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下游的启东,海门和南通县的大部分,是几百年来沙土冲积的江海平原,经过劳苦大众的整治,沟河纵横交错,特别是六七十年代兴修水利,虽然水源丰富,但即使在梅雨季节也不发生涝灾,因为雨水迅速排到了江里去了。自从清代末年海门出了个状元,发展了教育和以纺织为主的工业,但大部分地方还是以农业为主,种植麦子,玉米,棉花,后来也种植水稻,所以大家自豪地称鱼米之乡。现在的农村,很多传统农作物包括水稻已经失去踪影。
有一种作物叫薄荷 (图1,来源于网络图片),据说生长在这一带的薄荷油产量高,香味纯正,即使在改革开放前就是出口创汇的重要来源。 薄荷油以前十几二十几块钱一斤, 后来四十多, 最高时炒到一百多一斤。然而在分田到户后薄荷种植嘎然而止。可能缺少了团队合作,一家一户用传统的办法再也不能把薄荷作为经济作物来挣钱了。
知道薄荷的人很多,但从头到尾经历薄荷生长和收获的也只有我们这些老乡下人了。每年秋天霜冻前,在种麦子的时候,也同时种薄荷。用锄头趟一长条浅沟,把白嫩嫩的薄荷根疏密适当地横着排列于浅沟,盖上土,薄荷根伴随着希望就在土里了。由于它本身的浓郁味道,虫害较少。大部分品种只长到半人高,少数可以高出人头。
收割薄荷是用镰刀“斫”,那也是苦力活。夏天人们喜欢在早晚出工,干活图个凉快。可是薄荷要在火辣辣的太阳照耀下,那薄荷油才集中于茎顶端,所以斫薄荷必须在上午九十点以后,斫一会保证你唇干舌燥,体会到汗滴禾下土的真正含义。我那时候还没达到壮劳力年纪,力气够不上,这种活只能浅尝辄止。
如果薄荷茎太长,要用铡刀或家里的切菜刀把下半部铡掉或剁掉,下半部是灶膛做饭的上乘燃料,上半部根据天气放烈日下暴晒半天到一天,不能过分暴晒 (富含薄荷油的叶子会脱落),也不能淋雨。有一道工序是扫薄荷叶,就是把掉在地上的叶子扫起来,用自然风吹一下,叶子就收在麻包袋里等着装锅。
每个生产队都可以见到薄荷灶(图2, https://kknews.cc/culture/vloqpa2.html)。因为需要水源,所以肯定建在小河边,高高的烟囱,几乎全开放的棚子,一般在仓库附近,这是当年的标配。收薄荷季节前村里能干的几个男工已经把薄荷锅子和蒸馏用的“油肠”安置好。那时候有不识相的人偷薄荷灶下面的炉垫卖钱,被抓到后以破坏农业生产罪论,判刑很重,所以一般没人敢搞破坏。
蒸馏薄荷油的过程称“烧薄荷,吊油”,方法很原始但充满着物理学原理。我们现在居住的田纳西州有很多生产土酒的农场设备还没有薄荷灶完备呢。要是家乡人脑子活一点,当初用这套装置来做酒那多好。海门曾经有得过意大利万国博览会金奖“颐生酒”,不知道后来为什么这个牌子无声无息了。
把薄荷茎和叶子均匀地装进大铁锅,加足量的水,然后用煤炭在灶膛里慢火加热。这加热是技术活,火太旺蒸汽出来太快,油会在空气中挥发掉,火太小又不产蒸汽,油出不来。蒸汽从锅顶部通过管子引到油肠,油肠置于冷却水容器里,让蒸汽形成液体流入油缸。烧薄荷的人如果偷懒,不勤换冷却水,那蒸汽没有变成液体,油也没了,所以不管白天晚上,每个班上都由勤劳负责的人负责烧火,并督促其他人换水, 还要查油缸里的油层是否太厚了。油缸的工作原理是我父亲解释给我听的,至今记忆犹新,并作图3 以利解释清楚。油水混合物流入油缸,油缸底部旁伸出一个往上高出油缸一半的弯管,油比重小在油缸上层,水比重大在下层,随着油水增多,上面的油压下面的水从弯管流出,而油永远在上面留在缸里。如果出油量多,烧一锅薄荷油缸盛不下,中间要“撇油”,就是把上层的油转移到出售成品油的油桶里。
烧到快结束时,用一个透明玻璃漏斗检验一下油肠里出来的混合物含油量,确认没有再烧的必要了,就要出锅了。就是把蒸馏过的薄荷渣清理出大铁锅。这需要三四个人合作,把滚汤的铁盖移走,然后用铁钩把渣子全部掏出来,大热天,铁锅里刚刚一百度,出锅时几个大男人赤膊上阵,用大力气又不能被烫着,顿时汗如雨下,十几分钟一番苦战,终于清理完毕,进行下一个周期。
上了年纪的人现在只有靠回忆当年种薄荷的酸甜苦辣。收割薄荷季节那弥漫于全村全乡范围空气里的清香,伴随着清晨的薄雾,玉米叶上的露珠,鸡啼鸭嘎犬吠羊咩,是诗,更是画。
写于 2020 年 1 月 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