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岛,苦瓜、番薯与芭蕉
水稻、甘蔗、樟脑是台湾的“三宝”。但许多人将台湾岛看成香蕉(芭蕉)形状,还有人将台湾岛整体形状比作“番薯”。故而台湾人也习惯称在地的本省人为《番薯仔》,意为“台湾之子”,即土生土长于台湾的孩子。台湾岛形状狭长,从东到西,最宽处只有一百四十多公里;由南至北,最长的地方约有三百九十多公里。
还有的人说台湾的地形像一个纺织用的梭子。又有人地图整体上看说更像是一片树叶。还有人把中国地图比作一只公鸡,台湾省只能充当鸡脚,但台湾的整个地形外貌并不是爪子形状。仔细观察,台湾像一条小鱼,张着嘴翘着尾巴依偎在大陆的身边,神态活泼知足而安祥。还有人说台湾岛形状像香烟的黄金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人们的想象能力丰富可以联想出千名百状。
台湾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230年。当时三国吴王孙权派1万官兵到达“夷洲”(台湾),吴人沈氏《临海水土志》留下了世界上对台湾最早的记述。隋唐时期(公元589—618年)称台湾为“流求国(Stream seeking state)”。隋王朝曾三次出师台湾。唐代史家魏征和令狐德等在《隋书•流求国》和《隋书•陈棱传》中所提到的一个在东方海上的岛国。根据该史料的记载,在公元7世纪初(大业年间),隋炀帝派遣二名武将,数次到达流求国,征讨流求住民并把数千名不驯服的男女捕回中国。有学者相信这个流求国应该就是今天的台湾,但是也有学者认为应该是今天的琉球群岛,此外也有学者认为当时隋代的琉球应该是泛指琉球群岛、台湾等中国大陆东方海中的一连岛屿。“琉球”这一国名源自中国古代文献中提及的“流求国”。不过,历史上的“流求国”究竟是位于琉球群岛还是台湾至今尚无定论。明朝时期称呼琉球国为“大琉球”、台湾为“小琉球”,以示区分。琉球在外交上使用的正式国号为“琉球国”。在明朝时期碑文中,该国多使用“大琉球国”的称号来称呼本国;至清朝则多自称“琉球国”,甚至使用“大清琉球国”的之名自称。
今日本学者多称此国为“琉球王国”(日语:琉球王国/りゅうきゅうおうこく Ryūkyū ōkoku)。然而,至琉球被日本吞并之前,该国从未采用过“琉球王国”这个称呼。自琉球处分以后,一些日本学者才开始称呼其为“琉球王国”,目的是为了割裂该国与明清之间的藩属关系。
据史籍记载,610年(隋大业六年)汉族人民开始移居澎湖地区。到宋元时期(公元960一1368年),汉族人民在澎湖地区已有相当数量。汉人开拓澎湖以后,开始向台湾发展,带去了当时先进的生产技术。公元12世纪,宋朝将澎湖划归福建泉州晋江县管辖,并派兵戍守。元朝也曾派兵前往台湾。元、明两朝政府在澎湖设巡检司,负责巡逻、查缉罪犯,并兼办盐课。明朝后期开始出现台湾的名称。进入17世纪之后,汉人在台湾开拓的规模越来越大。在战乱和灾荒的年代,明朝政府的福建当局和郑芝龙集团曾经有组织地移民台湾。
16世纪,西班牙、荷兰等西方殖民势力迅速发展、开始把触角伸向东方。17世纪初,荷兰殖民者乘明末农民起义和东北满族势力日益强大、明政府处境艰难之时,侵入台湾。不久,西班牙人侵占了台湾北部和东部的一些地区,后于l642年被荷兰人赶走,台湾沦为荷兰的殖民地。荷兰殖民者实行强制统治,把土地据为已有,强迫人民缴纳各种租税,掠夺台湾的米、糖,把其收购到的中国生丝、糖和瓷器经台湾转口运往各国,牟取高额利润。荷兰殖民者的统治,激起了台湾人民的反抗。1652年9月,农民领袖郭怀一领导了一次较大规模的武装起义。这次武装起义虽然被镇压下去,但它表明荷兰的殖民统治已经出现危机。
1644年,清军入关,在北京建立清朝政权。1661年4月,郑成功以南明王朝招讨大将军的名义,率2.5万将士及数百艘战舰,由金门进军台湾。郑成功在进军台湾时,向荷兰殖民者表示台湾“一向属于中国”,台湾和澎湖这两个“岛屿的居民都是中国人,他们自古以来占有和耕种这一土地”,荷兰“自应把它归还原主。”经过激烈战斗和围困,1662年2月,郑成功迫使荷兰总督揆一签字投降。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了中国领土台湾,成为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受到广大人民的敬仰。
郑成功收复台湾后仅4个月即病逝。郑氏政权把大陆的政治、文教制度移植台湾,重视土地开发和兴修水利,发展对外贸易,促进了台湾经济的发展。到郑氏政权末期,台湾的汉族人口已达12万人。
