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自吉祥果原创文章《孝道问题再求真》

孝道问题再求真

引言:
《观经四贴疏》说,比丘卖三衣换得一钵饭,佛不能消受,父母真的能受?诸位仔细研究清楚,既然《疏》中早已经言明,佛为说法的对象是“比丘”,那就是说,人家说的是受了具足戒的出家人的父母,而且是出家人已经受三皈依的父母,不是白衣居士的父母,更不是白衣居士没有皈依的父母!你一个白衣居士,你也去吃吃出家人卖了衣服买的饭,你去吃吃看?或者你也让你的父母吃吃看?别说你拿去供养父母,就是出家人主动给你供养僧众的饮食,转手施舍给你,你再给你父母,你父母吃了,只怕要堕地狱,这是《日藏经》明确经典依据的,你去好好去研究清楚,所以,你不是出家人,你的父母不是出家人的父母,他是受不起那个僧衣所换的饮食的,你要搞清楚!还有,《四分律》等律典允许出家人的父母,在父母不能自养的前提下,可以用僧人所受供养中的少分,赡养父母色身,直至父母往生;这些依据,引用了千百年,讲述孝道,但是很多人却不分出家、在家的对象,胡乱使用出处,恐怕不但违背佛陀本意,也违背善导大师当时引证此一依据的本意吧?(吉祥果 2015.10.28)
有信心人,供养僧故,舍施华果,种种饮食,比丘得已,回施于我,我得便食。彼业因缘,于地狱中,经无量劫,

----《大乘大方等日藏经》
下面就前一段时间,诸位和我在孝道问题上,一些争议问题,重复再做回答如下:
问题:
《杂阿含经》以及《本事经》,佛都说,礼拜供养父母,生无量福,可是你却不赞成礼拜父母,对于供养父母,你也是要大家供养父母受用充足,稍加宽裕即可,不能过于奢侈挥霍;看起来,你自认为你自己比佛还高明?连佛的教诲你都要反对?
回答:
1、《杂阿含》《本事》二经所讲,礼拜供养父母,生无量福,是佛圣言,当然不会有假;问题是,我问诸位一个深入问题:礼拜供养父母,生无量福,是谁生无量福?是礼拜的子女生无量福,还是被礼拜的父母生无量福?如果这个事情分辨不清楚,只口口声声说生无量福,或者口口声声说佛都说可以礼拜,只怕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我在《孝道问题奥秘》一文说的很清楚,礼拜供养父母,生无量福,是子女生无量福,不是父母,这一论点,《贤愚经》以及《六度集经》等大小乘经论,有明确依据,佛陀宿世孝养礼拜父母,最后果地受善报的也是佛陀,而不是佛陀的父母,这些经论,都是非常明确,没有留下半个字的猜疑空间的。
2、如果一定要说,佛在经中说了,所以一定是尊崇的唯一标准,那么,这样的认识过于浅薄,为何?我们来看看,佛在声闻乘的经典中,对小乘人和初机大众开许的三净肉,可是到了《涅槃》《楞伽》《楞严》等经,佛陀却又彻底反对食肉,一处开许,一处彻底遮断,你来告诉我,是谁在反对佛陀的教诲?再有,在四根本戒中,不妄语是根本大戒,但是在《瑜伽师地论》以及其余大乘律典中,开许为了利益众生挽救众生危难,而说妄语,不但没有破戒,且生出诸多功德;那么,请问,不同经典,对不同对象,针对不同因缘,所说的不同标准,请你告诉我,哪一个是佛说的正理,哪一个又不是佛说?
3、关于是不是礼拜父母,供养父母,如何把握尺度的问题,也是如此; 你说《杂阿含》《本事》二经说,佛许可可以礼拜父母,可以生福,我同意,确实你可以生福!但是不代表你父母在生福,一定程度上,这个礼拜供养,对你有利,但是对你父母是不是有利呢?我们自己不好判断,但是有一部《天请问经》,说的很清楚:施者名得利,受者名失利!请注意,接受的一方,是失去利益的!而且这部佛经没有标注“父母例外“,或者“唯除父母”这样的字样,这个你就要知道,父母接受礼拜,接受供养,有所享受,享受一份福报就减少一份福报,所以,受用了,就消除了,减少了,失去了,所以,受者名失利。
4、所以,你要说是礼拜,逢年过节,或者某些场合,需要跪拜父母的,自然还是要跪拜,做到这个礼数,礼貌,礼敬,就可以了;但是这个和礼拜佛陀不同,有的人说,他每天礼拜父母几百拜,现在有些传统文化就这么教的,我说这是没智慧,我不赞成这么拜,因为你这一拜拜下去,你的福报是种下了,但是父母的某些福报,拜到你这里来了,施者名得利,你对父母施礼,你得到利益了,可是父母受你的礼拜,父母“受者名失利”,你忍心让你的父母一直失利吗?而且是每天几百拜的失利?但是拜佛不同,拜佛你每天拜1万拜,一亿拜,也行,越多越好!可是拜父母,只需要做到上面说的尺度,就可以,不可大拜特拜,这是愚痴的行为;即便这是按照佛经开许的,这个在孝道中,也只是佛经中“自利”层面的孝道,不是利他的,不是利益父母的孝道,也就是我文中说的,有的人孝顺父母一辈子,看起来是孝顺父母,最后实际上孝顺的是自己,为什么?因为最后受善报的是自己,不是父母!所以,我教给你的孝道,是你也不拜父母,父母也不拜他的父母,你的子女也不拜你,或者你们彼此只是做到平时礼节上的少许礼拜即可,那么,你们应该如何礼拜?你们应该全部都去拜佛,统统都去拜佛!这是智慧的选择,聪明的选择!
5、所以,你说如果在佛法的学习过程中,学了一点幼稚园的孝道课程,然后看到别人行持大学研究生的孝道课程,都是佛所讲的孝道,幼稚园的看不懂研究生的孝道,他就开始四处侮辱研究生的孝道是邪见,是外道,是邪说,这种人何其天真,何其可怜,何其愚痴!


