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日本:北海道回想(4)

The Sight, The Sounds, The People
Head Out On The Road With Me
打印 被阅读次数

传说日本是由一把武士刀形成。古神将珊瑚武士刀插入大海,拔出来的时候,落下四滴完美的水滴,这些水滴便成为日本列岛。——《最后的武士》。日本的现代文化相当程度上融入了武士道精神,虽然我们可能永远无法领悟它,但是依然能够感受到它的力量。

北海道在日本人心目中是一片荒寒之地,明治维新以后首先派屯田兵进入北海道拓殖。一些幕府时期的领主支持天皇改革,他们来到北海道在冰天雪地的茫茫荒原上建立新的家园,这些昔日的武士舍弃了军刀,拿起锄头开垦土地。此后民间自发移民到北海道的人不断增加,北海道渐渐发展起来。北海道的历史即是其开拓历程,很多地方还有屯兵村的痕迹。松前城是道内唯一的日式城堡,被列入日本百名名城之一。在函馆和小樽,开拓时期遗留的旧仓库拿来作为怀旧景点,百年老建筑保留完好又富美感,像夕阳的光,有着时间记忆的温度。

六、北海道之美

小樽以前只是一个小渔村,首批拓殖的屯田兵进入北海道就是在小樽港登陆。小樽临日本海以海运贸易和金融发迹,繁华过,又没落了。电影《情书》里文艺唯美的情调让原已有些衰落的城市变成北海道的浪漫之地,于是手牵手的年轻背包客甚多,或许在这些爱的朝圣者眼中,这里的每片雪花都是某种暗示。

昭和初期填海而成用于海运的老运河是北海道拓荒历史的象征,小樽一道不衰的风景,二战后小樽海运枢纽使命结束,岸边的旧石造仓库转世餐馆酒吧店铺博物馆。曾经政府为修公路想填埋运河,市民群起奔走呼吁,终得保留传诸后人。他们明白,当故土之井被填平,自然也就断了乡愁。一条百年流淌的运河,低矮不炫耀的煤气灯光,几处百年老店,这城市使人安心!

许多人认为,下雪的日子站在小樽运河边上,抬头让雪花片片落在脸上,最是浪漫。因此正常年景,河边总是游人如织,而今寥寥数人,于是便看不到浪漫?天地之间剩下的似乎是一种厚重且孤傲的寂寥沧桑,而雪,让这沧桑更是增多了几分,不然,百年的记忆,她如何承载得住?

很喜欢小樽,我把在北海道最后的时光留给小樽。小樽离首府札幌三十多公里,交通非常方便。从札幌坐火车到小樽,半个多小时的车程,时光倒回一百年。短短三天时间,小樽就像在一场梦里。我沉入到小樽的梦里,走她的小街小巷,看她的岁月沧桑,想像她的过去和未来......离开小樽,就算是梦醒吧,记得的,不再只是影像里的零星片段了。

函馆位于北海道南端,隔津轻海峡与本州青森相望。函馆距离札幌较远有300多公里,到北海道第二天一早取车后最先去并待了两天。关于北海道的所有想像从这里开始,漫步在函馆二月清冷的街道,柔柔的阳光,一切都是淡淡的,充满着历史、文化、风情和美食的滋味。

函馆五稜廓是北海道历史悠久的江户时期西洋式星形城廓。明治初年,幕府残军退守北海道并建立地方政府,后明治新军渡海峡而来,幕府军战败投降,史称箱馆(函馆古称箱馆)之战,现作为古战场遗迹保护。城堡护城河两岸种满樱花,是函馆最美的赏樱胜地。待到樱花烂漫时,还会再来吗?

函馆港是北海道最早开埠与外国通商的港口,当时最繁华的地区元町随处可见百年以上的西洋建筑,元町天主堂,东正教堂、圣约翰教堂和旧英国领事馆最具代表性。函馆建筑的和洋之美则集中在元町一带十几条平行坂道两旁,坂道与港口遥相对望,自下而上,自上而下漫步其中。

利用早年港口的临海位置和上百年的装卸码头仓库区改建的“红砖仓库”是函馆的打卡景点,明治时期的红砖房沿海边排开,餐厅小店鳞次栉比。

松前城是北海道唯一的江户时期诸候城堡,建筑体量不大,可知这诸侯实力有限。松前城地处北海道最南端,气候温和。

离开函馆往中北部地区,路上便迎来持续两天的大风雪,积雪厚达3、40公分,所幸一路上无车。北海道位于北纬41到45度,相当于北美纽约和多伦多,即使纬度相同,气候也因洋流的影响而不一样,但皆为寒冷地带是共通的。北海道的雪与北美不大一样,轻而干,细而白,捧在手心能从指缝滑落,如同棉花般柔软蓬松,不论汽车碾压或行人踩踏,依然白色。被雪覆盖的登别地狱谷看来颇有丹青效果,到达美瑛十胜岳十公里盘山路坡陡弯急雪厚,暗夜中循车灯不见两旁反不觉心惊。次日天明,窗外晶莹剔透,寒林寂静如画。只是出发时车子深陷雪中,尽管是四驱SUV,也还是又挖又垫又推,折腾了40分钟才得以脱困。

