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继绳父亲之死的简单推理

杨继绳1940年生,父亲1959年死,此时杨19岁上高二,杨父69岁(差2个月70岁)。1957年中国人的平均寿命57岁,也就是说59年杨父已超平均寿命10多岁了,已经年近古稀。杨父是杨继绳的伯父,杨是领养的,杨母于51年去世,此时家里没有别人了。从另一角度来思考,中国人领养孩子是为什么?不就是养老吗?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杨已经19岁在外(县城)上学,不尽孝,没有后顾之忧吗?能够让一个年近古稀的老人在家里没人照看,安心地出去上学吗?一个农村的孩子在县城上学,虽然有助学金,但中学能够有多少助学金?是否说明他家的情况还不错?不但能够让他出去上学,家里的事情也能够安排妥当,使杨继绳能够安心读书,这样杨才能够考上清华。

请问这样的情况下,杨父能够一个人在家里饿死吗?杨继绳除了描写他父亲以外,他家乡就再没描写了。杨继绳在这段描写中还有许多不合理不合逻辑的地方,就不一一列举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