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79)不求一日之功,不搞虚假之课

古稀之年,知足常乐,助人为乐,自寻其乐!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教育随笔(79)不求一日之功,不搞虚假之课

八十年代初,我刚从一般中学调回母校—华中师大一附中时,袁福校长指定刘友三老师当我的指导教师,让我跟刘老一起备课,跟班听他的课,请他随时听我的课、及时评教评学。刘老告诉我:“我们学校是省重点名校,经常有外边的老师来听课,有时还要搞公开课,不管怎样,我们都要来真的,不要搞假的。一节课不见得能表现出一个老师的水平来,不求一日之功,不搞虚假之课。”他不仅在教我怎么教学,更是在教我如何做人。我牢记恩师的教导,从1982年到1988年,执教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教材改革实验班六年期间,接待来自全国各地听课老师几千人,一直坚持来真的,永远给学生最真实的。

1982年秋季,我开始执教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实验教材《阅读》和《写作》,常常是上课前几分钟,教导处的老师领着几位或十几位老师来教室听课。

1984年4月14日上午第一节,海南省农垦总局教研室的吴多雄主任听完课后,对陪他来听课的湖北省教研室教研员谭老师和听课的十几位老师说:“我们这样突然袭击式的推门听课,听到的、看到的都非常真实。李老师教态自然,讲课要点清晰,重点突出,学生主动学习、思维积极、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感谢李老师为我们上了一节很好的、非常真实的语文课。”吴主任握着我的手说:“请你在方便的时候,一定到我们海南来,给我们农垦系统的语文老师讲讲课吧!”(请参阅《笑谈邂逅之三,推门听课的吴主任》)

 

像这样突然推门进教室来听课,在母校工作十年期间,是家常便饭。好在我们年级办公室就在教室旁边,那里常备听课老师的座椅,很方便。来自全国各地的老师突然来听课,就自己拿了椅子,走进教室随堂听课。当然,如果提前打招呼的话,我就让学生先把椅子搬到教室后面,到时请听课老师就坐。我们实验班学生也习惯了,不论多少老师来听课,也不管是校长、局长还是厅长,学生该做什么就做什么,一切如常。即或是发现老师讲错了,他们也会随时指出来。

有一次,教室后面坐着二十多位听课老师。我刚给学生讲了课文中几个字的平舌音与卷舌音的辨析问题。告诉学生,我们武汉人说普通话一定要注意这个问题。然后,我要求学生按竖行一个人朗读一段课文。一开口讲话,我又把“竖行”的“竖”说成了“sù”。全班学生异口同声“shù”。我立即表扬了学生说:“你们活学活用、立竿见影!”。学生报以友好的笑声,课堂教学继续进行。

我要求学生预习课文至少要提出三个问题,上课听讲发现问题,不管是名家名篇,还是老师讲得不对的,都要敢于即席提问,于是,就会出现学生的提问难倒了老师的事情,出现这种情况应该是好事,要如实向学生说明,这个问题“我不会答”。有一次也是有很多老师来听课,讲读《西里西亚的纺织工人》(《阅读》第三册)。一个学生问:“为什么这首诗的第一节中,我们织进去三重咒后面有破折号,而最后的一节中同样一句话不用破折号?”尽管有不少外校老师听课,我还是如实说明,我也不明白,等下课研究后再答复。并立即表扬该生读书认真,问得好。实践证明,老师待学生以诚,不文过饰非,不但不会降低威信,而且更容易赢得学生的信任。老师以身作则,勇于承认学术上的不足之处,不仅使学生懂得了治学要求实,而且在培养学生老老实实做人方面,也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反之,学生就会背后议论纷纷,不仅看不起你,对你所教的学科也越来越没有兴趣了。记得改革之初,有个班主任在给学生读报时,把“别墅”,读成“别野”,一个学生举手说:“老师,这个字读‘shù’”,老师是襄阳人,他说:“我们家乡就读‘野’。”学生哄堂大笑。

诚然,每一个老师都不能保证平时每一节课不会出一点点错误,关键是出现问题之后,老师要坦诚向学生承认自己的错误。

但是,上公开课,特别是上大型公开课就必须万无一失。我回母校之后,对外多次上过100人左右来听课的大型公开课,当时学校还没有阶梯教室,都是在“工字楼”那个大物理实验室上课。

1984年12月17日,应邀给华中师大中文系见习生上示范课《孔乙己》,见习生170人左右,广济、公安两个县来了30多位老师,还有附近学校闻讯而来的几十位老师,近300人,在学校大礼堂上课。

当时实验班的学生经过近三年的“敢问·多问·会问”的系统训练,两课时讲读教学基本完成之后,最后5分钟,有一个学生举手提问: 

     学生(1):文章最后一段说:“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一句中的“大约”和“的确”是矛盾的,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教师:她提出的这个问题确实是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大约”和“的确”是矛盾的呀!这个问题怎么解决?我们班肯定有同学能解答这个问题。

    学生(2):“大约”是修饰“孔乙己的确死了”这一句,而“的确”只是修饰“死了”这一个词组,它们修饰的范围不同,所以说不矛盾。

    学生(1):既然孔乙己的确死了,为什么还要用“大约”来修饰呢?

