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缝里开出的爱情花

(一)海岛上的石头庄稼

有一阵子我和先生疯狂地迷上了多肉植物,一口气收集了将近两百种,夏天把它们摆在阳台上,待户外气温降至五度以下,我们又把所有的“肉肉”收回到客厅里。我们特地买了几盏植物生长灯,每天对着“肉肉”光照八小时。如此精心地伺候着,还是有不少多肉在冬天出现了徒长现象,应该是光照不足引起的。

两年后,我们泄气了,淘汰掉那些容易徒长的品种,而且不再添置新的,家里的“肉肉”越来越少。

本以为原生于北美的那些多肉植物大多来自美国西南部的沙漠和半沙漠地区,所以熬不过温哥华的寒冬。可是雪后初晴到户外散步,却在几处庭院里见到了一小片贴着地面生长的莲花状的多肉。因为是从叶柄处发芽成株的,那一片肉肉呈现“花”团锦簇的造型。在英语里,人们将这种生长方式的多肉称为“Hen and chicks” (母鸡与小鸡)。我终于惊讶地发现,原来世上也有耐寒的多肉。

为此我上网做了一番研究,Hen and chicks 主要包括景天科的石莲花属(Echeveria)、莲花座属(Sempervivum)和佛甲草属(Sedum)。

石莲花属和莲花座属的外形非常相似,从性质上说,却有天壤之别。前者是热带植物,不能忍受摄氏七度以下的气温。后者却很耐寒,而且需要较凉的气候才能生长得好,秋天时叶子出现红色的色晕。经历了冬天的冰雪之后,植株更加壮硕。从小生活在福建时,我经常见到的只是石莲花,所以才产生了莲花形态的肉肉植物都不耐寒的错觉。

辨别普通品种的石莲花属和莲花座属并不是一件难事,只要掌握以下几种方法即可:

一:观叶:石莲花属的叶缘是光滑的,莲花座属的叶缘有细齿,仿如梳齿,有的细齿须用放大镜才能看得清楚。

(石莲花叶缘光滑)

(边缘有细齿的莲花座)

 

二:观花:石莲花属会从植株中央伸出一个长花茎,钟形小花次第绽放。花谢后花茎枯萎,植株年年开花。莲花座属的小花形似仙女的头冠,花谢后母株枯萎。

(石莲花)

(莲花座)

 

佛甲草属是我最喜欢的Hen and chicks类的多肉,将“小的就是美的”精神贯彻得淋漓尽致。茎高不到20厘米,顶生花多为黄色,如夜空中明亮的小星星。佛甲草属的英文俗名为“stonecrops”(石头庄稼),顾名思义,它们是长在岩石上的植物,具备耐旱品质,风吹雨打也能活下来,岁岁年年生生不息。

BC省有六种原生的佛甲草属植物,其中五种可在温哥华岛的岩壁上找到。新冠疫情爆发前,我每年夏天都会去温哥华岛几次,不过那时只顾着在沙滩上挖象拔蚌和捡生蚝,却没有仔细观察过海边黄褐色的峭壁上是否长着美丽的野花。

随着疫苗的推出,希望今年夏秋疫情会得到彻底的控制吧。到那时候,我要专门去温哥华岛一趟观野花,驾着车,从首府维多利亚开到岛上的第二大城市纳奈莫(Nanaimo),让心情放飞。

一路上,我一定要好好留心悬崖、石壁和岩屑坡,那里常会出现大片阔叶石头庄稼(broad-leaved stonecrop,学名Sedum spathulifolium)。这是温哥华岛上分布最广泛的佛甲草属植物,匙形肉质叶排列成较为平展的莲座。每个莲座的直径只有2-4厘米,大约由15个肉质叶组成。叶片灰绿色,夹杂着淡淡的玫瑰紫,叶面有一层酷似白霜的粉,可以用手指轻轻抹去。该品种引入中国时,有个好听的中文名“白霜多肉”。

(白霜多肉)

粗健的白霜多肉或长在岩壁朝阳的一面,或聚集于半阴处,向四面蔓延开来,往往将粗糙的岩体遮盖了大半。叶片上的“白霜”极富诗意,让人想起故乡老宅屋顶青瓦上的落霜。那时总有淘气的孩子把落霜想象成了糖霜,爬上屋檐,偷偷取了一些送进嘴里,只觉舌尖上一股清凉,却无想象中的甜味,心中难免一阵小失落。也许无味和淡淡的失望就是秋冬两季的味道和心情吧。但不得不承认,有霜的日子,外面的世界似乎不那么嘈杂了,人在温暖的室内静静地呆着,烧一壶水泡茶,坐在沙发上,捧起一本书仔细地读,茶香书香都化成一缕心香。窗玻璃上的那一层霜花纯洁美丽,不言不语,等太阳一出,就带着尘世的味道悄悄离去,这种潇洒的境界又有几人学得来呢?

