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多年前的中华大地上曾上演过一场精彩绝伦的“楚汉之争”,至今为人们津津乐道。大戏的主角 – 刘邦和项羽也成了千百年来家喻户晓的人物。历史往往是惊人的相似,2000多年后,又一场大戏开演,那就是“国共决战”,双方的主角无疑是毛蒋二人。与刘项之争相似,几千年后,毛蒋二人仍有可能成为那时中华后人们的话题人物。
与楚霸王的自刎于乌江边上的“霸王别姬”不同,蒋委员长则率领妻儿老小及数百万众,偏安于海岛之上,日子过得也是有滋有味。到了上世纪70年代,英雄迟暮,他们也各自走向人生舞台的边缘。
1976年的大陆,风雨飘摇、灾害频繁,在陨石及大地震光临的同时,周、朱、毛三位巨人同年离世。在此前一年,清明节那天,台北风雨交加、电闪雷鸣,台北西本愿寺木造正殿被大火烧毁。比红太阳早一年,那一天,影响中国及世界的蓝太阳 - 蒋委员长告别了这个世界。与后一年北京及整个大陆街头出现千万人含泪送领袖一样,在台北及台湾,也出现了空前绝后的送别领袖场景。到底都是中国人,还是那么相似。
1.蒋介石死讯公布
最早传出蒋介石死讯的,并不是台湾的媒体,在蒋介石执政的戒严年代,媒体都在党国的严密控制之下。
反倒是当时驻台美军的广播电台一早便以哀乐取代了日常播出的英语流行歌曲,播报员则报出“President Chiang Kai Shek has passed away”,也就是“蒋介石总统已经去世”。
直到中午时分,电视和电台播出新闻,才证实蒋介石去世的消息,早上没有出刊的各家报社也开始发行黑白印刷的哀悼“蒋公去世”特刊。
接着媒体公布了后来成为教材的“蒋公遗嘱”,学生个个都需背诵“自余束发以来,即追随总理革命…….”。
当时的政坛重要人物组成了治丧委员会,当局也下了一个“禁娱令”,普罗大众经常光顾的电影院、歌厅还有特许营业的舞厅一概不准营业。
电视的画面从彩色变成了黑白,机关学校一律半旗,街头的霓虹灯广告招牌也不能亮了,社会表现出一片哀戚的气氛,原本红底白字的“反攻复国”标语牌,立刻改成蓝底白字的“永怀领袖”。
2.蒋介石葬礼
这是台湾境内首次举办“国丧”,蒋介石的遗体送到了位于台北、当时刚兴建不算太久的国父纪念馆,过程就叫做“移灵”。
机关学校组团及个人自发到国父纪念馆“谒灵”,数以万计的人列队在国父纪念馆彻夜等待。一周后,据不完全统计,已有共计260余万人“谒灵”。“谒灵”时,可见扶老携幼,不少人表情哀伤,甚至痛哭流涕。熟悉这段中国历史的人相信,这绝对是当时台湾人真情的流露。期间,许多名人从海外赶回台湾“奔丧”,其中包括了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发终身成就奖的老牌女演员李丽华。
3. 蒋介石“陵寝”
4月16日,在一长列的车队护送之下,蒋介石的遗体经由台湾通车不久的高速公路,送到了位于桃园大溪、原本是其行馆的慈湖“陵寝”“暂厝”,待“反攻大陆胜利成功之后,再奉安南京”。
车队经过之处,民众纷纷下跪致哀, 不少民众嚎啕大哭。
4. 大陆反应
大陆新华社以“蒋介石死了”为题报道蒋中正去世,以极小的篇幅刊登在人民日报4月7日第四版下角,原文如下:
一九七五年四月六日讯 台北消息:国民党反动派的头子、中国人民的公敌蒋介石,四月五日在台北病死。
据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四月六日报道,蒋介石死后,蒋帮由伪“副总统”严家淦接任伪“总统”,以继续维持其对台湾人民的反动统治。
蒋介石自从一九二七年背叛孙中山先生领导的民主革命以来,一直作为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代表,坚持反共反人民,独裁卖国。他双手沾满了中国革命人民的鲜血。但是他的血腥统治始终未能阻挡历史车轮的前进。在伟大领袖毛主席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经过长期革命武装斗争,终于推翻了蒋介石集团的反动统治,建立了人民的新中国,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蒋介石逃到台湾后,在美帝国主义的庇护下苟延残喘,继续坚持与人民为敌。蒋介石集团的反动统治遭到台湾人民的强烈反对,内部矛盾重重。蒋介石死后,有着爱国光荣传统的台湾省人民,必将进一步为解放台湾、实现祖国统一而展开斗争。怀有爱国心的蒋帮军政人员也将更加认清形势,积极为实现解放台湾、统一祖国作出贡献。中国人民一定要解放台湾!
5.蒋介石评价
在40年前的台湾,蒋介石被称为是“民族救星”、“世界的伟人”。就凭蒋在领导全中国人民抗战,最终取得抗战的胜利,以及因此使中国成为联合国创始国,进入世界五强,中国受惠至今,此评价并无过错。在他去世之后,国民政府为了纪念“先总统蒋公”的“丰功伟业”,号召台湾全民捐款兴建了如今矗立在台北市的中正纪念堂。
今天,蒋介石在台湾民众的心目中,形象多极,在多数人的口中,同为威权时的总统,老蒋甚至不及小蒋。有的认为他是“独裁”,有的认为他是“强人”,蒋介石的“专制”,在某些人口中却也是“避免台湾落入共匪手中的必要手段”。长期居于小岛,偏安一隅,同为中国人,历史观及大局观显然不及大陆。
讽刺的是,如今的大陆,对蒋介石的评价虽不乏负面,但总体上讲,更为客观、准确、全面。90年代,本人游览青城山,就见蒋中正民国二十九年题写的“上清宫”赫然悬挂。如今大陆的影视剧中,蒋委员长早已不是负面人物,其出现的频率甚至高于某些共方领袖。如今造访蒋介石“陵寝”最多的就是来自对岸的陆客,台湾本地不少人则希望把校内的“蒋公铜像”请出校园、调查蒋介石执政的白色恐怖期间多少人受害……。
如有朝一日,蒋中正回归故里,是否长眠于南京很难说,但家乡奉化一定会接纳这位曾影响中国历史的游子回家。到那时,奉化一定是仅次于韶山的近现代历史名人的旅游及朝圣地,与花明楼绝不是一个档次。
以下这个视频展现了台湾数百万民众,告别蒋中正的场景。来自大陆的朋友一定对这个场景不陌生。历史是惊人的相似,谁让双方都是中华儿女,相同的文化土壤,长出的果实也极为相似。