问题:
你说《天请问经》施者名得利,受者名失利;可是对父母不应该说“施”,应该说“供”,供养父母,怎么能说施呢?
回答:
如果你是想用“供施”之别,来推翻《天请问经》“施”者的含义,恐怕做不到,首先,我要告诉你,《杂宝藏经》也说过“施父母”,《盂兰盆经》也说过“施十方僧”,平时我们都说供养父母,供养僧众,但是经中也有说“施僧,施父母”,由此可知,你是不可能用供、施二字的区别,来推翻《天请问经》的经义的;其次,不管是供养也好,布施也罢,从发心上讲,一个对上,一个对下,上供下施,但是不管你是上供也好,是下施也罢,不管你用什么词汇,不管你换成何种名义,不管你如何装点这些词汇,有一个事实无法改变,不但事实无法改变,这个事实背后的业力关系,你也无法改变,那就是,不管是称为供养也好,还是称为布施也罢,一方给予了,一方接受了,这个之间产生的业力关系不会改变,也就是说,供养或者布施的一方,得到利益,被供养的一方,失去利益,这个业力关系,不会改变,不会因为你玩弄一下文字游戏,这个业力就改变了!当然,这里不是说,我们不用恭敬心供养,恭敬心还是要的,我们只是论及业力的本质,不因为名词的变化,而变化!就好像你去佛具店请购佛像,那佛教传统说,你们不能说“买佛像”,你们只能说“请佛像”,这个大家都晓得吧?可是,我不给他钱,店主也不会“请”给我,我给了他钱,他才“请”给我,因此,无论你如何美化这个交易行为,你向对方付钱了,对方才给了你佛像,这个交易行为是真真实实的在法界中产生的,你美化成是“请”也好,美化成是“迎请”也好,这只是表达我们对佛像的恭敬,这是另外一个层面的问题,但是这个并不能改变你和店主产生了交易的事实!店主因为售卖佛像,按照《像法决疑经》,他将来五百世中常被人卖,这个果报,也不会因为将“买卖佛像”在名词上美化成“请佛像”就可以不受!所以,名词上的变化,不能改变事件背后的业力关系!


问题:
我总觉得,礼拜父母,供养父母,父母是不会减少福报的,因为既然佛经中说了,行孝道要礼拜父母,要供养父母,而佛陀又是慈悲的,佛陀不可能害我们的父母,让我们拜父母,供养父母,而让父母受害?
回答:
好吧!既然诸位都是以经典来说,我也继续以经典来说,我问一句,佛在各处佛经中,都鼓励大家做财布施,这个众所周知,你能说佛说的,做财布施,这是不对的吗?你不能这么说!再问,你能说,佛说财布施,是要害那些接受财布施的人吗?也不能!但是《天请问经》就是告诉你:受者名失利!你每次财布施,一定有一个接受的对象,你才能布施出去,对吧?好啊,这里佛经告诉你,受者名失利!那么,你能告诉我,是佛要害接受财布施的一方,才让你做财布施的吗?或者你能告诉我,是佛要让某些人失去利益,所以才让你做财布施的吗?你一定不敢这么说,因为佛决然不会有害众生之心!但是让你做财布施的也是佛陀,告诉大家“受者名失利”的也是佛陀,你选择哪一个含义接受,选择哪一个含义不接受呢?正确的选择是,二者都接受,让你做财布施,是自利!从利益自己的角度,让你做财布施!但是从接受的一方,他是失去利益的,这个佛也说的很明确!孝道的问题,也是这样,你从自利的角度,礼拜父母也罢,供养父母也罢,这是自利的孝道,不是利益父母的,因为父母接受了,受用了,这个福报就会减少一些,报父母恩的过程,也就是还父母债的过程,也就是父母消福的过程,所以,你既要供养父母,同时又要父母也去做供养,而且后者比前者更重要,因为后者能为父母生福,而前者消父母福!所以,这不是佛会害谁,不会害谁的问题,而是自然规律如此,佛让你供养父母,礼拜父母,这个既是报恩的过程,也是还债的过程,也是消父母福的过程,但是对你自己有利;所以,你是站在自利的角度,行持孝道,还是站在利益父母的角度,行持孝道,所作所为,完全不同!


