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战争小说《另一种历史》第147期

(作者:龙德施泰特)

 

712)     青年舰长

萧劲光沉吟片刻:“这么说,还弄了个歪打正着?”

“至少不算一无所获吧。总比上回,强点。”

“对了,这次又有人沉海么?”

“没有。吉普航母刚接手,空船,人不多。上次传达了舰队精神:遇到这种情况,舰长暂时先不要沉。”

“暂时先不要沉?哈哈哈!”萧劲光被逗乐了。“那就以后再沉?可也是,人材奇缺,培养不易。初创时期保护人材要紧。以后走上正轨,该怎么办还是怎么办……还有,那小伙子,四方面军的?啥时候见见?”

“刘华清么?在小艇,没敢上来呢。”

于是29岁的驱逐舰长刘华清中校,着装整洁、面色紧张地走上舷梯,来到中将司令员面前敬礼。

萧劲光上下打量一阵:“愣头青。自家船撞坏没有?”

“报告司令员,我们用的是舰艏最锋利部位,动作也猛,撞个正着。自家船没坏。”

“这是这种情况下的唯一措施么?”

“报告司令员,是的。根据反潜条令,这情况下摇炮或别的都来不及。稍慢一点敌人又钻水下了。”

“看来有心得。这样吧,你收拾一下,马上赶回大连海校。”

刘华清一听急了:“司令员呐,你怎么处分我都行,可不能……不能就这么让我离开战场啊?”

“不是处分你啰。海校那里,伯克校长开了反潜速成班,我们又接收8条护卫舰和一批猎潜艇。你去学习反潜专业。海军要成立反潜支队啦,你回来任支队长。”

刘华清又怔住了:“首长,我年轻没经验哪……”

“毕竟,你是我们舰队第一个击沉~或者说,撞沉潜艇的军官!其它就不要讲了。组织决定,历来没二话。好好学习吧,总结经验,大胆干!”萧劲光勉励道。

“是!”刘中校在裤线上擦了一把手心的汗,敬礼回答。但他寻思:护卫舰?……行动很慢哟,能追上潜艇么?

再说,自己钟情的,是那航空母舰啊。

 

713)     司令上任

哈尔滨。文庙街,极乐寺。

满洲人民军司令徐海东上将,近来十分忙碌。除了新组建起8万人、10个旅的人民军部队,就是到各个防区视察。本来肺结核病得不轻,当下又累得连连咳血。

兵力已感不足的苏联远东方面军,频繁要求:满洲人民军至少应承担一部分保卫家园的义务。

徐海东不停抱怨:部队缺少装备、战斗力薄弱、无法应付战场。陈部长也赞同并几次转告苏军。但什捷缅科上将答复说:眼下没有重武器来装备人民军。连苏军自己装备和给养都卡在赤塔以西,难以调运。

徐海东不信,坚持说:

齐齐哈尔众多库房里有大量武器给养!而苏军完全是厚此薄彼,亏待满洲人民军。他还赌气开了证明到当地复查、核实数量、搜集了证据,由陈部长去交涉。随后他又去长春前线,研究了人民军参战的可能。结论是:这点轻装兵力除了担负地方卫戍和警备,尚无野战能力。只能接管市区,维护地方治安。为预防被对手冲击,在他强烈要求下,终于分得了苏军手上也不多的80门反坦克炮。

随后接陈部长通知:由于苏军对沈阳轰炸,对手也会采取报复行动~须多作防空准备。为避免舆论指责人民军“作战无能”,徐海东组建了几个高射炮团和探照灯连,接管了哈尔滨、齐齐哈尔的整体防空,以腾出苏军宝贵兵力,用于野战机动。

陈部长叮嘱秘书:尽快给徐司令找到治疗肺结核的特效药。

 

714)     米国吝啬

9月中旬的北海道。札幌。

栗林忠道很明白:中国人取消了在此地登陆,给他大大加重了负担~带着点出卖的意味。但那借口也很堂皇:是他们,消除了苏军从桦太~库页岛方向增援的可能!这诚然有道理。不卡住桦太,自己就会不只是面对一支苏联孤军。

北海道战斗仍在进行。处于守势的苏军106师损耗过半但不肯投降~占领军的光荣不允许。中国轻坦克营只把苏军摩步旅击溃一次就调走了。苏联人据守着中部的石狩山脉构筑阵地。他们自动化武器多于自己,常把日本兵压制在阵前抬不起头来。

栗林少将深感缺乏重武器的苦恼。他仅有12门M8火箭炮,已三次向罗中将申请炮弹。

在仙台市,栗林偶尔发现,国府驻军装备着一种美式“盖德”冲锋枪~威力不小。他想这东西或许会使他能早日结束战斗。找到托马斯中校交涉的结果,吝啬的美国人只送给他40支M-3盖德,说是供他装备自己的警卫排。栗林恼火地把这些枪全部交给了一线战斗队。

……弱国、战败国,只有这么点调整余地呀,栗林不免感叹。但想起当年中国人也是用土枪刀矛和皇军先进军队作战,他心里又恢复了平衡。

 

715)     攻防转换

辽西,赤峰。七老图山地。对于苏军机械化部队来说,这是补给问题最严重的方向。身后是辽阔而空白的草原、戈壁、沙地。没有一处像样的支撑点。若是骑兵行动,或许草料还可以维持,但骑兵又怎能突破丛林谷地、火力密布的七老图山区呢?

