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清明,无处可去却神清心明

一人一故事,一梦一人生
全部原创,转载敬请注明来源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四月初,清明。上海往往阴雨绵绵,“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一个祭祀的日子,阴郁悲伤。

四月初,春天。加州阳光明媚,邻家小院里挂出了五彩的旗,上面写着:“春意盎然” (spring is in the air)。春回大地,郁郁葱葱,百花争妍。再过几天是基督教最重要的节日复活节,标志着耶稣的复活和升天。

基督教徒说,复活,不是简单的起死回生,恢复生前的状态,而是以更美好、更荣耀的形式重现生命,犹如毛毛虫变成了美丽的蝴蝶,鸡蛋破壳释放出鲜活的生命,埋在土里的花球茎绽放出绚丽的郁金香。

可见,信教有信教的好处,失而复得的是升华。可惜我不信教。清明,对我来说,是普通的一天,唯一不同的是,上海和周边的交通变得拥挤。往年的清明,左邻右舍,男女老少,穿着整齐,带着鲜花、祭品、香烛,一大早开着私家车,搭乘公共交通,赶往陵园。

而我,竟无处可去。父亲去世半个多世纪了,乱世,没留下骨灰。想到父亲,伤痛绵绵。中国人信奉入土为安,而父亲是不是沦为孤魂野鬼,在荒山野岭寻找归宿?

我在梦中努力捕捉他的身影,他终于出现了,而且不止一次。看不清他的眉目,然而每次都告诉我,他生活在另一个家庭。强烈的委屈和嫉妒让我从梦中醒来,倒头再睡,却不见了父亲的踪影。

几年前,跟哥哥谈论起我的梦,他说,五十多年过去了,爸爸一定早就投生,又结婚生子了。我喜欢哥哥的解说,说不定擦肩而过的某位中年男子正是我复活的父亲。

母亲也去世十多年了,根据她的遗愿,骨灰撒入了大海。亲戚曾建议把她安葬在故乡,上海宝山的一个小镇,那里安葬了若干亲戚,包括她的手足。然而,入土太不符合母亲的个性了,她一生都在追求无拘无束的自由,还是托付给海水,带着她去周游世界吧。

母亲的家族在宝山生活了几百年,曾经拥有不少宅院和土地,还修建了家族墓园。战争和革命让母亲一家人走出了宝山。宅院土地上交给政府,成了国有财产。且不说生死莫测,活着也是听天由命,数代人几百年的辛劳和积累,可以转瞬化为乌有。

我在小学二三年级的时候,依稀听到长辈提起,为了扩大耕田面积,墓园将被“拆迁” ,可以把亲人的遗骨移葬到其他公墓,也可交由当地的人民公社深埋到农田之下。母亲和她的手足,都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一致选择了深埋。自然,我家上坟这件事也烟消云散了。

故而,除了每年春天,学校组织我们去龙华烈士陵园献花圈,我再无其他清明上坟的记忆。清明,雨纷纷,我却体会不到欲断魂。没有坟,没有墓碑,生者和逝者的界限不那么分明。逝者不再来家里喝茶聊天,可是在我的记忆和亲友的谈话中,他们似乎从未走远。

到了一定的年龄,生死更多地融合成一体。身边的老一辈几乎都结束了在地球的寄宿,回归苍穹的宇宙。我曾跟朋友说,轮到我们这代人上生死第一线了,不再是后勤部队。果不其然,同辈在凋零,但毕竟多数还活着,并不令人感到孤寂。时不时地,我仿佛又听到婆婆的暮年感叹,“活得太久了,朋友都死光了。”

我却没有恐惧和悲伤,感叹来自过去的岁月。时代不同了,老少一概挂在网上,虚拟世界里,老家伙跟小家伙看似打得火热,实际上我们都习惯了“自说自话”。就像我现在用键盘“自言自语”。下网来,不少老家伙跟亚马逊的亚历克萨(Alexa)频频对话。Alexa,今天气温多高?Alexa,几点了?Alexa,怎么做苹果派?Alexa,播放德沃夏克的《新大陆》。此外,还有会说话的冰箱、微波炉、洗衣机,外加只听不回嘴的猫狗宠物。

如何处置遗体是老家伙忌讳的话题,却又躲不过去。有人提前选好了寿材,有人买下了墓地,有人签定了遗体捐献的协定。“我的生命,我的死亡,我的选择”,豪迈给力。还有近年来风行的“绿色安葬”,用利于遗体分解的方式全部埋入地下,不需要火化,放在有机材料制成的容器里(如纸棺、裹尸布),不建筑拱顶或混凝土墓穴。时间、空气、温度可以自然处理遗体。倘若想留点痕迹,可以在安葬之地栽上一棵树,后代日后可以去寻找那棵树,缅怀树下的先辈。

美国著名的环境哲学家、“国家公园之父”约翰•缪尔(John Muir, 1838-1914) 是如此描述死亡的:“让孩子们与自然同行,让他们看到死亡与生命的美丽交流和交融......他们将懂得死亡并无刺痛感,而是和生命一样美丽的。”