问题:
善导大师《观经四贴疏》记载,有比丘卖却僧伽梨三衣,换买一钵饭,供养佛陀,佛陀拒绝不受,言:三衣乃三世诸佛之幢相,汝卖换饮食,我不堪消受此饮食!比丘踌躇,佛问比丘,父母在世否?比丘答在,佛言:此食可供父母!比丘问:佛尚且不能消受此饮食,我父母能消受乎?佛言:得消,何以故?父母能生汝身,于汝有大重恩,为此得消。佛又问:比丘!汝父母有信佛心不?比丘言:都无信心。佛言:今有信心,见汝与饭,大生欢喜,因此即发信心。先教受三归依,即能消此食也。时比丘既受佛教,愍仰而去。以此义故,大须孝养父母。----------敢问师兄,由此观之,连佛都不能消受得起的饮食,父母都能消受的起,你还说礼拜供养父母,会消减父母福报,可见你是不解如来真实义,对孝道一无所知!由此观之,父母恩,无论怎么报都是报不完的,我们无论怎么供养礼拜父母,父母都是受得起的!无论怎么供养,父母的福报都是不会减少的!


回答:
1、首先,这里说,佛不能受父母能受,是因为父母有生养大恩,此德父母具,而佛不具,佛恩虽大,于慧命法身利益我等,但是色身肉身,还是父母生养之恩所得,故而父母能受,而佛不能受,这是从生养因缘上比较的,并非说佛不如父母圆满;另外,这里还有重要一句“先教授三皈依,即能消此食也”!可见除了父母恩重之外,另外一个能消受的因缘,就是还存在父母是不是三皈依佛法僧的问题!所以,这一段文字,到处都在引用,但是将能受供养的原因,单纯归结为是父母故而可消受,而将“父母三皈”这一能受的前提剔除在外,这本身已经违背这段文字的本意!
2、不仅仅这段文字,佛在《四分律》等律典中讲,出家人如果父母在世,无有自养能力者,出家僧尼,可以十方信众供养自身的饮食衣物,以少分供养父母,以敬孝养之道,直至父母往生!所以,十方信众的供养,出家人的父母也能消受一些!但是你要知道,这是因为他生养了一个孩子,而这个孩子出家了!一子出家九族升天,为什么?因为出家的身体,是父母生养,亲族提携帮助,他才能生长成人乃至出家,故而其出家功德,亲族尤其父母付出极大,故而一人出家,九族沾利益,曾经为此人有所付出的亲友,都得到超度,都得到他的出家功德的一部分,就是这个道理,有的法师一出家,俗家的亲属就发财,海涛法师的哥哥就这样,你知道为什么吗?就是因为出家的福报,以前出家前对这个出家人有所护持的人有所付出的人,各依付出多少,各自沾到福报的原因!出家人的亲属,过去现在堕三恶道的,因为这个人出家,他也得到超度,就是这个原因!
3、上面我们论述了半天,一直反复提到两个字“出家”!诸位辩论来辩论去,却根本不注意,《观经四贴疏》列举的案例中,明确指明佛为说法之对象的身份是“比丘”,那也就是说受了具足戒的出家人,尚且连沙弥、沙弥尼,实叉摩那都不是,更何况会是在家的优婆塞优婆夷?另外,《四分律》等律典中,十方信众的供养,出家人的父母如果没有自养能力,他也可以受一份,卖了僧衣买的饮食,佛不能受,父母也能受!但是你需要先搞清楚,你列举的经典依据,以及我提及的经典依据,能受得起的是谁?人家是出家人,受得起的是出家人的父母!不是白衣居士的父母!你不要小看“出家人”三个字,就是因为人家出家了,父母沾得子女出家的福报,所以出家人的父母受得起一些!你一个白衣居士,你凭什么让你的父母受得起?你没有出家,你的父母没有因为生养因缘而沾得这种出家得利益,你的父母凭什么受得起?你是在家人,如果哪个出家人自己把僧衣卖了,然后买了饮食,然后拿这个饮食转施给你,你拿去供养你父母,只怕你父母要堕落地狱!我说的对不对,你好好去读《大乘大方等日藏经》;所以,你先搞清楚你自己的身份,你是白衣,你是居士,你是优婆塞优婆夷,你不配有出家人的那种福德,你的父母也不配有出家人的父母应该有的那种福德,除非你也出家,否则你的父母沾不上那种福德,他就受不起僧众的财物!所以,引用经典,先看清楚,人家说的是谁,是什么身份!别弄巧成拙,自害害人;说某些人自害害人,还真不是贬低谁,因为《大方等日藏经》说的很清楚,受用出家人转施的僧众财物,受用者堕地狱;所以,很多人都在吹嘘自己是“已解如来真实义”,别人是"不解如来真实义"!只是诸位把这么通俗的经典都解错了,将出家人的父母,和在家人的父母,混为一谈,大谈特谈“一钵饭,佛不能受,而父母能受”,却不晓得人家特指的是出家人的父母,而且是出家人已经受三皈依的父母,而不是在家人的父母!所以,一段佛经,如果没有真实知见的人来解释,依靠诸位这样的水平以讹传讹,一定是要害人的!
4、关于受得起的问题,是子女欠父母的恩德,在子女报恩期间,恩德没有报偿完毕,换句话说,欠父母的没还完,没还清,在这个前提下,你的供养,的确父母受得起。受得起,也要有个前提,就是说,你欠我100万,你现在还了我5万,我当然受得起,你还我10万,我还受得起,你还我50万,我也受得起,因为欠债还债,天经地义,我当然受得起。问题是,100万都还清了,也就是说,报恩报完了,也就是说《五苦章句经》说的父母子女之间的那个“欠债还债、报恩报仇”的关系,报完了,还完了,这时候,你说什么叫受得起?所以,关于你说的,父母的恩德是报不完的,是的,的确佛经是这么说的,可是你有没有想过,佛说还不完,是从父母恩德对我们太大了,这个角度,说的还不完,而不是说永远还不完!


