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笔者快到不惑之年,才开始美国洋插队的生活。来美国时,儿子快十岁,德语不差,英语不会,中文不好,讲一口还算过得去的“川普”(trump;四川普通话)。
我们虽然非常喜欢这片陌生的土地,洋插队的生活是不容易的,毕竟不稳定、工资又低的博士后工作,逼得我们在前四年里在三个州之间搬了三次家。跟夹着尾巴做人的父母不同,儿子倒是玩得开心,一点也没有怯生的感觉,但他的高中四年很努力。高中毕业前,从2010年圣诞节前到2011年初,他陆续收到哈佛(Harvard)、耶鲁(Yale)、普林斯顿(Princeton)和我们村里的华盛顿大学(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的录取通知书。他只申请了这四所大学。为了节省申请费,我阻止了他申请斯坦福和MIT。对像我们这样没有根基、没有资源、来美国很晚的、没在美国拿学位的第一代移民家庭,孩子能考上这样的一流大学,是天大的喜讯,真觉得来美国这些年所吃的一切苦都值了,甚至把自己当做成功人士了。
2011年春天,我和领导商量,我们做点什么,来纪念儿子上大学这一年和这一事件。作为植物学家,作为四川人,我憧憬“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的“屋前有一片竹林”的田园生活。于是,我提议,我们在屋前栽一些竹子。另外,再栽两颗黄桃树,这样可以春天赏花、秋天尝果,反正这近6亩的园子有的是地盘。
第二天,我们在芬腾(Fenton)的苗圃(nursery)还真找到一种原产我国东北的黄竹(yellow groove bamboo),并在Lowes找到适应于圣村的黄桃(yellow peach)树。下午,我们在前院栽树、栽竹。我们唯一的邻居Bill过来搭话。Bill跟我儿子和我聊起来。自然Bill问我儿子几年了,是否要去大学了,去哪里上大学,之类的问题。我掩饰着激动、假装平静地告诉Bill,儿子考上了哈佛,夏天就要去麻州的剑桥(Cambridge)了。Bill简单地回了一句“Good!”我还在等他热情洋溢的赞美与祝贺,谁知道他开始问我们栽的树和竹子。喔啊,让我好失望!他竟然能如此泰然、不为我们感到激动!哈佛可是多年来世界排名第一的学府啊!
很快到了初夏,儿子快要从Rockwood Summit高中毕业了。他是全年级学习成绩全校第一、社区服务最长时间、领导能力出色的学生。他的照片被永久地挂在了学校的“英雄榜”上,学校已经宣布,他将是毕业典礼上的学生代表的唯一演讲者。那是个让父母兴奋的时节。我们都期待着在他高中临近的一场大型“庆功晚会”——儿子是他所在的高中有史以来唯一一个考上哈佛的毕业生,创造了历史啊,肯定学校会邀请我们去庆祝!说不定还能发点奖金、奖品什么的。
村里的华人朋友、房产中介Phil听说我们儿子考上了哈佛,几次对我说:“你儿子把我们芬腾的房价给拉高了!”果真这样,这个高中有人考上哈佛,那么这个学区的房价就要涨?房价涨,房产税就要涨,学校就有更多的经费了,因为美国的房产税大部分流向公立学校。我心里乐滋滋的,感觉为学区人民做了贡献。自己甚至臆想着,芬腾市的市长会不会给我们父母授勋章啊!
五月下旬,儿子正式从高中毕业了。可是我焦急等待的Rockwood Summit高中的“庆功晚会”没有来,芬腾市市长给我们的勋章没有到,却等来了一个另我们不解的消息:与儿子同年级的、全校成绩第二的白人女同学Emily选择去了圣路易斯药学院(St.Louis College of Pharmacy)。我们都大跌眼镜。怎么不去名校?按她的成绩,考一个华人心目中的名校,当不是大的问题,至少可以考上同在密苏里州圣村(St. Louis)的华盛顿大学(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今年全美排名第16名,比纽约州的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靠前)吧。这个疑问一直困扰着我。
七年之后,就在美国奋斗了16年之后,我们终于换了新居,搬到一个在相同学区但面积大两倍、房价翻3倍的房子。搬家没两天,对门老美邻居过来打招呼,我们互相介绍自己。原来,老美两口都是药剂师(pharmacist),都是圣路易斯药学院毕业的。而且得知,他们两口15年前就开始住在我们打拼了16年才住得起的地方。药剂师原来可以挣这么高工资?我突然明白了,为啥成绩优异的儿子的高中同学要去圣路易斯药学院,而不是选择一所名校。
我终于弄懂了,儿子考上哈佛这事,邻居Bill不在乎,儿子高中无意“庆功”,市长“勋章”没有影踪,儿子同学却选择去药学院上大学,而上药学院的新邻居10多年前就住上了大房子;原来,美国人根本就不把上名校太当回事啊,他们好像更在乎专业的实用性、就业前景和毕业后的薪资!
我想起,去前,美国一群亚裔将哈佛大学告上法庭,指控哈佛招生时歧视亚裔,虽然哈佛最终赢得官司(亚裔人口在美国总人口中占6%,哈佛的亚裔学生人数现在占全部学生人数的21%)。看来亚裔真的特别在意,孩子是否上名校。
儿子上大学过程中,微信在美国的华人中逐渐流行起来。有一次偶然的机会,领导经介绍加入了村里一个叫“藤爸疼妈俱乐部”的微信群。这个群的群员是村里上藤校(Ivy League Colleges;常春藤盟校)的孩子的父母。我大吃一惊,竟然有这样的俱乐部!国内有孩子们拼爹,难道美国华人中有父母们拼孩子?