这里属于那种一击不成,就该尽快撤离的战场。雷巴尔科大将上任后及时决定:既然长春方向暂时没有苏军攻势,那么这儿原来担负进攻的坦克师就该调出,转而投入新出击区域~河套方向。那里毕竟有包头这样的中型城市作为后方勤务支撑。

但对于科涅夫元帅来说,这个决定十分糟糕!本来远东兵力已显不足,援军又受到铁路中断困扰,一直无法到位。这一来牵制满洲的力量再次被削弱。他的方面军要在极短时间内由进攻转入防御~足以把他从上到下的部署全搞乱。更可怕的是严重影响士气~突然全线防御,不啻是个关于战争失利的宣言。将领们已纷纷质疑:我们该怎样对那些昨天还在进攻的部下们解释?

当然元帅坚定地阐明:这是临时状态!军人,要随时准备攻防转换!

但元帅私下向参谋长抱怨:

“统帅部对远东重要性是否缺乏认识?它的前途~堪忧!要命的是战区划分体制~从一开始就酝酿了危机!支持远东的兵力一再受到中亚和乌兰巴托的阻挠。而那个方向本质上没什么真正的战略目标!必须使斯大林同志赶快明白这一点!”

什捷缅科同意由他来起草报告。甚至必要的话,他愿亲赴莫斯科,向最高统帅汇报。

 

716)     密谋一夜

内蒙与满洲交界的小城~通辽。

无独有偶。原驻守赤峰地区的粟裕中将,也在向第4兵团传达军委命令:本兵团番号,暂时取消!

与苏军一样,华北联军也要集中兵力,打一场大仗。

做完各项安排后,他带领3个纵队,从七老图山阵地匆匆赶往通辽~这个草原戈壁城市。

军委审议后,没批准他“从赤峰方向出击”的计划。反而把第4兵团全体转为战略预备队。并将原有7个前线纵队分解:乌兰夫纵队留守,就地继续监视和防范该方向。王必成纵队充实到战损不轻的刘伯承第2兵团。战斗力较完好的宋时轮、王近山两纵队乘火车运往长白山区加入徐向前兵团序列。剩下三个纵队全体加入林彪兵团的【三节鞭】作战。他本人则调军委任代总参谋长~接替赶赴南京联络马歇尔国务卿的叶剑英~在总部负责策划全局反攻……毛主席既然这么决定,粟裕只有这么传达。但林彪忽然电邀他:去总部报到之前“就近”先在通辽会面。

粟裕知道,说是“就近”,实际上比到北戴河总部更远。不过既是部队要在通辽那里集结,他赶去也不为过。他还知道,那个一向沉默寡言的林彪上将,只有跟他在一起,才会话多。俩人在战略设计方面的诸多共同语言,使他欣然赴约。

林彪拉着他密谋了一夜。天亮时哈欠连连,摸着后背伤口说:“不行啰,脊椎痛得要命。”

粟裕喊来警卫员,把林总安顿到热炕头,又拍拍胸前钢笔:

“放心!我这就把它变成文字。”

“劳你费心啰。取个好名字喂。”林彪躺下,疲惫地嘱托。

“名字么?我家乡有一种猴子噻:长臂猿,蛮形象的说。”

 

717)     飞行战壕

通辽野战机场今天“机满为患”。这儿突然集中了华北空军运输机联队的几乎全部阵容。

第一波上百架C-47,几十架C-54,每架还拖曳着1架滑翔机,正在黄昏天色中依次向北起飞。一些“被缴获”的欧洲面孔的机场调度人员正忙碌地调度、操作着机场勤务。这些滑翔机是德国Go-242的仿制型。机体长12米,可装载16名武装士兵或2吨半货物。

自从德国空降兵最先使用了“突击滑翔机”概念,并引申出利用它在敌后突降的战术,就引起各国空军极大关注。一些大胆的战争指导者对它寄以厚望,想通过这类似特洛伊木马的运载工具,将部队神不知鬼不觉送到敌后,发动突袭。

而1944年泰勒将军在铁岭使用空降兵,成功地阻击日本关东军增援之后,林彪就构思着:如何有效利用这支具有战略突击潜力的部队~“飞行战壕”。随着【三节鞭】战役方案不断成熟,他更加坚定了大规模使用空降兵的想法。为此他竭力说服了军委和毛泽东本人,并从眉头紧皱的聂荣臻那里,硬是把运输机联队整体“借”了出来。终于让那支已地面演练多次、一直没派上用场的伞兵纵队,在今天~1946年9月18日,实现了登机起飞。

【三节鞭】第一节,目标齐齐哈尔。林彪根据他重要的秘密情报来源~徐老虎得知:自5月底苏军大举杀入以来,满洲西部铁路便根据苏联标准改造“中东线”拓宽轨距。目前改造完成600公里,从满洲里到齐齐哈尔以西50公里的龙江镇。

于是大量军用物资在这里积压。在那儿换上另一种轨距的列车,再送到哈尔滨、长春各地苏军手中。

几个月前大撤退时,林彪的1兵团就在距离齐齐哈尔200公里的草原深处、不甚引人注目的白城子一带,埋伏了一支接应兵力~万毅、周桓两纵队。这是主要由东北当地人组成的队伍,大量换上便衣化整为零潜入齐齐哈尔。有的打入铁道筑路民工队;有的充当物资搬运夫;有的干脆就去加入“满洲人民军”行列,控制了其中部分基层建制~例如高炮连。这些手法一点儿不陌生。日伪时期就教会了他们这种生存、反抗和斗争的有效方式。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