5、如果说子女欠了父母恩德,永远还不完,父母享受子女供养,一点也不会因为享受消耗父母福报,那么请问-----诸位生育子女,岂不是害死自己子女了?因为子女生生世世都还不清你的恩德?反之,修福太简单了,只需要多找几个老婆多生几个孩子,孩子多了,欠我多了,我享受他们福报是享受不完的,享受了也不减少的!有这样的美事吗?别的福报享受了减少,享受子女供养,不减少福报,永远享受不完,所以,多生孩子少种树,福报永享万千秋?


6、如果子女对父母这个业债永远还不完,报恩永远报不完,报了恩父母福报也不减少,《五苦章句经》说子女父母相聚一家,是因为报恩报仇,欠债还债的,你怎么知道做子女的,前世不是自己父母?做父母的,前世不是自己子女?再问:一切众生聚散,皆随业缘,互相负欠的业缘存在,就聚会一家,互相负欠的业缘报完了,就生死两边,阴阳两隔,或者分手,不一定再为一家,如果说永远还不完,岂不是永远都是一家人,你们见过永远都是一家人的吗?永远不离散的吗?如果你没见过,如何信誓旦旦说父母恩德永远报不完,还不完?既然有离散,没有不散的筵席,就说明有还完的时候;就说明父母受用了子女的供养,也会随着报恩减少福报,因为彼此的业债是逐渐偿还逐渐减少的!


7、如果说永远还不完,《楞伽经》说,一切众生,莫不曾做我父母;如果按照诸位所说“父母受用子女供养,福报永远消耗不尽,永远还不尽,永远受得起”的观点,说一个难听的、但是又绝对可信的推理:岂不是诸位,都应该供养我?因为既然依据《楞伽经》知道,你不是也做过我子女吗?而你又认为做了人子女,报恩永远报不完!你们承认吗?如果承认,你们现在应该好好供养我?因为你们还没还完我的债呢?还没报完我的恩呢!?这个债是还不完报不尽的,享受也不减少的?话说的难听,但是逻辑不就是这样吗?从这里推理,你说是还得完,还是还不完呢?是享受了也不减少?受用了也不消耗?经典圣言量确认,我做过你父母,而你又认为,你没报完我的恩德,那你就现在赶紧来报恩,先把你的家产全部供养给我!如果这样也报不完,把你一切都供养给我,给你过去的父母-----我!你试试看!愿意不?所以,有些人理论上牛皮吹的比天大,到处忽悠人,但是到了现实中真正需要实践的时候,都是虚伪到家的!既然承认报不完,我等诸位来报恩,如果没有一人来,我信诸位是骗子!诸位并不认为报不完!你一定会私下骂我说-----我他妈又不欠你的,我凭什么供养你?老娘又不欠你的,凭什么供养你!你别笑,你比这种人,强不到哪里去,是一流货色!只不过你们比这些人虚伪一些罢了!人家骂的难听,但是说的真话!你们说的好听,但是你们在撒谎!笑话说完了,一笑了之,但是你应该会明白:既然你不欠我的,那就说明报完了!欠父母的,会报完的,不会报不完!


