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階段:淘金初期 (2)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從所搜集早期華人的資料來看,維多利亞省政府對華人的了解非常滯後。到今天為止,官方公布維多利亞省華人數量在1857年時為25424人,而公認的數據為50000人,部份研究者將非法進入並工作的算在內,則認為是69000人。維多利亞省在1857年時人口總數量是1025476人,減去統計數字中華人合法居留的20000人,澳洲英籍及其他國家來澳洲掘金的為825476人, 華人與澳洲西人的比例為8%以上。但這種比較意義不大,華人是以青壯年男性為主,而維多利亞省男性人口在1857年時人口總數量是541216人,再減去老幼的比例,華人青壯年男性的比例已超過1:1了。相信許多人看到這一段時,會深切理解維多利亞省政府急於減低華人比例的意願。

維多利亞省政府除了竭制華人到維省的渠道外,另外一招是發淘金許可證Gold License,付費2鎊可獲得12英尺乘12英尺(約13.4平方米)的發掘權。這招早在1853年就實行,沒有居留權則沒有權利申請,除非已補足10英磅人頭稅。到了1859年維多利亞省政府再開征每人每年4英鎊的居留稅(不論從任何地方或任何交通工具)。也就是說除非十分幸運,否則連生存的機會都不可能。有個數據可以說明:亚拉腊特Ararat在1861年7月從人口的最高點50000餘人跌落到1476人(全鎮人口2740人)。每人每年4英鎊的居留稅成了壓垮華人一朝發達的稻草,唯可選擇的是回國或流淌到可以找到生存的地方,前者則更窮,後者則成了兩大分枝:學習新的技能或發展自己的長處求存,或者一聽到某處有新的金礦又一輪的蜂擁而至,又輪到紐修威省和昆士蘭省走上維多利亞省政府選擇的路。

維多利亞省政府1859年開征每人每年4英鎊的居留稅到1865年6月30日撤銷,前後6年,卻弊端叢生。華人為了生存,直接在地面用水淘金,甚至重新淘洗歐洲人暫緩使用的開礦地。在礦區,水是昂貴的資源。有些華人每天大概只能淘到3 - 4先令左右的金,而一桶黏糊狀的水售價就值1先令。至於歐洲人暫緩使用的開礦地,是因為他們在該地並沒有得到相應的回報就停了下來,再申請新的發掘權,然而他們依然擁有原地的發掘權。淘不到足夠生存的金,偷雞摸狗的盜竊行為也就迫不得已,更可况不少人是吸鴉片烟者。更為甚者,絕大部份的華人是走了,留下來的除了能自我轉贏的華人(前提是所在地的經濟及社會條件能容納)外,還有那些基本上失去了勞動能力的老弱病殘者,他們再沒有能力回國了,基於人道主義的原因,維多利亞省政府只能想辦法讓他們活下去,或者出資遣送他們回國。前者導致日後對貧者的緊急援助法案,後者則是各省一直延續到1930年代所實施的。捐資讓老弱病殘者回國,也不僅僅是政府,也是後來各式各樣的華人社團的目標,早期的華人報紙不乏類似善舉的報導或呼籲。

絕大部份早期來澳洲掘金的華人因傳聞而來的,他們期待的是能儲夠100 - 200鎊就打道回府。他們根本沒能有想到輕易獲取黃金的地方早就有人捷足先登,除非他們有新的發現。當真正有新的發現時,又局限於發掘權面積的大小及聞聲涌來的人群。箸名例子的是1857年在亚拉腊特Ararat的廣東礦脈Canton Lead,700個從羅布Robe步行400餘公里抵達Ararat Goldfield的,在亚拉腊特山腳Ararat Hills的小溪滲流中發現了金子,並在短短的3個月內挖出超過3噸黃金,故該地點被稱為廣東礦脈,該礦脈長3.2公里﹑最寬處800米﹑深至60 - 90米(目前在該小溪發現金子處設有華人銅像作為紀念)。恐怖的是消息傳出後的數週內吸引了超過30000人涌到亚拉腊特。

前文所提及的雷亞妹Ah Mouy, Louis,後期也投資到淘金潮中,也就是出資僱用華人淘金,華人每週領固定工資,盈虧歸雷亞妹個人,還是以虧本收場。

登录后才可评论.
Logo

Looks like your ad blocker is on.

×

We rely on ads to keep creating quality content for you to enjoy for free.

Please support our site by disabling your ad blocker.

Continue without supporting us

Choose your Ad Blocker

  • Adblock Plus
  • Adblock
  • Adguard
  • Ad Remover
  • Brave
  • Ghostery
  • uBlock Origin
  • uBlock
  • UltraBlock
  • Other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the AdBlock Plus icon
  2. Click the large blue toggle for this website
  3. Click refresh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the AdBlock icon
  2. Under "Pause on this site" click "Always"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Adguard icon
  2. Click on the large green toggle for this websit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Ad Remover icon
  2. Click "Disable on This Websit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orange lion icon
  2. Click the toggle on the top right, shifting from "Up" to "Down"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Ghostery icon
  2. Click the "Anti-Tracking" shield so it says "Off"
  3. Click the "Ad-Blocking" stop sign so it says "Off"
  4.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Block Origin icon
  2. Click on the big, blue power button
  3.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Block icon
  2. Click on the big, blue power button
  3.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ltraBlock icon
  2. Check the "Disable UltraBlock" checkbox
  1. Please disable your Ad Blocker
  2. Disable any DNS blocking tools such as AdGuardDNS or NextDNS

If the prompt is still appearing, please disable any tools or services you are using that block internet ads (e.g. DNS Servers).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