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單車

分辨是非,拒絕糊塗,堅守真理,以愛為之。
打印 被阅读次数

騎單車

6-26-2021

騎單車,也稱騎自行車,腳踏車。這對國人說來並不陌生。早先生活在國內,騎單車是生活中的一部分,每天上下班,購物訪客,載人載貨,都離不開騎自行車。這次來島上度假,騎自行車成為一大樂趣。其原因是,騎車成了健身的一種手段。特別是沿著海邊騎車,雖然氣溫不低,但是迎面而來的海風使你絲毫不覺得炎熱。一路穿過一處處的林蔭小道,這裡有專門為騎車人開劃的自行車道,所以騎車的人就可以放心騎車。

回想年輕的時候,看見街上日夜穿梭的自行車群,弄堂裡鄰舍們的孩子常常把自己的自行車拿出來顯擺,比較著車型,高低,煞車,鈴鐺等等出車物品,各自談論著自己對車的認識。有的還約女朋友坐在後座,踏起車來,屁顛屁顛的,好不得意。心裡好是羨慕。夢想著自己有一天也能擁有一輛自行車。因家裡窮,雖已工作,但拿的是17.84的學徒工資,根本買不起新車。好不容易省吃儉用攢了30塊錢,到舊貨店買了一輛破爛的舊車,於是終於實現了自行車夢。雖然車不上檯面,可騎起來那種清風拂面的感覺還是挺不錯的。我買舊車的另一個原因是,家住三樓,樓下全是人家的地盤,根本沒有我放車的地方。晚上只能放在露天外,日曬雨淋自然是免不了,所以好車不配,舊車不顯眼還不招小偷的煩。這輛破車一直跟隨著自己,騎東跑西,探親訪友,購買日用,看病配藥等等,幾乎涵蓋所有日常生活活動。它一直陪伴自己考上了大學,於是自行車又成了上學返滬的交通工具,有時還滿載著幾週的日用品,免得上課時分心。後來,有了點錢,在大二的時候,才買了一輛永久牌的,26英吋高的新車。這對於我來說,就好比娶了個新媳婦一樣,對新車關愛不已。心疼一絲的摩擦,每日擦拭。在不用的時候,還傻不溜秋地替車蓋上一塊布,以免灰塵。

可是最讓我頭疼的是騎車回家後無處停車的煩惱。真不捨得讓新車停在露天,還擔心讓小偷光顧。於是硬著頭皮,用肩膀把車扛到三樓。要知道我們住的樓房的樓梯不僅樓道黑暗,而且其梯度約70度,非常陡峭。平時手提東西上下樓就已經不易,不用說還扛著一輛帶有前後雙輪的腳踏車。鄰舍們見了都歎為觀止,不過大家都理解其中的苦惱。每次扛車上樓就如同一場雜技表演:先把車從窄小的樓道裡推入,再側身讓自己靠近,把車轉個直角加70梯度的調整,這時的自信車猶如一輛整裝待發的吊車。然後我曲身鑽入車的三腳架之中,用肩扛起了車,一隻手托直把手,開始上第一段樓。到了第二段樓,我要轉一個135度的彎,必須在無倚托不停頓的狀態下完成,因為根本沒有任何空間可以怠慢。緊接著又要轉一個90度加70梯度的彎,才能過第三樓道。再轉一個類似的彎才走完第四樓道,抵達終點。最後再要轉個360度的彎,以便下樓時的位置。這個過程不說驚心動魄麼,也不乏膽戰心驚。這項「雜技」活動還必須等鄰舍們都完成了一天要做的事後才做,否則樓道是他們煮飯做菜,洗瓢刷碗,打哄小孩,說話聊天的地方。如果在那時候去「耍雜」的話,不弄個雞飛狗跳才怪呢!多年的操練,使自己練就了熟練的扛車上下樓的「雜耍」,一直到最後離開這段生活為止。

到美國後,停自行車當然不再是問題。家裡和女兒有兩輛自行車。為了健身,只要天氣允許的話,常常喜歡騎單車出去逛一逛,升升腿腳,也可以憶憶騎車的往事。騎車已成了休閒的手段之一。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