8、如果说世界上存在一种----永远报不完的父母恩德,父母受用子女财物永不消减的福报,岂不是父母一旦为子女付出之后,这个福报就变成了“不增不减,只生不灭”的福报?换句话说,岂不是违背了“诸行无常”的真理?这个福报居然变成了“恒常不变”的福报!?因为你这个子女于父母之福报,受用不减,消耗不变?难道除了证悟无生法忍之后得见法身,是常住不变之外,世界上还有其他“恒常不变”的第二个东西?“诸行无常”的决定真理,岂不是被你这“不减少、不变异”的福报推翻了?这么常见的邪见,稍微一思维,都知道不成立,可是很多人还在苦苦坚持这种见解,真是可怜!


问题:
你说礼拜父母,会消除父母福报,还说礼拜过程中,发生什么和礼拜对象之间“上传恶业,下载福报”,我觉得你这是地地道道的邪知邪见!佛都肯定的,要礼拜父母,你都不能奉行,难道不是邪知邪见吗?
回答:
1、佛说了“布施波罗蜜”,但是没有说“受施波罗蜜”;佛说了“礼拜父母生福”,没有说“父母被礼拜生福”!所以,你只知道佛说了,但是你不懂佛说的是什么!所以,诸位口口声声“愿解如来真实义”,将佛经解释成这样,还拿着佛经当挡箭牌,给自己做遮羞布,真的看上去很可怜;
2、礼拜父母,礼拜僧众,礼拜佛菩萨,或者礼拜其他众生,礼拜皇帝,不管你礼拜谁,只要对方接受,有一个接受你礼拜的对象,他受用你的礼拜,那么,你和你的礼拜对象之间,一定发生“上传恶业,下载福报”,你礼拜父母也是一样的,只是在你报恩没有报完之前,你礼拜父母,只是处于报答状态,父母暂时不背业,但是是消福的,你拜一拜,父母就消一点福,拜的愈多,消的福报越多,你也就报的恩越多,你也就还所欠下父母的业债越多,但是逐渐,这个恩报完了,业债还完了,父母福报享受完了,这个福就没有了!所以,我不赞成礼拜父母,我给你的智慧建议是------你的父母,你自己,你的子女,一起去拜佛,你们都拜佛,你们之间,不必互相礼拜!因为佛有足够的福报供你下载,佛也有足够的能力背负你上传的恶业!但是你们亲属各自之间,互相礼拜,不过是赚了一个,亏了一个的关系,利了一个,害了一个的关系!不管你信不信,本质就是这样!父母子女之间,也不例外!
3、礼拜的时候,发生上传恶业,下载福报,不管你礼拜对象是谁,是佛也好,菩萨也好僧众也好,父母也好,其他一切九法界众生也好,只要他接受你的礼拜,一定和你之间,在礼拜的时候,发生这种业力转移的现象!你说你不信,那是你正眼未开!《涅槃经》说的很清楚,凡夫肉眼不能识别真假!《地藏经》说,男女俗眼,不辨是事!你拜佛生福,拜父母生福,你那个福哪里来的?就是从你礼拜对象那里来的,他的福不到你这里来,你生什么福?你拜佛灭罪,拜菩萨灭罪,拜八十八佛灭罪,你以为你那个罪业,凭空没有了?告诉你,一切业因不失不坏,业缘和合终归受报!但是你拜佛,你因礼拜,你的业力就可以转移给佛菩萨替你代受,因为你的业力转移了,所以你拜佛消业!你以为不依靠佛,你自己就有本事把恶业拜没了?有的人说,是心是佛,只要心中有佛,一切草木石头都是佛,所以,消业是自己的心的作用,哦,是吗?那你有本事去拜一块石头,看看消业不消业?八十八佛忏悔文,改成礼拜八十八快石头,你看看行不行?所以,有些人大言不惭,高谈阔论,却对礼拜背后的深密因果,毫无所知,又不肯听信他人真言,实在可怜!即便是心是佛,你也要真的将八十八块石头,当成真佛,才有可能拜出八十八佛忏的功效,如果你还当是八十八快石头,你再拜也不会消业,不然的话《药王药上经》《决定毗尼经》直接让你拜八十八快石头好了,何必让你拜八十八佛!?
