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除了经由呼吸道、粪便或雾化传播,亦可以“病从口入”。政府专家顾问、港大微生物学系讲座教授袁国勇有份参与的港大医学院研究,利用叙利亚仓鼠模型,证实新冠肺炎病毒可经由口腔进入肺部造成感染。不过,研究发现口腔感染的症状较经呼吸道感染轻微,病毒量较低及炎症反应较少。惟研究指仍不应忽视口腔感染的风险,尤其在餐厅进食时,经由手部接触受污染环境后再进食,或进食受污染食物,同样会染疫。
研究团队利用叙利亚仓鼠模型,将病毒经由口腔输入,同时亦在另一组仓鼠的鼻内输入病毒作为对照组。结果发现,经鼻腔感染病毒的仓鼠,出现了呼吸困难病征,体重平均减轻了8%。至于口腔感染的一组,所有仓鼠都没有病征,体重没有下降,并在其口腔黏膜中检测到低病毒载量,但在食道、胃、小肠组织和血液样本中却检测不到病毒。而经鼻内感染的仓鼠在食道和胃有明显较高的病毒载量,在小肠组织中反而没有病毒。
研究又发现,口腔感染的仓鼠,与经鼻腔感染的仓鼠相比,肺炎症状较迟出现,炎症反应亦较轻微,肺部的病毒量亦相对较低。至于口腔感染的机制,研究认为有两个可能性,一是病毒在口咽部位进行繁殖,二是病毒有机会在开始制造感染时已被吞入胃肠道,而从粪便中找到较高病毒量的结果亦表明后者可能性更高。不过,仓鼠实验中证实病毒亦有可能在口咽已局部繁殖,继而进入肺部造成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