一个偶然的机会,村里一位哈妈(哈佛学生的母亲)介绍我进了“哈佛本科家长”2群。显然,1群已经满员(500名)。我将我写的游记和科普文章分享给群里的父母们,逐渐认识了一些哈妈、哈爸(哈佛学生的父亲)。哈爸Jeff介绍我进了好几个哈佛本科家长群,比如H暖群、政治群、艺术娱乐群。每一个或每几个年级又有更细的群。估计还有不少我不知道的群。
再后来,我又进了几个五大名校HYMPS(哈佛Harvard、耶鲁Yale、麻省理工MIT、普林斯顿Princeton、斯坦福Standford)学生家长为群员的群,像音乐群、旅游群1、旅游群2、结伴旅游群、园艺健身群。还有几个主要由HYMPS家长组成的群,如收藏群、值得收藏的视频和文章、把盏言欢、六佛祖、杂谈、集思广益、耶哈政论,以及成都分部“藤爸藤妈俱乐部”,等等。可谓五花八门,应有尽有。
这些群的存在,让我惊诧不已!孩子们进入这些所谓的名校,便是他们的父母们进这些群的敲门砖。这些家长们真的生活在孩子们为他们搭建的象牙塔(Ivory tower)?可以想象,呆在这样的群里,每天会让很多父母们产生无比的优越感、自豪感和成功感。当然,有愉悦的心情,是件好事啊!
华人注重教育,这是我们的传统美德。古有“孟母三迁”、“断机教子”的佳话。但是,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我们华人判断教育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似乎就是看孩子考上了哪所大学。孩子考上名校,就是父母一生的骄傲。而对孩子大学毕业以后的发展,却关注得很少。
美国名校里,华裔学生的比例都远远高于华裔在美国人口的比例。但华裔学生毕业后成功的比例,是否能在全美占到华裔学生在名校中同样高的比例?答案并非肯定。这说明,华人注重教育,实际上还是注重上名校而已,而对孩子的长期发展视乎并没有上名校那么成功。当然,华裔孩子的就业发展不全是能力的问题,而且美国社会中成功的华裔也非常多。
怎么衡量成功,很难回答,很难跨行业比较。没多少人相信,一个年薪5万的科学家没有一个年薪10万的药剂师成功。
但如果单从大学毕业后的年收入来看,上名校的孩子们是否比不上名校的孩子们挣更多呢?根据美国教育部2015年发布的报告,藤校毕业10年后的年薪中位数为每年7万美元。相比之下,非藤校毕业生的中位数薪资约为3万4千美元。
但是,这项研究没有权威性。1999年,兰德公司(Rand),康奈尔大学(Cornell)和杨伯翰大学大学(Brigham Young University)共同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名校毕业生的收入比上二流学校(second-tier colleges)的毕业生仅高39%。最有趣的是,普林斯顿大学的教授兼经济学家艾伦·克鲁格(Alan Krueger)和他的研究员斯塔西·伯格·戴尔(Stacy Berg Dale)在同一年发表了一项研究,结果似乎相反。他们发现,当一些高中生的表现足以进入一所名校,却去了二流大学时,他们的收入与去名校的毕业生差不多。该研究于2007年再次发布,并提供了更新的数据,得出与原始研究相同的结论。从学费方面来看,那些名校的学费是二流学校的4–10倍甚至更多。
所以,上名校未必是你孩子的最佳选择。当然,如果不差钱或者学校提供奖学金,那是另一回事。我所认识的很多美国一流的科学家,本科时去的都是名不见经传的、地方的、便宜的大学(可能算三、四流大学),博士、博士后阶段(一般都有奖学金或工资)倒都是去的不错的大学。话说回来,在科学届和企业界发展,所面临的情况不同。科学界靠声誉,企业界有时还需要强大的人际网(network、connection)。名校所提供的优越条件、同学和校友之间的人际网,还是非常吸引人的。
----------
《植物学家的野外考察手记》内容简介
作者多年来在五大洲的20多个国家进行野外考察,探索人类未知的植物新种、植物多样性和演化。人迹罕至的热带雨林、溶洞天坑、高山峡谷,还有路边淳朴的村民小院、简陋的乡间旅馆,都留下了他和团队成员的脚步。
他用日记真实地记述了一个个植物新种的发现过程——走过泥泞的小路、穿过一人多高的草丛、蹚过湍急的河流、从几十米的峭壁上靠一根绳索攀爬、……摔伤、碰到毒蛇、被蚂蟥叮咬而血流不止、受蜱虫威胁、遭遇毒贩都是家常便饭。然而,在他们发现美丽的生境和新的物种时,一切的艰难险阻都如浮云过眼了。他也用日记真实地记述了大山中山民的真实生活,为他们的美食感叹,也思考自己可以为大山中的孩子能做些什么,在见到遭破坏的生境时更是痛心疾首。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是贯穿这本书的暗线。
书中有大量真实的物种和生境的高清图片,让读者仿佛跟随作者的脚步进行了一场身临其境般的探险。博物学爱好者也无需去翻阅大量的论文,而能直接让物种发现者本人给他们细细讲解,快哉!
该书也是实用的非大众景区深度游的旅游指南,里面记述了大量的泰国、菲律宾、美国及中国西南当地旅馆、美食、文化方面的信息。
该书将于2021年春天,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