4、我说建议你不要拜父母,让你们几代人一起,都去拜佛,这样你们一家人互相之间都不吃亏,让佛接受你的礼拜,请佛来吃这个亏,因为佛的福报太大,你拜走一些,对佛来说,不存在问题!上传恶业佛来背,对佛来说,也不是问题!但是一些愚痴之人,对这种深入的孝道,居然到处讥讽谩骂,却不晓得,这是最智慧的做法,所以,大概这一类人没有什么智慧,这一类人的父母,也没什么福报,所以,这一类人的思维,不可能扭转到我所提倡的论点上来!很多人愚痴到何种地步,他不晓得佛菩萨要他供养,礼拜,洗浴,造佛像,修佛寺塔庙,不是说佛菩萨需要这个,是你需要,我需要,是我们凡夫需要,我们对三宝做了这些付出,三宝要替我们背负业力,三宝的福报会转移给我们,三宝是自己吃亏,自己受损,来成就我们的,很多人不明白这个道理,他以为三宝需要这个,《法华经》观世音菩萨示现不受供养,就是这个意思,不需要你的供养,你的供养佛菩萨受了,佛菩萨从因果上讲,自己要吃亏的,但是释迦佛劝观世音菩萨,你要怜悯无尽意菩萨,怜悯四众,接受供养,然后观世音菩萨才接受,这一段经文告诉我们,佛菩萨接受供养,接受我们做的这一切,是佛菩萨可怜我们,怜悯我们,慈悲我们,才接受我们供养,佛菩萨自己吃着亏,接受我们供养,是因为佛菩萨要救度我们,但是我们不做这个供养,不做这些付出,没办法和佛菩萨结缘,佛菩萨也没办法下手帮我们,所谓无缘不度,所以,一切都是因为佛菩萨怜悯,慈悲我们,他们吃亏接受我们供养!很多人,把这个事情,始终领悟不透,他始终不知道,给予的一方,是得到利益的,接受的一方,是失去利益的,尤其是法布施之外的其余布施,一定是这个同理!很多人不懂!也不肯接受!
5、那你一定不听我的劝,一定要说,哦,礼拜父母是对的!佛经都说了,要礼拜父母,你一定参不透我给你说的这些,自利的孝道、利父母的孝道,深入的孝道,浅薄的孝道,近的孝道,远的孝道,究竟的孝道,不究竟的孝道,如果你参不透,你说,礼拜父母是对的,那么,我也说了几十次了,在某论坛争论过很多次了;你暂时先别拜你父母,你先让你自己的子女,先礼拜你自己,每天拜上1000拜,先拜三年,然后你回头来对大家说,礼拜父母是可以的!为何?既然你相信礼拜父母,父母不会损福,父母不会背业,那么,很简单啊,你也是你孩子的父母,反正拜你也不损你的福,拜你你也不背孩子的业,那你就让你孩子每天拜你1000拜!一直拜下去!你能这么做,你敢这么做,算你真有种,算你真不信我说的!算你真反对我!所以,我看了你们在论坛对我的耻笑谩骂,我觉得你们很可怜,太可怜了,为了一点口舌之利,争强好胜,但是却又见识浅薄,以一点井底之蛙一样的见解,用自己小学生的孝道,去耻笑大乘的利益父母的孝道,真是可怜到家了!如果你不敢让自己子女天天拜自己1000拜,别说拜1000拜,你恐怕拜几拜都不敢让子女拜!既然你不敢,你装什么虚伪到处说要人如何礼拜父母?北京人说,人前装大爷,背后当孙子,这里大概也是这个意思,人前装大爷,人前装大德,背后当孙子,在人面前,说起来一套一套的,嘴巴比煮熟的鸭子嘴巴还硬,忽悠起大众来,真是一套一套的,但是到了背后,当孙子,表里不一,人前人后不一样,两面三刀,人前说人话,背后说鬼话,你们就是这种人,虚伪之极!你说你不是这种人?既然你不是这种人,就让你子女每天拜你1000拜,你不敢每天让你子女拜你1000拜,却又说别人拜父母父母不会减少福报?你不敢让你子女拜你自己,但是你却敢让你自己礼拜父母?自私到家了!你心里面只有你自己,因为你行持的,都是自利的孝道,不是利他的,不是利益你父母的,更不是利益子女的!你要让你祖孙几代人,都得到利益,既能完成利益父母的孝道,又能完成子女的利益,又能完成自己的利益,只有一个方法,你们几代人都去拜佛,你们亲属几代人之间,不必互相礼拜,即便礼拜,也只是平时礼仪上,有基本的礼拜礼节恭敬,就可以了!我知道说这些话,很多人不服气,或者是嘴上不服气,心理服气,或者是嘴上心理都不服气,但是好好想一想,我晓得某些今天耻笑我的人,再经过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经过多少年之后,始终还是要接受我的观点,因为因果的真理,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变化!