如果我开得更远些,来到岛上最大的公园士达孔拿省立公园(Strathcona Provincial Park),就会在湖边的悬崖上看到大量生长的俄勒冈石头庄稼(Oregon stonecrop,学名Sedum oreganum),匙形肉质叶是绿色或淡青铜色的,泛着油润的光泽,基部莲座如一朵朵盛开的小玫瑰。 国人给其取名“油叶万年草”,“油叶”二字生动地形容了肉质叶的重要特征。

(油叶万年草)

在温哥华岛上,蔓延石头庄稼(spreading stonecrop, 学名Sedum divergens)是亚高山地带最常见的佛甲草植物。圆嘟嘟的叶子交互对生,植株如攒成的珊瑚珠串。如果沿着海岛驶向更远的北边,可以在较低的海拔甚至沿海地区发现它的踪影。

(蔓延石头庄稼)

每年的五月至八月是岛上的佛甲属植物的开花期,它们用黄色的五瓣星星花骄傲地宣告着自己的存在,向路过的人呼喊:“快来吧,我知道你喜欢春暖花开,我知道你喜欢面朝大海……”

待到秋凉,所有的佛甲草都披上红妆,仿佛天边的红霞坠落在光秃秃冰冷冷的石头上。那一身艳红迎着呼啸的海风猎猎招展,诠释着爱情的心路。它们说,少年人的爱情是欲说还休,是脸颊上泛起的羞涩。青年人的爱情是花前月下卿卿我我。一起携手跌跌撞撞过了不惑之年后,发现爱情是石头上开出的花,默默饮下咸咸的泪水,却酿就了醇美的芬芳。

 

(二)寻找哥伦比亚苦根

在大多数城市居民的眼里,温哥华岛上的原生佛甲草的唯一用途就是作为花园的地面覆盖植物。温哥华会展中心拥有一个世界最大的绿色屋顶,面积6英亩,种植了超过25种海岛原生植物,其中有不少佛甲草。

其实佛甲草也是BC省沿海原住民的一种传统食物,其肉质叶可食,但叶子具有催吐和导泻作用,不宜多吃。佛甲草还有药用价值,其茶汤可减轻分娩的痛苦,产妇吃下佛甲草的肉质叶熬成的热粥可催奶。

本省的原住民还很喜欢一种叫“哥伦比亚苦根”(Columbian Bitteroot,学名Lewisia columbiana var columbiana)的多年生耐寒肉肉,其短而浓密的肉质根的外皮非常苦涩,烤熟后剥开外皮,里面的淀粉的味道有点像土豆。哥伦比亚苦根的基生莲座丛有许多细长的尖头或钝头的肉质叶,不在花期时,植株外形与佛甲草有些相似。但前者属于水卷耳科露薇花属的,后者属于景天科。

露薇花只产于美加西海岸,有好几个品种,最具园艺价值的是生长在美国俄勒冈和加州的高山上的小杯露薇花(学名Lewisia cotyledon)。拉丁文cotyledon的意思为 “小杯子” (small cup) ,指的是肉质的椭圆形或汤匙形叶子。花葶高约10-30cm,每朵小花的椭圆形花瓣多达13枚,花瓣顶端有缺刻,花色有浅粉、橙、白、洋红等,花瓣上有较深的脉纹。苗圃里出售的多为此种露薇花。因为花色丰富,常常被人误以为是仙人掌类植物。

(小杯露薇花)

相比之下,哥伦比亚苦根只能算是露薇花中的小清新,没有妖艳的姿态,不常见于普通人家的院落。它是最耐寒的一种露薇花,无惧艰难困苦,专门选择环境较为恶劣的北坡,长在中高海拔的砾石堆或岩石缝里。每年四月底,从莲座丛伸出几根30厘米长的花茎。五月至八月是花期,每根茎上排列着100多朵稀疏的白色或浅粉色小花,小花有4至11枚约1厘米长的花瓣,花瓣上可见清晰的深粉色脉络。

(哥伦比亚苦根)

本地的一位驴友兼植物发烧友曾在博客里分享了他在温哥华岛南部的库克里山(Mt. Cokely)发现哥伦比亚苦根的情形。库克里山海拔1500米左右,1912年,加拿大太平洋铁路公司(The Canadian Pacific Railway ,简称CPR)在附近的卡梅伦湖(Cameron lake)修建了一条直通山顶的小道,从那以后,小道上留下无数驴友的足迹。从这条小道登上北坡山顶并没有什么难度,大多数路段的坡度小于20度,只有最后150米的坡度介于35至45度之间。这位驴友拿着一根登山棍徒步上山,走了三个多小时,在高海拔之处看到一簇簇哥伦比亚苦根从淌着雪水的石缝里冒出来,肉质叶在料峭春寒中变成了玫瑰紫,不同于平时常见的翠玉色。

这个意想不到的发现让他很兴奋,领悟到人生如爬山,有些收获是辛辛苦苦得来的,有些则是命运之神的惠赠。

他认为,跋涉千山万水之后,能够把握在自己掌中的就是最好的和最美的,包括从岩缝里开出的哥伦比亚苦根花,包括朝夕相伴的爱人。

 

人参花 发表评论于
园姐在东部呀?我在东部DE15年。生活所迫搬到了冰天雪地的中部,冬天太长只能窗台上种肉肉。
清漪园 发表评论于
和花花一样,我也喜欢肉肉,养了不少。我在网友喜清净的花园地上发现了了肉肉,在我们美东zone 6冬天有时会冰天雪地的,喜清净说,肉肉植物也能当ground cover,在室外的地上过冬。肉肉很厉害的。
人参花 发表评论于
我也非常喜欢多肉!终于找到知音了!快到我博客里看看。哇,咱也有今天呐。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