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12月5日谈话记录:谈锡永:四重缘起庄严?白螺珠(六)

时间:2017年12月5日
一、
[url=http://mp.weixin.qq.com/s/yHZP2w6O9rlOeRmDDO3_iAhttp://mp.weixin.qq.com/s/yHZP2w6O9rlOeRmDDO3_iA]http://mp.weixin.qq.com/s/yHZP2w6O9rlOeRmDDO3_iAhttp://mp.weixin.qq.com/s/yHZP2w6O9rlOeRmDDO3_iA[/url] 
谈师谈佛 || 谈锡永:四重缘起庄严?白螺珠(六)


内容:正文
一 赞礼
赞礼缘起果
1 佛说缘起无上法 由是建立解脱道
四重缘起离缘起 于解脱果我赞礼
【释】由缘起法成立般若波罗蜜多体性,如是行人始能依之作修证而得解脱,故缘起法为无上;复次,缘起法由四重义理层层深入而说,道上行人始得从而次第超越心识而悟入法性,此即资粮道上行人之所为。《大乘经庄严论》名此道上所行为“知义”、“知法”,由是入道,修证四重缘起与其超越,现证解脱果。是无缘起法即无道上之修行,自更无解脱可言,故当于此法义作赞礼。
2 四重缘起甚深法 次第超越而修学
由无碍证无分别 于证道果我赞礼
【释】龙树说四重缘起,虽只说般若波罗蜜多体性,然于五道之修证,实亦无非修证此体性而已,故五道修证亦不离四重缘起。至无间道究竟现证无碍,即现证无分别。故无垢友释《心经》,即说为以五道现证般若波罗蜜多;吉祥师子释《心经》,即依般若之究竟说为修证无碍,证无分别。无分别即深般若波罗蜜多之体性。
由四重缘起得证道果,是故赞礼。
赞缘起道
3 龙树缘起立中道 胜义世俗故双运
若落缘起唯世俗 故于中道我赞礼
【释】龙树所立之中道,可通言之为胜义世俗双运。然却需知,胜义世俗非居于同一层面而说有无,落于一层面则为此缘起之世俗,由是知一切法缘何而有;超越此层面始成此缘起之胜义,由是知一切法缘何而空,如是双运,始不落边际,否则即仍落于一层面,是即落于边际。宁玛派之修证皆如是建立,故重重交替,重重向上而超越四缘起。此中之交替,如先修习生起次第,次修习圆满次第,复修习生起次第,其复修习者已非先修习之重复,实已向上超离,由是始说一仪轨具足外义、内义与密义。如是修证,定不落边。
于此甚深离边中道,以其离边,是故赞礼。
4 弥勒建立瑜伽行 实依四重缘起法
说为三性三无性 于修证道我赞礼
【释】弥勒瑜伽行于修证之建立,与四重缘起其实相应,今可依《辨法法性论》悟入“转依”之四正加行一说——
(1)有得加行。此即为悟入一切法唯识变现之加行。是时行者依悟入而离虚妄分别,是即离一切法之遍计所执自性,成立一切法唯识而成为有。
(2)无得加行。此即现证唯识而有之一切法空性,亦即相无自性,故说为“于外境无所得”。此际行人已悟入相依缘起,是即由相依而现证。
(3)有得无得加行。行人由悟入相依缘起(内识与外境之相依),故即以一切法皆由相依而成为有,是即依他起性。此即“有得”。
然而若悟入相对缘起(离相依而观察内识与外境之相对,此即一异之观察,说为生无自性),是时行人即能现证内识亦无所得,故不复以能缘外境之能取识为所缘,如是现证依他起之一切法空性,即为“无得”。
(4)无得有得加行。由上来所证,行人已由悟入相对而成立一切法之所以有,然此相对而有,亦可说是依他(依他之相对,即相对于法性而成立一切法性显现),今行人若悟入相碍缘起,则知由证胜义无自性,离相对而成立之一切法亦无自性,故为深一层次之“无得”。
然此际行人却依相碍而观察一切法,由是触证真如,是即“有得”。
上来所说,详《辨法法性论》可知。唯需一说“相碍”。此于《摄大乘论释》中,说为——
若菩萨初依真观,入依他性;由第二真观除依他性,则舍唯识想。
所谓“舍唯识想”,即内识外境无分别、能取所取无分别,是即尽除相对,非只舍心识。然相对既除,一切外境内识必法尔落于时空,故二者非一非异,如是即落于相碍。此内外相碍相,即所谓“得知应入胜相”之“胜相”,亦即胜义无自性相,亦即真如相(此义于〈别说〉中更有细说)。
以缘真如相故,初地菩萨实未能离相碍。修道上九地(二至十地)菩萨之所行,即为次第离相碍,至无间道而究竟,证无分别而现证无学道。
上来所说,即知四重缘起修证道之体性,是故赞礼。
5 文殊不思议法门 由无二而离缘起
以唯一故成无碍 无分别道我赞礼
【释】文殊师利不可思议法门,非说般若波罗蜜多体性,亦非说其现证所由之道,实说般若波罗蜜多果,是即名为如来藏。
二转法轮说体性,现证体性即是果;于三转法轮说修证,故必须说修证果。此修证果可由性相用等法异门作假名,若由离碍而说其证入无分别,则可假名为如来藏。此如来藏为烦恼所碍而不坏其本净体性,是故不可思议。
究竟现证如来藏,由尽离四重缘起而现证,如是无分别而现证唯一。故如来藏亦可说为不二法门。是故说如来藏之观修,由无所缘而悟入无碍,证无分别。现证无分别智便即是如来藏智,以其现证无分别时之境界,假名为如来藏故。
性寂与性觉之诤,即由于不通达如来藏而起。彼主性寂者曰:“虚妄分别之内证离言性,原非二取,故云寂也。”由是谓《起信》、《圆觉》、《楞严》、《金刚三昧》诸经皆伪,彼实不知无碍、无分别义。无分别智可说为寂,何尝不可说之为觉?寂为其相、觉为其用,证法与法性一切自显现相皆为本觉之起用,是即为现,是即为悲,是即为大乐。虽寂相而不妨其起用,虽起觉而不妨其寂相,斯始为无所住之证境,否则但落于寂边,何能无碍、何能无分别;何能唯一、何能无二?
于此不思议法门,现证般若波罗蜜多之无分别果,究竟成佛,是故赞礼。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