郑氏政权末期与清政府处于军事对峙状态。清政府平定大陆后,开始谋划进攻台湾,曾经采取招抚方针,企图说服郑氏降清未果。郑氏政权曾多次反攻大陆沿海地区,至1678年秋郑军战败,所占领的东南沿海州县全部丧失,随即完全退守台湾。此时,清朝政府统治中国已成定局,郑氏政权逐步演变成为地方割据政权。1683年7月8日,清政府派福建水师提督施琅率水陆官兵2万余人、战船200余艘,从铜山向澎湖、台湾进发。清军向澎湖守军发起攻击,郑军溃败。郑成功之孙郑克率众归顺清政府。
1684年,清政府设置分巡台厦兵备道及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至1811年,台湾人口已达190万,其中多数是来自福建、广东的移民。移民大量开垦荒地,使台湾成为一个新兴的农业区域,并向大陆提供大量稻米和蔗糖,由大陆输入的日用消费品和建筑材料等,使台湾的经济得到相当程度的发展。这个时期.台湾与福建、广东的来往十分密切.中华文化更加全面地传入台湾。
1840年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逼迫中国开放通商口岸。19世纪60年代.台湾的淡水、鸡笼、安平、打狗相继开港、进口以鸦片为大宗,出口则以茶、糖、樟脑为主。
l9世纪70年代,实行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开始对外“开疆拓土”。向南把琉球和台湾作为扩张的目标,声称台湾是“土番”居住区.是“无主之地”,不在中国主权之下。清政府—再申明:“台湾全地久隶我国版图”,“全台郡之生番,无一社不归中国者”。1874年1月、日军入侵台湾。10月,中日签订《北京专条》,虽然软弱的清政府对日本作出妥协,但《北京专条》仍表明中国对整个台湾行使主权。此后.清朝官员提出台湾设省的建议。
由于西方列强向中国边疆侵逼中国出现了边疆危机。1884—1885年中法战争期间,法军进攻台湾。遭刘铭传率军重创。到1885年6月《中法新约》签定,法军被迫撤出台湾。
中法战争以后,清政府为了加强海防,于1885年将台湾划为单一行省,台湾成为中国第20个行省。首任台湾省巡抚刘铭传积极推行自强新政,清理田赋,增加财政收入,购买轮船,架设电报线,设立邮电总局,建造铁路;购买军舰,增设炮台。设立机器局自造武器;成立煤务局,安装新式采煤机器;设立兴市公司,建街造路;创立西学堂、电报学堂,培养建设人才。刘铭传把众多新式事业集中于一省,使台湾成为当时中国的先进省份之一。
l894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翌年清政府战败,于4月17日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把台湾割让给日本。消息传出后,举国同愤,反对割台;台湾全省“哭声震天”,鸣锣罢市。协理台湾军务的清军将领刘永福等率军民反抗日本的侵占.坚持了5个多月的战斗,历经大小百余仗,使日本侵略者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终遭失败。从此,台湾沦为日本的殖民地达50年之久。
日本在台湾实行总督专制的统治体制,建立严密的警察制度,控制台湾社会,并且利用保甲制度作为警察政治的辅助工具。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在台湾推行“皇民化运动”,灌输忠“君”(天皇)爱“国”(日本)思想,力图把台湾人民变成日本的忠臣良民。在经济上,实行“农业台湾、工业日本”的政策,由台湾向日本提供稻米和蔗糖;后期则配合日本的南进政策,在台湾发展与军需有关的工业,把台湾当作日军的补给地。台湾人民从未屈服日本的殖民统治。在日据初期,以农民为主体的抗日武装进行了长达20年的斗争。后来,文化协会、民众党、共产党等还组织领导了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民族抵抗运功。
1937年7月日本制造“七七事变”,中国人民开始了全民族的抗日战争。在抗日战争时期,不少台湾同胞回到祖国参加抗战,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台湾的光复作出了贡献。1941年l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12月9日中国政府发出《中国对日宣战布告》、明确昭告中外:“所有—切条约、协定、合同,有涉及中日之间关系者,一律废止。”