问题:
师兄,你回答问题过于针锋相对,毫不退让,是不是不好?还有,自古以来,高僧大德说法,言辞巧妙柔软,听闻之人,莫不欢喜,为什么你不能学学他们?
回答:
首先,我说说,现在佛教圈子,很多流行的所谓功德,或者所谓修行方法,在实际的效果上,哪一方得利益,哪一方失去利益,哪一方有利益,哪一方没有利益,现在很多人是不明白的!不客气的说,很多修行多年的人,居然稀里糊涂!我也在这种浑浑噩噩之间,消耗了我自己19年青春,但是19年,让我一点一点的成熟起来,知道这里面,哪些东西有效,哪些无效,哪些对谁有效,哪些对谁无效,对哪一方效果大,对哪一方效果小,这些我明白I了!我不愿意再糊涂下去!仅仅因为为母亲延寿的事情,我就在现在大家所奉持的这种浑浑噩噩的、流行的修行方法下修行,自以为奉持了十几年的是孝道,结果差点失误了母亲的生命,后来一点一点领悟下来,才明白孝道的深浅远近,自利利他,究竟不究竟,也因此挽救了母亲,帮助母亲修福延寿成功,通过此事,以及通过我19年的经历,让我明白了非常多,而且非常深入的问题,不仅仅是孝道,还包括回向,还包括净土修行,还包括施受原理,各种奥秘,因此悟入;我所有讲给大家的东西,全部是用自己的青春,心血,近二十年介入他人因果的一次一次的生不如死的体验,以及自己内在的实证,结合佛经依据,逐步悟入的!这和诸位翻几页佛经,高谈阔论,纸上谈兵的,不是一回事!或许这些话有些夸耀自己,但是这是实情!我走过很多弯路,不希望很多人再走弯路,我因为追随流行的孝道,险些失误了母亲,我不希望诸位再失误你们的父母!我吃过亏,我不希望你们再吃亏! 所以,我急切的想让你们知道,我要给你们的这些东西的价值,但是,这些我用自己心血青春和生命换来的东西,却遭遇的是诸位如此浅薄的谩骂,讽刺!我的言辞针锋相对,就是因为诸位的问题有针对性,一个医生下药,如果不对症下药,施舍非药,岂不是害死病人?所以当然是针锋相对!你说我毫不退让?我没法退让,我退让一步,你们的父母,包括你们的子女,包括你们自己,失去大利益,或者一方得利,其余几方失去利益!我进一步,我不退让,我想至少有几个人逐渐明白过来,会给自己给父母给亲人,带来真实利益!我怎么可以退让!?
至于你说的言辞不柔软,言辞过激,我只想说,真的十几年来,陪伴我在各个佛教论坛的人,应该知道,我并不对所有人言辞过激,我对真真实实是为了佛理的,真的是为了弄明白佛理的,我都很客气,很恭敬,甚至对方如果对我不客气,我都对对方恭敬,客气,而且探讨问题的时候,我都是非常用心,对对方非常真诚!但是对于一些胡搅蛮缠者,或者一叶障目的偏见者,或者性格偏激不肯多角度思考问题者,张口闭口讥讽他人谩骂他人而自己又毫无道理者,争强好胜但是却不能就理论理者,对这一类人,我是毫不留情的!所以,你不要拿我和什么大德相比,我没那个资格!
其次,关于你说的大德说法,柔和善巧的为人说法,就一定会让听法者“莫不欢喜”,这种说法恐怕言辞过于夸张,不是事实!至少有我们知道,释迦佛说《法华经》,数千人退席,你说佛说法善巧不善巧?柔软不柔软?佛如此言辞柔软善巧,还有人退席!?还有,佛一说法,魔王波旬和他的魔族众生,马上痛苦之极,一点也不欢喜!所以,佛也没做到你说的这种“莫不欢喜”,平时我们说的莫不欢喜,只能是一个赞叹词,客气话,但是不一定是事实!既然佛说法如此,历代大德就不用说了!更何况我这种浅薄之人,有什么德行,能让别人一听我的,就全盘接受!?