坟墓,在我看来,唯一的益处是清明有个地方可去。在上坟的途中,在祭祀的仪式上,可以集中注意力,反思内心的遗憾和对生命的理解。至于我这样无坟可上的,只能是:不是清明,亦是清明,逝者每时每刻都在水里,土里,空气里,记忆里,伴随左右。

海风随意吹 发表评论于
回复 'redmaple56' 的评论 : 谢谢红枫。清明有感而发。
redmaple56 发表评论于
海风好文章,令人深思。
祝海风春日快乐!
海风随意吹 发表评论于
回复 '东村山人' 的评论 : 谢谢东村!
东村山人 发表评论于
海风姐写得好!
海风随意吹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北欧风轻雨绵' 的评论 : 很欣慰北欧与我同感。
北欧风轻雨绵 发表评论于
“…每时每刻都在水里,土里,空气里,记忆里,左右相伴”,说得太好太透彻了,最深的怀念莫过于此!
海风随意吹 发表评论于
回复 'xiaxi' 的评论 : 谢谢西西的慷慨和友爱!周末快乐!
xiaxi 发表评论于
海风的文笔和洒脱都是令我敬重的!
海风随意吹 发表评论于
回复 'lao_fan' 的评论 : 谢谢留言。言之有理,未知总是多于所知,各种可能都存在。
lao_fan 发表评论于
清明祭祖,与逝去的先人沟通一下,是好的传统,应继承下去。世界是博大深奥的,很多事虽不能全部弄懂,却也不是迷信。
海风随意吹 发表评论于
回复 'laopika' 的评论 : 谢谢皮卡临帖留言!
海风随意吹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山花浪漫' 的评论 : 问好山花。抽象世界里,生死界限难以划清,这样挺不错的。
海风随意吹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心中之城' 的评论 : 谢谢城城。“从容”好啊,升天这件事不能心急火燎的:)
海风随意吹 发表评论于
回复 'Tigerlily66' 的评论 : 谢谢百合临帖。岁月是最好的老师,越活越明白了。
laopika 发表评论于
海风老师的悼文写的情真意切,令人感动!
山花浪漫 发表评论于
人生悟语,生与死永远不可避免的话题!对亲人的思念不在于某个特定的时间,是时时刻刻地埋在心里。文笔流淌出来的那份思念之情,又何必在意是否是在清明时节!海风写的太棒了!
心中之城 发表评论于
很欣赏海风的从容!
Tigerlily66 发表评论于
是的,逝者虽逝,却无时无刻不在我们心中。海风好文,关于生命与死亡的思考,读完没有恐惧和哀伤,却有神清气爽之感。希望有一天我也可以做到和海风一样淡然面对。
海风随意吹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水沫' 的评论 : 欢迎水沫作家来访!网络好,虚实混为一体,生死界限不清,挺好的。
海风随意吹 发表评论于
回复 '黑贝王妃' 的评论 : 王妃好,上海人今年都封在家里了,有人发来打油诗:清明时节雨未下,路上无人买青团,借问柴米油盐醋,幼童遥指在超市。
水沫 发表评论于
清明那天,母亲给我打电话,因为疫情被封,她今年不能去扫墓。我在网上给奶奶,父亲,姑妈建了纪念馆,聊表心意,也算是网络时代清明的一种纪念方法了。海风这篇文里关于生命和死亡的思考很有意义,死亡和和生命一样美丽的,逝者每时每刻都在我们周围。。。好文!
黑贝王妃 发表评论于
清明悼念亲人,不过今年的清明成了清零.
上海朋友说:清明时节无雨,路上行人不见,酒家没人问津,杏花村关了门。。
海风随意吹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混迹花草中的灰蘑菇' 的评论 : 蘑菇好。说得对,亲人一直在我们心中,生死一样。有他们陪伴,我们是幸福的。
海风随意吹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山里人家168' 的评论 : 山里好,说得好:“活在当下,把眼前的日子过好最重要。”
混迹花草中的灰蘑菇 发表评论于
赞海风好文!“不是清明,亦是清明,逝者每时每刻都在水里,土里,空气里,记忆里,伴随左右”,真正在心里的,并不需要一个什么特别的日子来纪念
山里人家168 发表评论于
好优美的文字。来美后,每次回国都会不见一两个长辈,走的差不多了。活在当下,把眼前的日子过好最重要。问好海风。
海风随意吹 发表评论于
回复 '人参花' 的评论 : 谢谢花花。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一辈催一辈啊。只要活着,活出了快乐和意义,就死而无憾了。星期三快乐!
海风随意吹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歲月沈香' 的评论 : 谢谢沉香。时光不留人,能做的,就是珍惜当下每个和亲人朋友相聚的瞬间。星期三快乐!
海风随意吹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无法弄' 的评论 : 弄弄好,这些仪式对人们的心理有帮助,是感情的寄托。是啊,不知不觉地,就听到周围人的离去,好像频率越来越高了,真是年龄不饶人啊。祝安康快乐!
