段的切段。生抽,老抽,耗油,炒菜油,橄榄油,瓶瓶不缺。准备工作做好了,烹饪就完成了一半。
烧饼是从超市买的,馒头是自己蒸的。菜类和面条都是按量分装,该冷冻的冷冻,该冷藏的冷藏。做时方便,快捷。看着井然有序的冰箱内容,我常想,同化一个民族或人群最好的方法不是打仗,而是输入饮食。一个人的饮食习惯,顽固的就像一个人的肤色,洗不掉,变不了。
清晨六点,我在有声读物的陪伴下,边听书边开始烹饪大战。
很感谢现代厨房,炉灶有四个火头。
我会先用一个火做粥或鸡蛋面汤。同时另一个烤烧饼或热馒头。再用一个煮芥蓝,花菜,有时是芹菜,胡萝卜,总之一定是青菜类。这些是早餐部分,大约需十来分钟。做粥用的都是头天的熟米饭,只需煮的柔和粘稠而已。如果做鸡蛋面汤则更快。
早餐备好后,接着做午餐。为了多吃蔬菜和节约时间,我不拘泥于餐馆里炒面的那些材料和烹炒过程。
水开后煮面,只需一分钟。做豉油皇炒面都是用蛋面,基本上是熟的,超市都有卖。捞出后用生抽,老抽,耗油,外加橄榄油直接拌,然后炒。橄榄油防止面黏在一起,也是健康起见。
为了增加蛋白质,我用另一个火头先炒个鸡蛋。然后把蛋拿出来,再炒香菇,洋葱,银芽以及任何蔬菜。最后将面,蛋,菜,葱段或韭黄放一起,再炒一两分钟,小火焖一下,一锅地道的豉油皇炒面就成了。
在整个过程中,我一边用筷子,一边用锅铲,一边调豉油,一边掀锅盖。这前后左右,来来去去,很像是一个乐队的鼓手在掌控音乐的速度和力度。而我,掌控的是锅碗瓢勺交响曲的进度。
现在,如果有人说我英文不好,人丑,我绝不生气。但是谁要说我不会做饭,不像个持家女人,我一定跟他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