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下第一年

(一)水

女儿每次乘飞机离开旧金山,登机前会在机场接一瓶水,她的经验是很多地方的水都不如旧金山来自雪山的水好喝。

旧金山市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在优山美地附近开辟了自己的水源,好喝的水从远处调度到旧金山湾区,途径几个半岛城市,这几个城市也趁机截流,买一些来自雪山的水。

最近这些年,干旱加上人口增加,这些水往往不太够用,各个城市也酌情掺一些本地水库的水,饮用水质量有下降的趋势。

我自己倒没有明显感觉到水不如从前好喝了。但我弟感觉到了,他觉得城里的水已经没法儿喝了。

大约一年前,由于无法负担湾区昂贵的生活,他搬往优山美地附近的一片石头地。他的喝水品味从那时开始提升。

 

(二)乡下有朋友

去年夏天疫情期间,朋友邀我一同去露营,营地位于某私人公园儿内,当时国家公园,州立的公园都关闭了,这家私人公园成了大家唯一的选择。朋友的朋友在这家公园里打工,就住在附近的石头地里。这位石头地里的朋友非常热情,邀请我们顺路去她家参观。其实家也就是一个很老的活动房屋固定在一个简单的地基上,房子周围有各种品种的树,有果树,也有一般开花的、好看的,或者长得高的树。

朋友告诉我,房主自己单身一人,上完班回到家还得打理院子里的树和草,十分辛苦,几年前曾经把这个地产挂在市场上卖,没卖掉。朋友自己很想买,却下不了决心,因为她也是独身一人,虽然退休了,但住在这么荒远的地方,重新开始,多少有些怵。

 

(三)动心

我一想,这房产的价钱还可以接受,我弟来美国没几年,一直很难适应湾区的生活,或者说他其实看不到前途。在湾区他工作挺忙,收入却很低,勉强维持租房住的生活,事实上他只能维持跟人合租的生活,谈不上生活质量,也不知道未来会怎么样。

他不怎么想前途啊未来啊这些事,想也白想吧。但我特别想让他在中谷地区的小城市买一个旧房子,然后自己慢慢修理,几年后修好了,卖出去,存下一点儿钱,再买一个旧房子来修,他有耐心做这些修修补补的事,或者说,这是他能做好的为数不多的一些事。去石头地看那个老房子之前,我带他去那附近几十英里外的城镇看过几个房子,我看中的是最便宜最破旧,有修理空间的房子,他看中的,或者说他什么也没看中,他觉得需要提高价钱,选择质量更好的房子。

他的经济状况,勉强能买下那些我看中的破旧房子,但他不知道其中的逻辑关系,以为提高价位是很简单的事儿。他与世界有很大的距离,他自己也不知道这距离有多长。如果他按照我的思路,愿意去买破房子来修,我可以支持他一点儿。如果想买不用修的房子,我很难说服自己去支持他。

 

(四)买下石头地里的房子

碰巧这时候我去了石头地,看到了朋友的朋友曾经想卖掉的房子。这房子后面还有一片空地,大约5英亩,房子自身加前面的一片地,大约也有5英亩,加起来10英亩,可以做的事很多。我有点儿动心,就带他去看。他看中了,不再想城镇里的破房子和好房子,他说石头地里比较有意思,好玩儿。

我本想借给他一笔钱,让他买下这片地方,但转念一想,借给他这笔钱,他也没法儿还,这辈子就欠着这笔钱了。索性跟他合买,他负担自己能偿还的那部分,我顺便拥有一点儿地也好。

去签字买下这房产的路上,他突然说,有点儿害怕。他可能一直活在害怕承担责任的状态里,20岁左右是这样,一拖拖到到了50岁左右,还是如此。其实责任这东西,都是压在身上了,才能担起来,拒绝责任上身,那就永远不会有承担责任的经验和感受,也就谈不上能力了。

我解释说,让你买下这个地产,是希望你有个归宿,你总会变老,不可能一直在湾区打工租房子住,房租会一直涨,你的收入却不大能同比例增长,你的租房生涯会越来越难。现在咬牙买下自己住的地方,有压力,但日子越久,房子或者说地越值钱,你的负担是慢慢减轻的,老了干不动了的时候,至少有个住的地方。

估计整个签字过程他都在出冷汗,我当时没有太考虑他的害怕,更多的是按照自己的逻辑感到高兴,为他、也为自己高兴。有地,就有希望。

 

