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姊妹

      我喜欢费城,时不时去那里,那里有很多看的、听的和吃的。我以前在滨州和新泽西交界的地方住过,开车过去不到四十多分钟,现在在新泽西,过去再加一个小时。

      我喜欢费城,还推荐费城,特别是年轻人,那里有个罗丹博物馆,规模不大但展品都很好,比如人人皆知的 “思想者”。当然费城还有规模宏大的博物馆,我没有去,看博物馆之前,要大量地学习,不然,进去就茫然,盲动。去过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和现代艺术中心之后,我就再也没有去过大型博物馆了,历史和学习对我过于沉重。

      我喜欢费城,还有一个原因,我有个上海姊妹在那里,她比我年轻不少,之所以用姊妹称呼,是尊重女性,中性;如果用妹妹,有些不好。我们交往不多,但有意义。一次,我一个人去费城去看看、听听再吃点好吃的,顺便到她单位,中国话,看看她,没见到,转身离去,突然被磁性的软语喊住,她看见我了。在她单位那里,我拥抱和亲吻了她。

      上海姊妹是世界最杰出的女性之一,和她的交往是我可以离开这个世界的一种骄傲。我非常喜欢上海,大学填志愿,第一是上海,后来去了武汉。我在那里实习和出差很多次,没在那里工作过。一次出差在那里,我还诚恳地让上海的同学介绍个上海女朋友给我,那时我在广东工作,同学委婉给我讲,不现实。现在回想起来,想法是美好,但那时我严重没有能力去俘获一个上海女孩的心。

      三十多年过去了,我从一个惶惶不可终日的工科生,矮矮小小还烟不离手,特别在女同学面前,成长成为一个宅得住的中年人。上海姊妹、北京姊妹、日本姊妹、美国姊妹、欧洲姊妹,这个世界的姊妹,只要成年了,我都可以亲吻和拥抱,有时她们主动亲吻我,拥抱我。

      从浑噩到宅,第一是自由,第二是学习。大学毕业,结束了父母对我的奴役,就自由了,再学习,人就自然了。遗憾的是我失去再进入大学学习的能力,我的记忆力从中学就严重衰退,背一个单词都需要很长时间。我以自我的方式学习。在Cincinnati大学外面的辛巴克,我坐了一年,喝着咖啡,拿着字典看《纽约时报》,我这样学习了英语;我走到哪里,都会去书店,找我能接受的书籍,即使我不懂的意大利语书店,我可以从绘图中,再学习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我前年回武汉,还去了洪山书店,买了法国的哲学书籍。

      互联网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更多的娱乐消遣,但也可以用来学习,看如何取舍了。我喜欢在网上听历史、文学和哲学,这有很多,比如昨日我听了“昭陵六骏”,唐太宗李世民陵园的浮雕,纪念他的六匹战马,每匹一个。一千多年后民国战乱,两个被偷运到美国,另外四个在偷运中截获,都严重损毁。运到美国的,现在就在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

       昨日听的,让我今天整天都沉重,天气还不怎么好,傍晚出去散散心,阴沉沉的,下起了小雪。我想去看看这二骏,但如果去,就不同以往了,历史此时让人压抑,能不能开上这单程不到两个小时的车,现在不能确定,再想想吧。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