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国体制

  过去一提到“举国体制”就会想起中国的体育。“举国体制是指以国家利益作为最高目标,国家体育管理机构在全国范围内调动相关资源和力量,国家负担经费来配置优秀的教练员和软硬件设施,集中选拔、培养、训练有天赋的优秀体育运动员参加奥运会等国际体育赛事,在比赛中与他国竞争,争取优异比赛成绩、打破记录、夺取金牌的体育体制。(百度百科)”

  中国第一次参加夏季奥运会是1984年,中国队得了15块金牌总分名列第四,成绩算是不错。那时只是说“感谢国家的培养”。后来的每次奥运会中国得的金牌总数都有所增加,到了2008年一举夺得金牌第一。伴随着夺金牌,社会上对“举国体制”却有了争议。

  昨天嫦娥五号的返回器刚刚回收成功,中国最高领导人就发了贺电:“嫦娥五号任务作为我国复杂度最高、技术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统工程,首次实现了我国地外天体采样返回。这是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攻坚克难取得的又一重大成就,...”。其中特意提到“举国体制”。

  的确,回顾中国载人航天的历史,就是动员了全国的力量。

  1992年9月21日,中央同意《关于开展我国载人飞船工程研制的请示》,正式批准实施中国载人航天工程。

  从1999年11月20日到2003年1月5日,一年一艘不载人的飞船。从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到2016年10月17日神舟十一号,13年发射7艘载人航天飞船。

  2006年年初中国确定了16个重大科技专项,实施时间为2006-2020年,其中的“专项13”是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专项。

  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升空“绕月”,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升空“绕月”,2013年12月2日嫦娥三号升空“落月”带去了月球车“玉兔号”,2014年10月24日发射嫦娥五号T1完成了“”,2018年12月7日嫦娥四号升空“落月”带去了“玉兔二号”,2020年11月24日嫦娥五号升空、12月17日完成了探月工程中“绕、落、回”完整任务。嫦娥六号是嫦娥五号的备份星,五号成功了六号也会再来次“”。

  实际上,嫦娥五号返回时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的轨道倾角、高度、一次再入点、二次再入点、落点,以及在阿拉伯海等待的远望3号测量船、国内外测控站等,在2014年的嫦娥五号T1任务时已经做过一遍,在几年前公开发表的论文里也可以看到相关内容。

  这十几年里为了“专项13”,有关部门与阿根廷、纳米比亚、肯尼亚等多国谈判建立了测控站。中科院在上海、新疆、黑龙江、云南等地建了40米、50米、65米、70米的天线。这些天线都是中国深空测控网的一部分,也是等效于一个直径三千公里的大天线。战时(有深空发射任务时)作为测控用,平时作为射电天文望远镜用。“早晚有一天这些测控天线会一起完成一幅黑洞照片”。“国家航天局组织全国两千多家单位、数十万名科技工作者”参与,其中中科院系统就有数十个单位参与了“专项13”中各个子项的研发。

  “这是从美国抄作业”,有网友说。可也是,美国为实施曼哈顿计划“动员了13万人参加,耗资20亿美元(维基百科)”,约合现在的250亿美元;为“实施阿波罗计划,大约有40万人参与,成本达250亿美元(BBC)”。

  本文原载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