人参花 发表评论于
父母之后,我们就是站在第一排的人了。问候海风姐。
歲月沈香 发表评论于
海风这篇清明祭语写得真好!情深意切!抱抱海风!我的父母都健在,也许还不能真正领会到你内心那份对天上亲人的神清心明,但有被你的文字感动。“ 逝者每时每刻都在水里,土里,空气里,记忆里,伴随左右。” 你的双亲永远陪伴着你!
无法弄 发表评论于
记得以前有个英国人问我中国的婚礼和丧礼,我当时这些都没经历过,说不出什么来,但往心里去了,一直在想这是个什么问题?过了很多年,看了很多书,才明白他想了解中国文化,而婚礼和丧礼是文化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昨天在微信上看到我已经有3个过去的同事去世了,我们开始老去,最后挣扎的这几十年得好好过:)
海风随意吹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暖冬cool夏' 的评论 : 谢谢暖冬。希望理性帮助世界和人类。
暖冬cool夏 发表评论于
海风的文章写得真好啊,很喜欢! 为你父母和家族的遭遇扼腕叹息!
我们也有过类似的讨论,我们这代人可能都相对比较清明,开通。让我们都健康地活着!
海风随意吹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寒一凡' 的评论 : 谢谢一凡,我的知音啊!
寒一凡 发表评论于
优美感人的文字!海风的这篇文章似有净化灵魂的作用。世间的一切烦恼都变得那么微不足了,生与死也变得云淡风轻。
海风随意吹 发表评论于
回复 '绿珊瑚' 的评论 : 谢谢临帖!
绿珊瑚 发表评论于
岁岁清明,今又清明,此间何时能清明?
役情汹汹,战火纷纷,世界何日有和平
海风随意吹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梅华书香' 的评论 : 梅华好,是啊,该谁谁,好好享受当下。
绿珊瑚 发表评论于
感人至深,有共鸣。
海风随意吹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南山松' 的评论 : 谢谢松松。可能人生就是这样吧,有苦有甜,有悲有喜,想明白了就没事了。
梅华书香 发表评论于
是啊,写得真好!是啊,接下来就是我们了,离那个去处,或者回归越来越近了哦,人生安安地走过便是最最好了,再无他求了。祝吉祥如意,健康快乐!!
南山松 发表评论于
海风写得真好!清明是让人伤感的日子,也是让人思考许多问题,缅怀过去的日子。
海风随意吹 发表评论于
回复 '麦姐' 的评论 : 谢谢麦子。需要的只是耐心,岁月非常神奇,到了一定的年龄,生死的交融很自然地就光临了。
麦姐 发表评论于
海风姐的清明感怀写得真好,不止有对亲人的思念,还有人生的体会和生死的感悟。我要努力向海风姐学习豁达和释然,参透这份离殇。逝去的亲人朋友永远在我们心里。
海风随意吹 发表评论于
回复 '鲁冰花' 的评论 : 花花说得特别有理性,有生有死才平衡。
海风随意吹 发表评论于
回复 '追忆21' 的评论 : 追忆的思路独特,有创意。反向思维,的确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生活的意义。
鲁冰花 发表评论于
嗯,享受了生的乐趣终要尽死的义务,平常心去对待就好了。抱抱海风。:)
海风随意吹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傻猫儿' 的评论 : 谢谢你的慷慨和好意!
海风随意吹 发表评论于
回复 '雅佳园' 的评论 : 谢谢园园,这样我们很充实,无论生死,亲人好友都伴随着我们。
傻猫儿 发表评论于
喜欢你写的每一篇
追忆21 发表评论于
孔子说,“不知生,焉知死”,我倒觉得反过来也讲得通,就好像海风文章结尾引用了约翰?缪尔,“他们将懂得死亡并无刺痛感,而是和生命一样美丽的。“

写得实在好,连读了好几遍。。。。


雅佳园 发表评论于
海风姐思路超然, 最后一句太有思想了: “不是清明,亦是清明,逝者每时每刻都在水里,土里,空气里,记忆里,伴随左右。”
海风随意吹 发表评论于
回复 'BeijingGirl1' 的评论 : 丹黎过奖了,不敢当。估计人生的感悟离不开岁月和人生经历,大家都会不知不觉就“顿悟”了。
海风随意吹 发表评论于
回复 '菲儿天地' 的评论 : 谢谢菲儿的理解和慷慨。清明感怀,无法不谈生死啊。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好感人的文字, 又让人思考。 要怎样的修炼, 才能做到海风这样的清明...
菲儿天地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晓青' 的评论 : +1

好的文是有灵魂的,海风姐的这篇清明纪念文就是。我原来写过小罗斯福和约翰?缪尔的旅行。
海风随意吹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晓青' 的评论 : 谢谢晓青临帖!
晓青 发表评论于
写得真好!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