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本大满贯 续
先总结一下上一篇的T5,温故知新。上一篇揭开T5招生的底裤,你就明白了志几追求T5肿么就辣么蓝的。
五家T5每年发出的9700份offer里,只给到了7500人的手中。在5300个只拿到某个T5的single offer的人,这其中的3900人分配给了早申。等到了常规阶段,2200个能拿到至少双offer的人,都是被T5们哄抢的真正实力派。RD阶段,只有不到1500个拿到单一Offer的人。相对于其他的T5录取者来说,我可以称这1500人为幸运儿。争夺这1500个offer的,是总计30万份的T5申请,相当于6-7万人。肿么算的?你自己想想。
中、小藤の抢人大战
中、小藤之间的竞争又是怎样的状况呢?算法咱就不讲了,数据也懒得再说,有兴趣的同学会上一篇翻翻就知道。直接上图:
哥宾康布达五校,每年发出的15500份offer给到13000人手中。其中2500人收到双两个或更多的offer。这些人里,藏着大量具有T5实力、却要用中藤做保底的申请者。当他们同时拿到某间T5的offer了,所以他们大多会从中、小藤这一层级流向T5。他们就是常规段很多中、小藤WL们可以最终转正的原因。
中小藤之间的竞争比T5之间要低很多。13000名收到offer的人里,10500人左右,大多是在这一层级里single offer的录取人。这其中,3900人在早申阶段拿下offer;还有6600名单藤offer的人,是在常规阶段的32万份申请(相当于10-12万人)中胜出来的。五藤不必为这6600人去争抢,他们大概率都会进入给offer的那唯一的藤。
怎么量化中、小藤之间的竞争程度呢?这需要把早申数量加上双offer数量,再减去已经被T5看中的人数。我们只知道他们在用中腾保底,却不知道他们是否收到大藤Offer。怎么办?
有三个办法。一,是找到中藤里最接近大藤的学校,看看它的双offer人数。很明显,当前排名最高的哥大是最合适的,而表上给出的哥大双offer人数是1047。二,是直接参考实力明显更强的三offer人数,是408人。这两个数字都可以作为估算,但明显差异较大。
三,更精确的计算应该是,拿到中、小藤offer人里同时具有T5录取的概率是13%,乘以中小藤offer总人数12988,等于1660;拿到T5 offer人里同时具有中、小藤录取的概率是20%,乘以T5的offer 总人数,等于1481。Perfect,用1500作为中小藤里也同时具有T5录取的人数估算看来是最合理的。
这么看来,中小藤之间真正在争抢的人数是4900人,占收到offer总人数13000的38%。也就是说,五所中、小藤之间竞争激烈程度,比T5之间的80%要低了一半多。
RD阶段最应申请的藤是。。。
从RD阶段的Single Offer 数量来看,就能得出哪家藤在世这阶段最要去申请的。哥伦比亚在RD阶段可以给出的Signle Offer数量最少,说明他们这个阶段主要的努力都用在从T5和其他藤之间抢人去了。这也就说明了哥大近年来招人的picky程度,你要是没有把它放在早申,那就需要给她展示出来自己身上极高的竞争性,比如qualify大藤的属性。否则,不要在RD阶段申请哥大。
另一个极端的是康大。它的RD阶段Single Offer人数居然可以高达3400份,相当于其offer总数的57%。康大在RD阶段的大部分努力是在识别那些只会来康大的申请者。这些人,首先不能和T5标准有太大的重合度,其次与其他藤的重合度也要比较低,除非他从主观层面上表达得出对康大的一见钟情和情有独钟来。
关于这个数据计算的详细过程,我就不啰嗦太多了。我只简单说一下合成其他空白数据的原则。首要原则就是对称原则,即以对角线为对称轴的两个格子的数据,反映着同一对学校之间的交叉offer人数,这样的人数(注意不是录取概率)应该相等。次要原则是等比例原则,即构成矩形的四个小格的数据应该横竖两个方向都成比例。我们通过这两个原则,就可以合成出其他所有空白格的数据。这就是双录取的全部概率分布情况。
布朗,甚至达茅,都是不错的RD申请目标。布朗在RD段给出single offer比例,占到总录取数的41%,而达茅也高达37%。这两所特征独特的小藤校,都在挑选本校专属属性的能力上超强。如果说哈佛录取者的哈佛专属属性是名气催发出来的,布朗和达茅人的专属性则完全是招生官们的努力甄选出来的,他们是美本招生行业最佳招生官。
宾大的情况我就不罗嗦了。RD阶段的录取机会来看,它比哥大好很多,但还是不及康、达、布三藤。
对了,最后多说一句有用的。哥大、宾大和康大三校之间的竞争是最热辣的。哥宾、哥康、宾康的双offer人数分别是522、500、473。这三个数字不再上面的表里。如果你真的强烈地认为自己要在RD段把这三家同时都申的话,那说明你的实力是可以再把T5也申了的。你就听我的,去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