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战争小说《另一种历史》第22期

(有声书:https://youtu.be/IL_3NylCO90  )

 

100)     教练与翻译

察蒙边境。达里冈皑草原。

连续两周,卡尔迅带着他的小队,在赤塔-乔巴山-纳兰基地之间奔忙。他称这条路线为“S&L通道”,含义是:史迪威和拉铁摩尔所指明的路线。

卡尔迅在夏威夷组建的18人小分队,本来由各类技术人才~工兵、炮兵、通讯、爆破、侦察、反坦克、防空和野战后勤管理人员和4名医生组成。现在一股脑全成为司机或驾驶教练。

为此特地招募的3名美籍华人军士,当即成为难得的语言沟通桥梁。一批原打算奔赴延安的平津大学生,也由地下党组织送来纳兰,充实了技术与翻译队伍。

让卡尔迅高兴的是,来了的两位熟人:周立波和刘白羽※。这是4年前陪同他访问华北、并一路担任翻译和向导的两位作家。他们在延安参加了5月的文艺座谈会后,就再次受委派,策马千里迢迢,赶赴达里冈皑。※史实:1937年冬,周立波陪同卡尔迅访问晋察冀边区两个月。1938年夏卡尔迅从延安第二次赴华北,毛亲派刘白羽等5人陪同。卡尔迅称22岁的刘白羽为“yang boy”。

重逢的喜悦和对未来的憧憬,使周立波在繁忙的翻译工作之余还记录了纳兰基地的早期创业历程。先当翻译的刘白羽,后来成为著名随军记者、报告文学家,陆续报道了卡尔迅部队的多次重要战斗。直到20世纪末,他还专门撰写了纪念卡尔迅的文章《一个崇高的美国人》。※史实

这期间,太行山八路军总部搜遍各个军分区,又秘密集中了25名勉强合格的司机,乘夜潜过平绥铁路等几道封锁线,也来到“香格里拉”。徐向前称他们是“种子”,指望着依靠他们,收获一串串“大穗的庄稼”。

 

101)     运转加快

天公作美。坦荡空旷的蒙古草原,实在是个天然练车场。

被挑选出来的战士个个兴味十足,在老司机督导下,从笨手笨脚、紧张忙乱,到渐渐适应、得心顺手,进步满快。

由于没有撞上障碍物的危险,像在草原上骑马一样,他们可以自由驰骋。从乔巴山到纳兰山330公里路程,几个来回下来就是熟练工了。驾驶员培养进度堪称喜人~1个月后,甚至有人已开始“带徒弟”。

转运逐日加快。

从远东~苏维埃港上岸的物资,经共青城、海兰泡、尼布楚,在赤塔东南小镇~卡雷姆斯科耶编组、分流。

大部分列车向西开往苏联腹地。少量打上汉字标记的,则向南,路过边境小镇博尔贾,开往乔巴山。

延安派出通晓俄语的研究局副局长杨尚昆(莫斯科中山大学毕业)带一个小组,驻留在编组站,配合美军少校海因茨,处理到站物资的识别和集散。后来一批曾在滇缅公路服务、却因日寇切断该线路而失业的“南侨机工”,也千里迢迢辛苦辗转,来到广阔的蒙古草原。此后,车队和司机再也不是困扰问题。

列车,从最开始的每周一列,已变成三两天一列,偶尔竟每天一列。

这时期的火车运载量只在千吨上下,大致每列可运来800吨物资,以及25辆卡车。

装卸队伍不断扩大。驻乔巴山的装卸连,渐渐扩大到装卸营。之后是专业装卸团~学会了使用起重和搬运机械。

8月底成立了200辆卡车的运输营。30岁的孔庆德被“降级使用”,如愿以偿地担任了汽车营长。

29岁的大个子工兵主任洪学智,眼馋地看着孔庆德驾驶吉普车,三天两头,往来于乔巴山和“香格里拉”之间。

某天在基地岔路口,他断喝一声:“孔二哥过来!让咱老洪也试巴试巴!”

孔庆德让了位,见他歪歪扭扭地,开出几十米就熄了火,于是以“过来人、老师傅”的身份撇嘴笑话道:

“拉倒吧,拉倒吧,洪老弟!要不要请咱老人家,给你当教练哪?”

 

102)     就近集中

逐渐,“纳兰~香格里拉基地”人马增加到数千。由于没有了缺吃少穿的顾虑,几支在日寇“大扫荡”中失去根据地依托的八路军部队,得到中央军委指示:分期分批,陆续向该基地迅速、秘密集中。

本着“就近”原则,基地骨干队伍来自几方面:

从冀中平原长途撤离至此的吕正操部队;

大青山根据地,反“扫荡”中被迫转移的王尚荣部队;

从晋冀察就近抽调的主力~杨成武部队;

从冀热辽根据地冲出包围圈的萧克、段苏权、曾克林部队;

从晋绥边区抽调的120师余秋里部队。

由于纳兰基地此时已可派出汽车,前出若干公里实施接应,因而集结速度日益加快。

与此同时,为严格保密,卡尔迅与徐向前取得苏蒙边防军同意,派出3个警戒搜索连,对乔巴山小城、蒙古西乌尔特附近的流动人口实行了控制,严密封锁了草原通往满州的潜在通道。