(五)第一年

过户后最初的日子,他的身心状态还没有转过去,继续在湾区打工,休息的日子才去那边。他不去的日子,我就得住在那边,因为地里有猫有狗,有小生命需要照顾,家里不能没人。我不悦,我只想着拥有地,没想到土地是带锁链的,直接把你栓在地上,绝对没有说走就走的自由。我也不太适应。

几个月后,他终于下决心辞掉原来的工作,搬去乡下住。他重新找了一份每周工作两天的简单工作,只是这两天不连着,他每周得开车回湾区两次,长途跋涉,很是辛苦。这工作也没多少收入,仅够他每个月的基本花销外加不菲的油钱。

可是农家的潜在花销是巨大的,各种基建项目、机器设备,层出不穷。住在农舍,水是自家井里的,燃气是院子里那个气罐里由商家送来的。加上各种设备一方面衰老了,一方面本身也很娇气常年需要维护,住在农场真是要十八般武艺,样样敢为,也要有些经济基础,机器设备都价格不菲。

转眼一年过去了,感恩节那周我们去乡下住了一周。原来的屋主特意回来教我腌制橄榄,她当年种下的几棵橄榄树,长得轰轰烈烈。腌制过程正好需要七天的时间,可惜我开始得太晚,很多橄榄都长得太熟,已经过了能被腌制的状态。教训是,在乡下犯的错,往往要等一年的时间才能纠正。

去年有水的水塘,干了。水井,出水常常跟不上用水的速度。自己家门口的路好像需要修一修,房子里的地毯需要换一换,房子内外也需要粉刷一下。车库门好像工作不稳定,遥控器还勉强工作,控制键盘已经寿终正寝。叶子又落了一院子,为数不多的几棵果树、葡萄藤,需要修枝、剪叉。已经被修剪过的树下面,堆放着壮观的树枝,等待被运送到自家后院儿的回收区。

一眼望去,仍然是百废待兴。

我弟的生活有了很大的进步,或者说他跟这片地有了一定的粘合度。他每天起床就在室外忙,一会儿吹树叶,一会儿用水泥预制架子,一会儿搭着梯子修剪树杈,一会儿菜地里移植新苗,还开着简易挖掘机去水干了的池塘挖些泥。泥没挖多少,挖掘机又需要修理了。若是附近新发现死动物,他就去刨个坑掩埋它们。

一天忙下来,好像各方面进展甚微。

他多吃了两碗饭,身体似乎强健了不少。我们守着果树吃新鲜水果,一天只需要吃一顿火烧的饭。菜地里各种蔬菜都不太多,拿剪刀从这儿剪一把,那儿剪一把,凑在一起炒个青菜大杂汇。菜离开土地半个小时就进了锅,新鲜得不挑厨子,怎么炒都好吃。

 

(六)适应

日复一日地守着这片石头地,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更何况电话、上网的信号都似有似无,从城里猛然迁徙过来,确实不易适应。但住在乡下,天亮了起来扫院子种地,天黑了躺下睡觉,人会活得很自然。

门口突然间会有一头被撞死的鹿,某只野猫不知何故死在路上,葡萄被野火鸡偷吃,人和小鸟抢树上的樱桃,摘了柿子后鸟们马上愤怒地赶来,把剩下的果子抢先琢出个大洞,老鼠在狗窝里横行,跳进狗窝追逐老鼠的小猫被狗咬死,响尾蛇发出自鸣得意且刺耳的声音,幸存的小猫长大,坎坷一生的大猫老去。

生命的轮回时刻发生在眼前。不太能适应城市生活的我弟,在乡下似乎获得了之前久违的自由和生命力。

我尝试着想,如果让我整年地住在乡下,每天有被各种动物、植物等生命牵挂着,我是否会适应?我可能会不甘心做一个真正的农民。农民的生活,看日头作息,照顾各种动植物,一天也不能休息。但我不反对、甚至很向往偶尔去乡下住几天,在天地之间忙起来。这种忙,比去健身房或大马路上跑步要自然得多,心理上也舒适得多。几乎所有的劳作,都带有打坐养生的功能。

 

(七)劳动修身养性营

将心比心,是不是有很多我这样表面上向往乡间生活,却无法全情投入融化在乡间的人?是不是可以给这样的群体开一个劳动兼修身养性营?偶尔去乡下住一两周,劳动,吃新鲜蔬果,暂时放弃永不停息、四处流淌的网络信息?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