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低血糖

「糖尿病前期」或「2 型糖尿病早期」伴发的反应性低血糖

此类患者空腹血糖正常或略高,「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符合「糖耐量受损」或「2 型糖尿病」,患者往往在餐后 3~5 小时(即「下一餐前」)出现低血糖。其原因可能与患者早时相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餐后血糖轻度升高,高血糖刺激胰岛素延迟分泌增强而导致低血糖。一般认为这是 2 型糖尿病的早期表现。

应对策略:改变生活方式,减轻体重,服用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或餐时血糖调节剂)可以减少低血糖的发生。

2. 特发性功能性低血糖

低血糖常发生于餐后 2~4 小时,症状一般较轻,每次发作持续时间较短(15~20 分钟),多可自行恢复或稍进食即可缓解。临床表现以交感神经受兴奋症状为主,如心慌、出汗、面色苍白、饥饿感、手足震颤、软弱无力等,大脑缺糖症状(如神志错乱、抽搐等)较少

见。多见于焦虑、紧张、情绪不稳定、神经质的中年妇女,进食高糖或高碳水化合物食物后容易诱发,发作时血糖可以正常或低至 2.8 mmol/L(50 mg/dl),但不会更低。患者通常无糖尿病家族史,血浆胰岛素水平、胰岛素释放指数均在正常范围,能够耐受 72 h 禁食(这点可与「胰岛细胞瘤」鉴别)。「特发性功能性低血糖」的发病机制不明,可能与胰岛素敏感性增加、胰高血糖素反应减弱、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有关。

应对策略:避免进食可迅速吸收的单糖类食物,推荐低碳水化合物或高脂、高纤维饮食;对合并情绪焦虑、易激动、睡眠不佳的患者,可配合服用一些镇静安神、调节植物神经的药物(如谷维素等)。这类低血糖往往症状较轻,低血糖发作时,可当即吃些饼干、馒头之类的食物,不宜服用糖类食物,它虽然能迅速缓解低血糖症状,但也可进一步刺激胰腺分泌胰岛素,从而再度诱发低血糖。特别提示:餐后反应性低血糖一般出现在餐后 3~5 小时,而在这之前(餐后半小时左右)往往有一过性高血糖出现,因此,确诊除了根据病史及低血糖症状以外,5 h-OGTT 试验(测空腹、0.5、1、2、3、4、5 小时的血糖及胰岛素)也非常重要,对进一步明确诊断很有帮助。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