岗哨、骑兵、自行车、摩托、吉普车组成的巡逻队在方圆200里的无人空间织起一张大网。对于偶尔拦截到的牧民,一律劝他们:暂时放弃向东走的路线。

四海为家的牧民,倒也并不坚持。

警戒指挥官曾克林得到命令:3个月保密期内,不得走漏半点风声。他为此立下了军令状。

此期间,日本对这“一向无敌情”的区域,仍处于麻痹状态。

 

 

103)     电波交流

1942年8月1日,纳兰基地教导队成立。随即开展了新武器、新战法训练。司政后等机构逐一完善,骨干都配发了第一轮到位的军用怀表、望远镜、指南针,并学习使用步话机。

物资清点和发放,井然有序。按照供给计划,各部日新月异地改善着武器装备和食品结构。子弹带开始充满,再不必用庄稼秸秆塞进去充数了;没人再担心吃不饱饭~肚子里油水渐多;伤病员能在野战卫生院得到治疗。士气不断高涨。

已培训300名司机,竟隐隐出现过剩:此时车辆还不够这个数。而自行车热也随着掌握人数众多而不再时髦。修车、补胎、拿龙这些,人人都会,不再被称为“技术活儿”。

8月中旬的一天,徐向前给卡尔迅带来几份电报。

一份是延安来电:为配合今后运输,已通知各根据地迅速修建野战机场,或物色临时降落、空投场地。

另一份是延安转发的,写道:

亲爱的埃文思长官:本部队乘坐“鹦鹉螺号”和“舡鱼”号,首次进行了吉尔伯特群岛-马金环礁两栖进攻作战。成果显著。士兵们祝福你!——代理指挥官 詹姆斯·罗斯福

得知自己一手带起的部队,发起了美军第一次反攻,※卡尔迅自言自语道:“鹦鹉螺?那不是还要海底两万里吗。”※史实:1942年8月5日,由卡尔迅指挥“工合营”突袭日军占据的马金岛环礁。是美军在太平洋上首次反攻。

第3份也是延安转发。写道:埃文思弟弟:我在重庆患病(黄疸性肝炎)。母亲在加州去世了。明日我回印度。想念你的乔。

卡尔迅明白,这是史迪威将军在试探着与他联系。电文相当含蓄,没有正式称呼和落款,只谈私人问题。理解它,需要默契。

他当即回电:乔:深切的关心和深切的哀悼。请一定治好病。我很健康,S&L药物效果不错,可帮你分担费用。爱你的埃文思。

 

104)     永不言败

印度。比哈尔邦,蓝姆迦兵营。

这里的国军士兵发现,一名山西口音、60岁的美国中将,时常出现在训练场上。他身材瘦削,穿着开领短上衣和短裤,戴了一顶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宽檐战斗帽。时而会伏在卧倒的士兵身边,帮他们校正瞄准,或者做示范~据说,将军曾是本世纪美军的第一代神枪手。

缅甸失利,不甘失败的史迪威在印度,重新建立了支撑点。

是5月份开始的大溃退。

杜聿明少将带着10万远征军,逃进荒无人迹的缅北野人山。结果4万多人葬身原始森林。※史实

史迪威带领他的小队,16天里穿越蛇蝎虫兽出没的林莽,疲惫地跋涉300英里,5月20日到达了英帕尔。凭着细致周密的计划和无情的纪律,老将军把大家领出了缅甸险境。

他们是到达印度的无论军人还是老百姓的队伍中,唯一的一支不曾死亡1人的队伍……确实有很多人对他恨之入骨,但是这114人个个都知道,自己能活着出来,多亏了史迪威。

一位跟随跋涉的记者这样描述:将军“不仅靠权威,更是靠意志,驱动这场艰苦的行军。他体重至少减轻20磅,瘦得皮包骨。双手颤抖,皮肤蜡黄,眼窝深陷……”

为把队伍带出绝境,和命令空军去拯救野人山灾难,老将军每天声嘶力竭,严厉粗暴。“他恰似愤怒的上帝,骂起人来有如堕落的天使……”

美国飞机发现了远征军踪迹,开始空投救援物资。

日本人满以为,中国远征军在滂沱大雨中退入“死亡の谷”,注定束手待毙。后来才发现:“美国空军解救了这些穷途末路的中国人。他们向胡康谷地和孟拱谷地空投大量物资,使奄奄一息的中国兵免遭覆灭。据估计有132吨粮食和物品空投在行军路线上。”

史迪威对敌人,一向拒绝称赞。其实日军在缅甸作战中所遇到的困难,并不比盟军更少,战术上的困难则比盟军更大。

关键的区别是~双方意图不同:日本进攻者是根据自己的力量去制订计划、进行准备和采取行动,而国军的守卫者,没有制订计划,没有准备,也没有坚强的毅力。

5月25日,史迪威从阿萨姆邦的延苏吉亚,飞到新德里。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