      (两人辩论了二三分钟)

学生(3):我觉得这一句可以这样来理解,这个“大约”是因为孔乙己在社会上没有地位,也很穷,没有人知道他死的确切消息,大家只能根据推测来判断。推测的根据是孔乙已一生的遭遇,说明他的死是带有必然性的,所以后面用了“的确”这个词。

当这个学生圆满地解答了这个有价值的提问之后,下课铃声响起来了。这次大型公开课在见习大学生们长时间热烈的掌声中结束了。

学生即席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是他们的智力因素对教材的反应,常常超出教师预先设计的教案,表现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师要珍惜这个稍纵即逝的机会,根据全班学生的智力水平,以适当方式反弹回去,让个别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引起思维的“开窍反应”。“开窍反应是在提出问题并鼓励学生去寻找尽可能多的不同解答或答案时所使用的许多教与学的方法之一。”(引自(美)林格伦著、章志光等译《课堂教育心理学》第426页) “开窍反应”的结果如上例所录,是众口齐开,七嘴八舌的争论,学生的思维能力、说话能力在争论中得到提高。

总之,不论是老师来随堂听课,还是有准备的公开课,都要有一个平常心,牢记恩师教导:“不求一日之功,不搞虚假之课。”

【附录】初二下学期期末考试作文题《给老师的一封信》

敬爱的李老师:您好!

在我们所学的各门课中,我最喜欢语文课,而在您给我们上的几百堂课中,我们初二上学期学的第二十六课《散文二篇》最为动人,使我很难忘怀。

那时正是十一月,深秋时节,在上课的前一天下午,您在全班宣布明天有人来听语文课,还说这一次研究课规模很大,有二百多个学校的校长、主任要来听课,这不仅是我们平生遇到的场面最大的一次研究课,就是李老师您自己也可能是第一次遇到吧。您又要求我们,事前要好好预习,明天回答问题举手要大胆,说话要大方,吐词要清楚,错也要错得明白。

我听了,心里总有点发怵。我想,这次研究课您都可能是第一次碰到,会不会因为紧张而讲不好?我自己回答问题会不会出现错误?就这样,我心事重重地回了家。晚上,我做完作业后,把课文反复朗读几遍,在提问本上认真地提了三个问题,才安下心来。第二天,我早早赶到学校,把课文反复读了几遍,铃就响了。我们赶到物理实验室一看,啊!坐着这么多人呀!不仅座位后面坐满了人,走道上坐着人,而且讲台周围的一点点地方也坐满了人,我们进去都很困难,是挤进去的。就这样,我们在一个水泄不通的人堆里开始上课了。您走了进来满面红光,整个脸庞充满了喜悦和信心,看不出一毫畏惧,但脸上挂着一丝疲倦。你一上课就点了包括我在内的四个同学,把《牵牛花》朗读一遍。我朗读的是第三段。我镇定地用清晰的声音把第三段朗读了一遍,接着,其他同学也很好地完成了任务。您很高兴,又要同学们提出对这篇文章的疑问。同学们一看您那么冷静,都一个个大胆地举手,争先恐后地提出自己的疑问。这样,整个课堂的气氛活跃起来了,分析结构时,也象平常上课那样,讨论十分热烈,连成绩不太好的同学都能畅所欲言,你的讲课,思路十分清晰,重点十分突出,事前做了充分的准备,讲起来有条不紊,得心应手。那生动的讲解,清晰的思路,好象把同学们带入了叶圣陶爷爷的家,和他见了面,看到他种的生机勃勃的牵牛花一样。这时,同学们的积极性真正被激发起来,好象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完全忘记了课文以外的事情。铃声响了,好象把我们从梦乡中拖出来一样,下课了。不知为什么,这节课过得这样快。

你取得了这样大的成功(我是这样认为的),我认为这与您平常每堂课都认真准备,严格要求同学,成功地去掉我们各种不好的心理因素分不开的,这样,您讲起课也就得心应手,同学们也配合默契,课讲得十分成功。我从这堂课,看到了您一丝不苟的精神和强大的自制能力,以及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这堂课,使我更加信服您,敬佩您!我将永不忘记这堂课。

此   致

敬礼

                                                                              你的学生:朱清华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