吉祥果
2015.10.28
孝道真相及孝道奥秘精要:

真正的孝道是什么?有人说供养父母,随顺父母,不违逆父母,给父母最好的享受,这是最好的孝道吗?这不是!最好的孝道,一则是劝父母学佛、断恶修善;二则,是让父母付出资财或者体力自己去修福,而不是只让父母享受,或者只是子女回向父母;享受是消减福报的,布施才能增长福德,你必须清楚这一点,《天请问经》说的很清楚,施者名得利,受者名失利,你不能永远让你的父母成为一个接受供养的失利者,你要孝顺父母,必须让父母成为一个布施者,付出者,成为一个得利者,因为只有布施供养,才能生福,而享受受用,是消减福报的,这一点诸位必须明确。可惜现在的人,只知道供养父母,不知道让父母也去做供养,这就是没有搞清楚因果规律以及施受原理,才导致如此,父母享受太过,福报享受完了,一样三恶道受苦,因果规律并不因为是父母就发生改变。所以,为父母积累福报,是孝顺,如果一味只知道供养父母,而不帮助让父母也去参加供养,那么,我说的难听一点,这不是孝顺父母,这是你在孝顺自己!为什么?因为你以父母为福田供养父母,是你自己在修福,将来享受福报的是你自己,不是父母!所以说你孝顺的是自己!话虽然难听,但是是真理!如果不信,可以看佛经:《贤愚经》中,佛陀说自己宿世因孝顺供养乃至身肉济养父母,因此福故,上为天帝,下为圣主,乃至成佛,三界特尊,皆由斯福;佛又于《六度集经》中说:“吾世世奉诸佛至孝之行,德高福盛,遂成天中之天,三界独步”;那么诸位看看,佛陀宿世如此孝顺,但是最后得到善果的是谁?是佛陀自己!并不是佛陀的父母得到这些善果!至于佛陀成道以后,回头救度父母,这又是另外一个层面的问题,但是就孝顺供养父母而言,得福报的是我们自己,不是父母!这是明确的经典依据!你要让父母得利益,你要行持真孝道,必须让父母学佛,如果不能学佛,也要让父母出资修福!所以,你不能在形式上做的看起来是孝顺父母,但是果报上,做成是孝顺自己!

那么是不是说,我们因此就不要供养父母呢?也不是,父母必须供养,这即是佛陀的要求,也是世间伦理的必须,也是报恩之必须,既要给予父母相对比较好的各种供养利益,但是又不适宜给予父母过于奢华过于挥霍过于贵重的受用,虽然这么做,对我们自己有利,因为我们以父母为福田修了利于我们自己的福报,但是父母受用了,这个福报就从父母那里消减了,因此,我们既要保证父母各种受用全面具足,稍微宽裕,同时又不宜让父母受用消耗福报太过!如此即可,那么,剩下的精力干什么?那就是劝父母学佛,或者有些父母怎么劝都不学佛,是什么原因?因为父母宿世没有和佛法僧三宝结缘,所以,现在你取父母资财帮助造像斋僧修造佛寺塔庙,帮助父母和三宝结缘,将来他才有学佛的可能!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诀窍!或者你要想让父母未来得到持久的福报,必须让父母付出资财或者体力,去布施修福,这样才是成就父母,如果能劝父母彻底学佛,那是世间出世间最圆满的孝道了!比如《不思议菩萨所问光经》说:饮食及宝,未足能报父母恩,引导令向正法,便为报二亲;又如《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说:若父母无信心者,令住正信;若无戒者,令持禁戒;若性悭者,令行惠施;无智慧者,令起智慧。子能如是于父母处,劝喻策励,令安住者,方曰报恩;所以,孝道不是说让父母彻底的享受,而是法布施引导父母学佛,如果不能完成此种引导,至少也要取父母资财帮助父母修福,哪怕偷偷的取一些父母的资财帮助父母不知不觉中修福,在大乘菩萨戒,也是开许的,不犯偷盗戒;既帮助父母和三宝结缘,同时给他修了这些福报。这个远远超过你修福给父母回向,那个回向有意义,但是意义不大的,因为你用自己钱财修福,回向父母,那个给父母得到的利益很可怜,很小,父母得到不会超过七分之一,这些问题,《地藏经》早就说过,我不必多说;但是你取父母资财修福,父母得到最多最圆满,如果能让父母发心自己出资去修福,那就更圆满。

我是倡导子女一辈子要尽量取父母资财帮助父母造佛像、饮食斋僧、放生,印经,修理佛寺塔庙,这几种福德,是我重点提倡的:甚至不学佛的父母,仅仅因为你取父母资财造像,父母和佛菩萨结缘,甚至这辈子或者未来生世之中,他们会因此结缘而迅速学佛成就,这就是结缘的奥妙;而且,仅仅因为取父母资财造佛像,甚至父母去世以后,被所造像之佛菩萨引导到往生佛国净土,或者天界,这种记载历史上很多。所以,我重点提倡造像,还有前面说的几种,有这几种福报,父母现生来世不会饿死,饮食会具足,住房会具足,智慧会增益,健康寿命会有利益,而且这几种福报利于父母和三宝结缘,利于其现世来世之世间出世间利益!所以我重点提倡这几个,法门有八万四千,但是利益父母,抓住这几个要点,就不会失去大利益。所以,同样是孝道,孝道有深、有浅、有大、有小、有远、有近、有利、有害、有究竟、有不究竟、有利益父母,有利益自己,关于孝道,你真的能明白多少?

希望此文,对于有志于圆满孝道的佛子,做一个抛砖引玉的启发!

吉祥果
2015.05.30

原文链接 http://www.jxguo.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24&extra=page%3D2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