1945年8月,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经过8年英勇的抗日战争,终于收复了台湾。台湾同胞欢天喜地,庆祝回归祖国。10月25日,同盟国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仪式于台北举行,受降主官代表中国政府宣告:自即日起、台湾及澎湖列岛已正式重入中国版图,所有一切土地、人民、政事皆已置于中国主权之下。至此,台湾、澎湖重归中国主权管辖之下。
中国的地瓜又有几种:有一种地瓜日本几乎没有流通的“Hikama”(別名: yambeen,西班牙语: jícama、墨西哥语: xīcamatl)。日本和名又称“葛芋”
番薯(学名:Ipomoea batatas,英语:Sweet potato)亦称地瓜、红薯、甘薯、甜薯、红苕、红芋、番芋等(注意:若称为甘薯或甜薯,会与甘薯 (薯蓣属)混淆),为旋花科番薯属的一种常见多年生双子叶植物,草本,其蔓细长,茎匍匐地面。
原生种番薯生长并驯化于中美洲或是南美洲。于中美洲,驯化番薯的考古证据可上溯至少5000年前,而Ipomoea batatas的起源地可能介于墨西哥犹加敦半岛与委内瑞拉奥利诺科河河口之间。栽培种番薯最可能是由当地美洲原住民于公元前2500年代传播到加勒比地区与南美洲。
此外,波利尼西亚在欧美探索者到来前就已经有番薯生长。根据碳定年,库克群岛的番薯可上溯至公元1210到1400年代之间。番薯在西班牙统治期间被西班牙商船船队与其他新世界作物一起引进至菲律宾。
番薯透过与菲律宾的贸易传入中国,时间约在16世纪末叶,明代的《闽书》、《农政全书》、清代的《闽政全书》、《福州府志》等均有有关记载。1563年(明朝嘉靖四十二年)之前,中国云南已经引种甘薯。李元阳《大理府志》(嘉靖1563年)卷二,列举“薯蓣”之属五:“山药、山薯、紫蓣、白蓣、红蓣。”这其中就提到紫薯(紫蓣)。11年后李元阳在他主撰的万历1574年版的《云南通志》里更纪录全省9个府和州已经有别于“山药、山薯”的各种颜色的“蓣”的种植。可见甘薯由印缅入滇应较由海路入闽,以及较由陆路从安南入广东,要早至少二三十年。但无证明该物种为番薯,如徐光启《甘薯疏》:“薯有二种:其一,名山薯,闽、广故有之;其一,名番薯,则土人传云:近年有人,在海外得此种。海外人亦禁不令出境;此人取薯藤,绞入汲水绳中,遂得渡海。因此分种移植,略通闽、广之境也。两种茎叶多相类,但山薯植援附树乃生;番薯蔓地生。山薯,形魁垒,番薯,形圆而长。其味,则番薯甚甘,山薯为劣耳。盖中土诸书所言薯者,皆山薯也。”
1582年(明朝万历十年),东莞人陈益从安南首先引入广东。
1593年5月(万历二十一年),《金薯传习录》记述:明朝万历二十一年5月下旬,福建长乐县华侨陈振龙冒着生命危险将红薯从吕宋带回中国,试种后,“甫及四月,启土开掘,子母钩连,大者如臂,小者如拳”,时值福建饥荒,福建巡抚金学曾大力推广,并撰《海外新传七则》。
1596年(万历二十三年)李时珍在正式刊行的《本草纲目》中记载:“南人用当米谷果餐,蒸炙皆香美……海中之人多寿,亦由不食五谷而食甘薯故也。”中医学认为甘薯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
1603年,陈第《东番记》记载:“蔬有葱,有姜,有番薯,有蹲鸱”,表明东番台湾已有番薯。
1605年,琉球人野国总管自福州带回番薯的种子,并试种成功。后经麻平衡(仪间亲方真常)传播普及,在琉球全国广泛栽种。
1608年(万历三十六年),徐光启上《甘薯疏》,后来在《农政全书》其中的〈卷二十七•树艺〉详细记述了番薯的种植、贮藏、加工法,并提到番薯育苗越冬、剪茎分种、扦插、窖藏干藏等技术,可知先民于引进番薯不到廿年已经总结出种植的方法,完成本地驯种。
1617年,张燮《东西洋考》:“甘薯漳名番薯,以其自东番携来也。”
1624年,荷兰人来台,文献记载台湾已有野生番薯。
1636年,福建方志《海澄县志》:“甘薯,俗名番薯,以其种自东番携来也”
1698年,琉球国王尚贞赠送了一笼番薯给种子岛久基,由大濑休左卫门在种子岛试植成功,随后普及到日本全境。
1764年,通信使赵曮将番薯种子从日本对马岛带回朝鲜。在东莱府(今釜山广域市一带)和济州岛试种。后由姜必履总结了种植方法,并普及到朝鲜全国。
1995年美国生物学家瑟施瓦茨教授发现,番薯中含有一种化学物质叫脱氢表雄酮(DHEA),可以用于预防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结肠癌和乳腺癌。
番薯目前已经被广泛种植于世界各地。
日治台湾因日本汉字“番”意思不同,所以把番薯改成蕃薯,把高山族群番人改成蕃人、生蕃,平埔族群熟番改为熟蕃,故台湾亦有蕃薯的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