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和人脑的类比,专业和直觉的差别

打印 被阅读次数

上次写《为何不少知识分子书读得越多人越蠢》时列了十条,第八条是直觉的退化,这条很重要,应该展开论述一下。

 

熟悉电脑的人都知道,早期CPU运算速度的提升主要依靠加快其开关频率,从90年代早期的约60HZ,很快提升到KHZ级别,再到MHZ级别。但约2004年前后达到约1.5GHZ后就提升得极慢了,到现在也几乎见不到10GHZ的CPU,室温下好像连5GHZ的都很难见。最主要原因是频率再高散热问题很难解决,这里我们不深入讨论。

 

那是否CPU的运算速度就不再提升了呢?那也不是,CPU设计的重点转移到了并行运算,一个CPU里可以有4核、8核、甚至32核,但提升也并不容易,CPU运算速度的提升确实碰到了瓶颈。这时另一种最早用来做屏幕显示辅助运算的擅长并行运算的GPU火了。它的特点是,虽然其单核跟CPU的单核比功能有限速度也较慢,但因其简单,一个GPU可以有1、2万个核,强大的并行运算能力使得它极适合用来做大数据处理、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等运算,综合运算能力远比CPU强大得多。市场对GPU的需求很快超过了对CPU的需求,而主攻GPU的NVIDIA的市值也已大幅领先曾经的运算芯片老大Intel。

5e08f35d7436081481e15d61_e7b08ad97410491586d63028740b90c1.png

对比人脑和电脑,是否会觉得读书、专研等比较适合由CPU来做,而人类的直觉更像是GPU的功能?显然上帝既给了我们CPU,也给了我们GPU。因为GPU处理的问题太复杂,复杂到我们连判断GPU的好坏都无能为力,所以大家比来比去都是比CPU,也严重夸大了CPU的重要性。其实,只有对于比较可控的环境和变量少的问题,才适合更多地使用CPU,而在变量极多的情况下,尤其是变量多到无法被确认、定义、衡量的不可控环境里,我们需要依靠我们的GPU。

 

现在知道直觉退化问题的严重性了吧?相当于GPU坏了、所有运算都用CPU完成,不慢才怪。有些人读书读多了呆头呆脑就是这个原因。其实,他们的GPU未必真的坏掉,只是他们被训练得非常不信任自己的GPU,他们太习惯于面对可控环境(比如学校)的虚拟课题,碰到真实世界普遍的变量无穷多的环境,继续只用CPU思考,结果要么就是反应迟钝,要么为了不迟钝而把问题过分简单化(也叫抽象)。真实世界是个不可控环境,只有能被局限在小范畴的问题、或高度抽象的问题(也很容易抽错的)才适合用CPU解决,很多专业人士在自己专业领域外指点江山经常错得离谱就是这个原因。

 

所以不要再小看那些直觉出众的人了,更不要成天吹嘘自己的CPU多么强大,搞不好只是个单核的,凭什么小看人家拥有的64万核的GPU?CPU和GPU各有各的用途,用对地方才是最重要的。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