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用“心碎”来形容悲伤的感情,伤心欲绝、撕心裂肺仅是一个描述心情的词汇,还是真有其事?伤心至极真会令人“心碎”吗?答案是肯定的。
2021的新年,我在医院值班,遇到的第一个病人是五十岁的彼得,他半夜因胸痛醒来,于清晨来急诊室就医,一般情况下,胸痛的病人来急诊,检查生命体征如血压,心跳、呼吸及体温之后,必须在十分钟内完成心电图检查,如果发现有急性心肌梗塞的心电图改变,急诊科医生会立刻通知介入心脏科医生进院会诊。彼得的心电图正常,急诊室医生立即给他服用硝酸甘油片、阿司匹林,并静脉注射吗啡以缓解他的胸痛。十几分钟后,彼得的胸痛已完全消失,但之后的血液检查结果显示,彼得有心肌缺血和损伤的现象,临床诊断为心肌梗塞。急诊科医生通知我去收病人入院。来到急诊室时,彼得看上去有些焦虑,但已无胸痛。彼得身体一向健康,没有高血压和高血脂的病史,从未住过医院,不吸烟,不酗酒,也没有家族性心脏病病史。问完病史及给彼得做完体检后,立即收他入院,开始给他静脉注射血液稀释剂肝素及其他药物进行治疗,并请心脏科医生会诊。心超技术员进行床边心脏超声检查,结果显示彼得心脏有局部性的心脏活动异常及室壁功能下降。介入心脏科医生于下午给他做了心脏冠状动脉造影,并没有发现血管堵塞,最终的诊断是“心碎综合症”。
彼得从冠状动脉造影室回到病房后,告诉我,受新冠疫情影响,他从去年三月中旬开始在家工作,感觉压力比以前大,与同事的沟通不如从前好,又担心公司前景不佳,会遭受裁员,加上母亲两个月前过世,给他打击不小,过度的焦虑,导致了他的心碎综合症。
心碎综合症其实并不是真的心碎了,而是这种痛起来的感觉,就像心真的碎了一样。
临床上,心碎综合症并不罕见,它也称为章鱼壸心肌症或应激性心肌病(Takotsubo Cardiomyopathy or broken heart syndrome), 是人经历重大事件打击后,产生极度悲伤或情绪紧张时,所引发的疾病。该疾病最初由日本学者Sato 于1990年首次发现, 常见于女性。该病的特点是,当人们遇到突如其来的心理或生理创伤和压力时,过度的情绪波动,引发交感应激反应,导致体内释放出过多的儿茶酚胺,使心脏肌肉受到惊吓,心脏发生一系列变化,表现出心绞痛、气急等心肌梗塞的症状,心脏功能减弱,导致心脏无法正常泵血,但却没有冠状动脉阻塞的现象,衰弱的心脏会撑得像气球一样,外形酷似章鱼被困在章鱼壶里面一样,所以该病又称为章鱼壶心肌病(TakoTsubo综合症,日文Tako 是章鱼,Tsubo 是甁子的意思)。
引起心碎综合症的情绪因素,包括愤怒、忧伤、哀思、激动、焦虑等。除了情绪因素外,生理因素如手术、外伤、感染等产生的身体应激反应也可以诱发心碎综合症。临床表现为胸痛、胸闷、气急,甚至心力衰竭等症状,心电图可正常,有时也会显示心肌损伤和缺血表现,血液检查常常出现肌钙蛋白增高,这种心脏状况具有高度的“模仿性”,因此有时可能会误诊为心肌梗塞、或者胸膜炎等。心碎综合征的治疗,主要是对症支持治疗,有心脏功能低下,则按心力衰竭指南处理,改善情绪和身体应激的诱因很重要,心碎综合症的预后良好,绝大多数病人在几周后都可以痊愈,但少数病人会复发,值得庆幸的是,随着时间的治愈,大部分患有心碎综合症的患者,都能返回到原来的生活状态中。我所有见过的心碎综合症病人,回访复查心脏功能都恢复了正常。
新冠疫情笼罩下,患有心碎综合症的病人数量出现增加的趋势。据美国医学权威杂志JAMA最近的一项报告,去年三月和四月, 也就是新冠在美国刚刚开始爆发时,美国克里夫兰医学中心因心脏病就医的患者中,有7.8%的人出现了心碎综合征,而在新冠疫情爆发之前,这一比例仅为1.7%。如果把全美国的患病情况考虑在内,那些患有心碎综合症的群体就非常庞大了。这场前所未有的疫情,带来的心理、社交和经济压力,正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有人失去了工作,有人经历了生离死别,疫情给人们带来巨大的压力,也将一些人的心脏推向了崩溃的边缘。
我去年也碰到好几例心碎综合症的病人,在2020年治疗过的心碎综合征的病例的确比往年多。对其中两个病例印象深刻,一位是八十多岁的老太太,儿子死于非命,伤心欲绝;另一位是五十岁的单亲母亲,新冠疫情下,因公司财务吃紧而遭到裁员,因此忧心忡忡。这两位病人因心痛来就医,最后都确诊为心碎综合症,伤心到一定程度真是会伤害到心脏的。
受到疫情的影响,失业率飙升,许多人被迫与自己的亲人和朋友隔离,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达到了新高点,这样的环境和背景,为心碎综合症的发生提供了“完美的环境”,对许多人来说,这的确是一个非常艰难的时期。
尽管疫情仍然继续,艰困时期,除了保持社交距离和采取各种防疫措施外,亦须通过可行方式和途径来降低心理压力,减轻焦虑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