北海道中北部地区富良野美瑛、带广十胜平原一带绵延不断的丘陵是主要农牧业区。冬季农闲时节,天寒地冻,田间寂静无声,村镇甚少人迹,只是开车经过看到不断掠过的牧场村落苍茫变幻。时至今日,北海道仍有着日本最开阔的农业景观,这在后工业时代慢慢变成一种对大地风景的想象。

札幌只待了一晚,本来计划还车后直接坐火车去小樽,后来还是决定住一晚。也许是疫情的缘故,再回札幌的时候街市显得十分冷清,让人感到一种说不出的安静,整个城市看上去平静甚至平淡。
札幌没有太多历史感,北海道旧本厅舍(旧道厅)算是札幌最具标志性的景观了,红砖建造的巴洛克式建筑成为北海道的象征。幕府末期西洋文化的融入改变了老百姓的生活,不管是札幌、函馆还是小樽都有很多欧式建筑保留至今。

太平洋沿岸的天然良港室兰和苫小牧是二战后发展起来的工业城市。室兰地球岬面对太平洋,据说因大洋辽阔,在此可看出海平面地球曲线,故称地球岬,此说显然有违基本科学常识。

日高山脉最南端延伸进太平洋的襟裳岬以强风闻名,又称风之岬,岬顶的风之馆是大片落地窗建造的室内展望台,让人不仅可以在馆内欣赏大洋海岬,也可以体验吹人欲倒的强风。然而去时风和日丽,岬上空无一人,风之馆也因疫情关闭。日本歌手森进一的名曲《襟裳岬》曾被邓丽君翻唱而流传,岬顶勒石为记。

加国蓝枫 发表评论于
雪花飘飘扬扬,大地静谧无声,此刻心怀敬畏,热泪盈眶才是对大自然最好的回馈。


hangzzhang 发表评论于
回复 '人参花' 的评论 : 的确如此,旅游团潮水一般地涌进来,又潮水一般地涌出去,小樽都一如既往,面目祥和,看惯了人来人往,人情世故都在城市的笑容里。在这样的小城,你会慢慢把心沉淀下来,融入其中,哪怕只是小住几天。谢谢!
hangzzhang 发表评论于
回复 '一切美好源于梦想' 的评论 : 谢谢访评!曾看过许多夏天北海道的介绍和照片,都是美得让人向往。
hangzzhang 发表评论于
回复 '飯盛男' 的评论 : 谢谢信息补充!我也看过一些这方面的介绍,可能不如你了解。
hangzzhang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古树羽音' 的评论 : 谢谢你的“画龙点晴”之喻。小樽让人回味无穷,流冰也是亮点(下篇会写到)。日本的资讯情报精确易查,即使很小的村子都有网站可查。
人参花 发表评论于
您笔下的文和景都美极了!一条运河穿城而过,生活在这里的人一定不会喧嚣。
一切美好源于梦想 发表评论于
我和家人曾在夏天游览北海道,印象深刻。北海道的冬季在您的镜头下,有份苍凉之美。
飯盛男 发表评论于
日本東北地区和北海道原来是蝦夷地、也就是Ainu族人的領地。鎌倉時期、Ainu族人的東北地区被大和朝廷征服、、、北海道則要到明治時期才被
従這個角度上看、日本是単一民族的説法不成立
古树羽音 发表评论于
太对了!小樽是北海道的“画龙点睛”的景致。喜欢你的摄影如画。还有知床的流冰有机会也应体验,震撼。
看来你做了不少的事前研究,谢谢分享
hangzzhang 发表评论于
回复 '百万庄大侠' 的评论 : 文化消失但精神尚在!谢谢访评。
百万庄大侠 发表评论于
日本的“尚武“文化已经消失,但仍比“厉害国“的“小鲜肉“与“娘炮“文化的泛滥强悍!
hangzzhang 发表评论于
回复 'cyfwzl' 的评论 : 再次谢谢访评!下次再去一定要体验新干线,可以想像你的感觉。
cyfwzl 发表评论于
谢谢你的分享。

我曾经在冬天坐新干线跨越津轻海峡,短短的时间里,经历了青森侧的晴空万里,和函馆侧的白雪皑皑,非常震撼。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